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815院管理评价指南(试行内容摘要:

在首位,履行社会责任和义务。 加强科学、规范管理,建立良好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开源节流,加强成本核算,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不断提高医院的效率,保障人民健康。 评价指标 (一)社会效益考核内容: 1、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2、认真完成卫生下乡、支农、对口支援贫困地区、组派救灾医疗队等政府指令性 任务,积极参加政府组织的社会公益性活动。 3、承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灾害事故紧急救治任务。 4、积极开展健康教育、科普宣传,普及防病知识,不断提高公民健康意识。 (二)工作效率 考核内容: 1、医院年门诊人次、急诊人次、急诊抢救人次、手术人次、入出院人次。 2、医师人均每日担负诊疗人次,医师年均出院人次,医师人均每日担负住院床日。 3、平均住院日、平均开放病床数、实际开放总床日数、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病床使用率、病床周转次数。 4、门诊患者人均医疗费用、门诊患者人均药品费用、住院患者人 均医疗费用、住院患者人均药品费用、住院床日平均费用、门诊处方人均费用,与上年度的比较。 (三)经济运行状态 考核内容: 1、药品收入及占总收入的百分比,药品进销差价收入及占总收入的百分比,与上年度的比较。 2、单价在2020元以上的一次性耗材收入占医疗收入的百分比。 3、医疗服务收入占业务收入的百分比及与上年度的比较。 4、百元业务收入的业务支出、每职工平均业务收入、人员经费占业务支出比例。 5、资产负债率、固定资产净值率、固定资产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固定资产收益率、流动资产收益率。 6、流动比率和速动比 率。 7、成本核算。 六、部分统计指标 法定传染病报告率 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率 临床试验、药品试验、医疗器械试验、手术、麻醉、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履行患者告知率 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务比例 入出院诊断符合率 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 临床主要诊断、病理诊断符合率 CT检查阳性率(无此设备的不做要求) MRI检查阳性率(无此设备的不做要求) 大型X光机检查阳性率(无此设备的不做要求) 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 无菌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 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 麻醉死亡率 尸检率 医院感染率 医院感染漏报率 临床检验室内质 控、室间质评项目及结果 普通门诊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本院医师比例 院内急会诊到位时间 急诊留观时间 急救物品完好率 甲级病历率处方合格率 开展成分输血比例 全血和成分输血适应证合格率 医疗事故发生件数、等级、责任程度 挂号、划价、收费、取药、采血等服务窗口等候时间 检验、心电图、超声、影像常规检验检查项目 自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 术中冰冻病理自送检到出具结果时间 平均住院日 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平均住院日 同一病例七日内再住院率 病床使用率 病床周转次数 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比例 基础护理合格 率 危重患者护理合格率 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 病房床位与病房护士比例 职工对医院管理组织机构和领导工作满意度 患者、医师与护理人员对检验科服务满意度 患者、医师与护理人员对医学影像部门服务满意度 患者与医师、护理人员对药学部门服务满意度 患者、医务人员对医院后勤服务满意度 社会对医疗服务满意度 七、三级综合医院指标参考值 法定传染病报告率100% 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率100% 