哈尔滨铁路局大机维修作业前测量管理办法内容摘要:

不安全因素增加 , 因此,应逐步推广全站仪测量。 第 19 条 经纬仪测量曲线偏角 时, 可在曲线 上股钢轨头部内侧工作边 进行,每 20m 观测一点。 转点 的角度应正倒镜各观测一次,两半测回 误差不得大于 30。 前后 两 转点的距离应不大于 300m。 第 20 条 全站仪转点点位极限误差,正倒镜间及检测时每 100m≯ 5mm,即横向点位差极限误差为 20mm。 平面坐标增量闭合 差 为1/2020。 第 21 条 调正线路中心线应注意下列各项: 不得使建筑物或设备侵入建筑接近限界。 线间距不得小于规定数值。 调正曲线,以符合于既有线路中心为原则,一次拨移量不宜大于 80mm。 在无 砟 桥上,线路中心与桥梁中心线的偏差不得大于 50mm,有 砟 桥 上, 线路中心与桥梁中心线的偏差 不得大于 70mm。 第 22 条 选择设计半径时,应尽量采用 100m或 10m的整倍数, 但半径小且转角大的曲线,其零数可采用到 1m。 为减少 拨 移量而需缩小原半径的规定 : 缩小后不得小于该区段规定的最小半径。 混凝土轨枕地段不应小于 300m。 第 23 条 缓和曲线长度应采用 10m 的整倍数,因在加长缓和曲线致使该线 路中心移动量超过容许限度者,可保持原有缓和曲线长度。 三、道岔测量 第 24 条 道岔测量是为了解决渡线、岔后曲股长直长平的不良状态,必须使用仪器进行精确测量。 第 25 条 应与三维定位观测办法相结合,并将岔区及前后各100~ 200m 线路作为一个管理单元。 在单元 内 的 两端 直线段,设置 4个测点,以确定该单元的基准直线 ,并 对整个岔区位置进行精确定位。 第 26 条 对既有线间距进行测量,对线间距不符合要求的线路进行全面拨改, 并调正基准直线, 确保道岔区平纵断面位置精确。 第 27 条 道岔测量时,应同时测量相关联的渡线及道岔,以利优化平面设计方案。 四 、水 准 测量 第 28 条 水准基点的标高测量 水 准 测量其基点标高应与沿线国家永久水准基点相联系,将铁路标高纳入国家高程系统,称为基平测量。 对铁路轨顶及路肩的高程测量,称为中平测量。 当国家永久 水准 基点距线路 较近 时 ,每 25 公里左右 应 联系一次。 基点测量闭合差 177。 20 K ( mm), K为 测段水准路线长度 , 单位为 km。 第 29 条 新测标高与原有基点标高核对,如误差在允许范围以内时,以原有基点标高为准,否 则进行第二次测量。 若第一与第二次测量结果在允许误差以内,而与原基点标高不符,则以两次测得平均值为准,将原标高废弃。 水准基点高程变更须记入《水准 基 点表》。 第 30 条 在 水准 测量工作中: 水准基点应按线别统一编号,每 2km 应设立一个水准基点 ( BM)。 如遇大中桥、隧道、站 场 两端 应增设辅助水准点 ( TP)。 如现有水准基点不足或损坏, 应在适当 位置补设。 水准 测量可采用往返 闭合测量 或单程 双仪 器 附合测量闭合差为177。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