临床试验、药品试验、医疗器械试验、手术、麻醉、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履行患者告知率100% 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务比例100% 年门(急)诊患者中外埠患者比例≥15% 年出院患者中外埠患者比例≥30% 入出院诊断符合率≥95% 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95% 临床主要诊断、病理诊断符合率≥60% CT检查阳性率≥70% MRI检查阳性率≥70% 大型X光机检查阳性率≥70% 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80% 疑难病症好转率≥90% 无菌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97% 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0.5% 麻醉死亡率≤0.02% 尸检率≥15% 医院感染率≤10% 医院感染漏报率≤10% 临床化学室间质评全年平均及格(VIS≤120) 血液学室间质评全年 平均及格(改良偏离指数DI≤2) 免疫室间质评全年平均成绩在全国平均水平以上 细菌室间质评全年鉴定正确率≥80% 普通门诊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本院医师比例≥60% 院内急会诊到位时间≤10分钟 急诊留观时间≤48小时 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甲级病历率≥90% 处方合格率≥95% 开展成分输血比例≥85% 全血和成分输血适应证合格率≥90% 挂号、划价、收费、取药等服务窗口等候时间≤10分钟 大型设备检查项目自开具检查报告申请单到出具检查结果时间≤48小时 检验、心电图、影像常规检验检查 项目自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30分钟 超声自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30分钟 术中冰冻病理自送检到出具结果时间≤30分钟 平均住院日≤16天 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平均住院日≤3天 病床使用率≥90% 病床周转次数≥19次/年 药品收入占总收入比例≤45% 基础护理合格率≥90% 危重患者护理合格率≥90% 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 病房床位与病房护士比例1:0.4 职工对医院管理组织机构和领导工作满意度≥80% 患者、医师与护理人员对检验科服务满意度≥90% 患者、医师与护理人员对医学影像部门服务满意 度≥90% 患者与医师、护理人员对药学部门服务满意度≥90% 患者、医务人员对医院后勤服务满意度≥90% 社会对医疗服务满意度≥90% 注:部分统计指标计算方法及说明 病床使用率:指“实际占用总床日数”与“实际开放总床日数”之比。 病床周转次数:指“出院人数”与“平均开放床位数”之比。 平均住院日:指“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与“出院人数”之比。 实际开放总床日数:指年内医院各科每日夜晚12点钟开放病床数之总和,不论该床是否被患者占用,都应计算在内。 包括因故(如消毒、小修理等)暂时停用的病床,不包括因医院病房 扩建、大修理或粉刷而停用的病床及临时增设的病床。 实际占用总床日数:指医院各科每日夜晚12点钟实际占用病床数(即每日夜晚12点钟的住院人数)之总和。 包括实际占用的临时床位,患者入院后于当晚12点钟以前死亡或因故出院所占用的床位。 平均开放病床数:即实际开放总床日数/本年日历日数(365)。 出院者占用总床日数:指出院者(包括正常分娩、未产出院、住院经检查无病出院、未治出院及健康人进行人工流产或绝育手术后正常出院者)住院日数的总和。 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指急危重患者抢救成功人次数与抢救总人次数之比。 入出院诊 断符合率:诊断符合患者数/(出院患者数-疑诊患者数)100% 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指手术前后诊断符合人数与手术患者总人数之比。 CT检查阳性率:指CT检查中检出阳性的人次数与CT检查总人次数之比。 药品收入占总收入比例:指药品收入与总收入之比。 总收入:指单位为开展业务及其他活动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 总收入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医疗收入、药品收入和其他收入等。 药品收入:指医疗机构在开展医疗业务活动中所取得的中、西药品收入。 门诊患者人均医疗费用:又称每诊疗人次医疗费用。 即(医疗门诊收入+药品 门诊收入)/总诊疗人次数。 住院患者人均医疗费用:又称出院者人均医疗费用。 即(医疗住院收入+药品住院收入)/出院人数。 医师人均每日担负诊疗人次:即诊疗人次数/平均医师人数/251。 医师人均每日担负住院床日:指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平均医师人数/365。 法定传染病报告率:指医疗机构在某一时期内法定传染病报告病例数占总病例数(漏报病例数+已报告病例数)的百分比。 电脑 电脑的屏幕是由小的荧光点组成的,这些荧光点是闪烁的,要想看清楚就需要我们眼睛不断地调节。 我们自己感觉不到,但却真实存在,我们的眼睛要去适应 它就容易产生疲劳。 在打字的时候,眼睛要不断在文稿、屏幕、键盘之间变换,眼睛的焦点和距离不断地调节,也会使眼睛感到疲劳。 PSP、手机 即使是在摇晃的公交车上、拥挤的地铁上、甚至在电梯里,潮人们都不忘玩弄手中的PSP、 iPod 或是 MP4,玩游戏、看电影,加上习惯紧盯着手机狂按短信,长期紧盯着窄小的屏幕,也容易让人的眼睛感到疲劳。 隐形眼镜 人的角膜直接从空气中摄取氧气呼吸,现在,上面盖了一层“轻纱”,摄取的氧气便少了。 而且,隐形眼镜毕竟是放置在角膜上的异物,眼睛的每一次眨动,都会使隐形眼镜与眼 球表面产生一定的摩擦。 所以,长时间或连续佩戴隐形眼镜,都会使角膜处于持续的缺氧状态,引起角膜上皮水肿、糜烂。 如果有细菌或病毒存在,就可能导致角膜炎,甚至形成角膜溃疡。 长时间驾车 眼睛死盯前方,精神高度紧张,这是每天早晚高峰驾车族的体会。 加上高架桥、进出隧道等兜兜转转正好能让眼睛饱受强光各个角度的考验。 虽然够不上疲劳驾驶,但是眼睛已经非常疲劳。 精神压力 因情绪不良、压力过大、免疫平衡被打破以及用眼强度过大,都会直接影响眼睛的正常运行。 这是因为,当人体出现紧张、焦虑和压抑等不良情绪时,脑垂体 、肾上腺激素分泌就会相对减少,使得双眼视觉传导和视觉信息加工功能均处于低水平状态,会直接导致晶体及眼部肌肉收缩和舒张步骤不协调。 编辑本段防范方法生活行为 光线充足 光线要充足舒适,(光线太弱,字体看不清楚,就会越看越近视)。 反光要避免 书桌应有边灯装置,其目的在减少反光,以降低对眼睛的伤害。 阅读时间勿太长 无论做功课或看电视,时间不可太长,每一小时左右休息片刻为佳。 坐姿要端正 不可弯腰驼背,靠得很近或趴着做功课,这样易造成睫状肌紧张过度而引起疲劳,进而 造成成近视。 看书距离应适中 书本与眼睛之间的标准距离以 30公分为准,且桌椅的高度也应与身体相适应,不可勉强将就。 看电视距离勿太近 看电视时应保持与电视画面对角线六至八倍的距离,每一小时应休息片刻为宜。 睡眠不可少,作息有规律 睡眠不足身体易疲劳,易造成假性近视。 多做户外运动 经常眺望远处放松眼肌,防止近视,与大自然多接触,青山绿野有益于眼睛的健康。 营养摄取应均衡 不可偏食,应特别注意维生素 b 类(胚芽菜、麦片、酵母)之摄取。 [1] 眼保健操 有时间在家里多做眼保健操,这样使眼睛不起就不疲倦。 七大注意 注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电脑操作者不宜一边操作电脑一边吃东西,也不宜在操作室内就餐,否则易造成消化不良或胃炎。 电脑键盘接触者较多,工作完毕应洗手以防传染病。 注意保持皮肤清洁:应经常保持脸部和手的皮肤清洁,因为电脑荧光屏表面存在着大量静电,其集聚的灰尘可转射到操作者脸部和手的皮肤裸露处,如不注意清洁,时间久了,易发生难看的斑疹、色素沉着,严重者甚至会引起皮肤病变,影响美容与身心健康。 注意补充营养:电脑操作者 在荧光屏前工作时间过长,视网膜上的视紫红质会被消耗掉,而视紫红质主要由维生素 a 合成。 因此 ,电脑操作者应多吃些胡萝卜、白菜、豆芽、豆腐、红枣、橘子以及牛奶、鸡蛋、动物肝脏、瘦肉等食物,以补充人全内维生素 a 和蛋白质。 平时可多饮些茶 ,因陋就简茶叶中含有茶多酚等活性物质,有吸收与拮抗放射性物质的作用,对人体造知功能以及遗传基因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注意正确的姿势:操作时坐资应正确舒适。 应将电脑屏幕中心位置安装在与操作者胸部同一水平线上,眼睛与屏幕的距离应在 4050 厘米 ,最好使用可以调节高低的椅子。 在操作过程 中,应经常眨眨眼睛或闭目休息一会儿,以调节和改善视力,预防视力减退。 注意工作环境:电脑室内光线要适宜,不可过亮或过暗,避免光线直接照射在荧光屏上而产生干扰光线。 定期清除室内的粉尘及微生物,清理卫生时最好用湿布或温拖把,对空气过滤器进行消毒处理,合理调节风量,变换新鲜空气。 如果是在家中进行电脑操作,也应尽量参照心个条悠扬,并使用防护屏,以最大可能地减少电子辐身对人体的危害。 注意劳逸结合:一般来说,电脑操作人员在连续工作 1 小时后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