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第1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知识内容摘要:

0 年代迅速发展, 1926 年,美国华纳兄弟影片公司在世界上首次尝试拍摄有声电影。 同年 8 月,有声电影正式在美国上映。 1931 年中国拍摄成功自己的第一部有声电影 ── 《歌女红牡丹》 ; 1931年有声电晕出现;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电影事业相当发达, 主流是左翼电影。 著名的影片有《狂流》、《渔光曲》、《风云儿女》等 ;新中国成立初期出现新特点,把反映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的题材搬上了银幕;文革时期走入低谷;改革开放以后,走向辉煌。 ( 2)电影媒介特点: ; ,能在短时间内 使观众得到充分的视觉和听觉的享受;。 中国电视事业的发展: 北京电视台 是中国第一家电视台, 于 1958年 5月 1日诞生。 7 大发展是在改革开放以后,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电视逐渐普及;二是节目越来越丰富多彩。 得到普及原因: ,电视已经成为普通家庭中的普通电器; 技术的进步,如卫星传送技术的运用,扩大了电视台的覆盖面积; ,如 “ 村村通 ” 工程。 三、第四媒介的神奇魅力 四大媒介是指报纸、广播、电影、网络。 作为“第四媒介”的“网络 媒介”就是互联网,诞生于 20 世纪 60 年代末。 互联网相对于其他三种媒介具有的优势:集报纸、广播、电视的优势于一体;费用低廉;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 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制服》,要求人们改变服装样式。 新创制的中山装和旗袍开始流行。 城市的饮食结构也发生变化,吃西餐逐渐成为一种时尚……人力车、自行车成为常见的代步工具,城市里出现了公共汽车和有轨电车……富商巨贾和大官僚盖起了‚洋楼‛;住宅中安装了电灯和自来水……但城市的老式房屋和农村的草房仍旧大量存在。 政府多 次明令禁止缠足,有的妇女唱道:‚大脚好,大脚乐,去操作,多快活。 又不裹来又不缠,又不疼痛又省钱‛。 脚的解放,标志着妇女地位的提高。 ……但在广大的农村,仍有许多女孩被迫缠足,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彻底破除了这种陋习。 — 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教材 1.鸦片战争后人民生活习俗变化最大的城市是 A.北京 B.上海 C.南京 D.广州 2.据材料分析,民国初期社会生活的变化有 ①城市居民的衣、食、住、行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 ②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 ③妇女地位提高 ④在中国当时仍然存在着很强的封 建思想观念和意识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3.之所以出现以上现象,主要原因有 ①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封建专制政体 ②民国政府颁布《临时约法》,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③西学传人的影响 ④辛亥革命不彻底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阅读下列两幅图片 图一 旗袍 图二 中山装 4.中国近代服饰变革之风兴起的主要原因是 A.西式服装传入 B.清政府实行服饰 改革 C.中国人普遍欢迎西式服装 D.中式服装遭到唾弃 5.对以上两幅图片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都是中西合璧的产物 ②体现了中国近代的思想进步 ③出现的时间应该不早于 20世纪初 ④出现的地点应该是在上海、广州等地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 6.辛亥革命时期,有人做诗曰:“大半旗装改汉装,宫袍裁作短衣裳,脚跟形势先融化,说到莲钩六寸长。 ”此诗主要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 8 A.倡导婚姻自由 B.易服、废止缠足 C.全盘西化 D.反清革命 7.中国近代史上有一首这样的打油诗“少年好事徒,手持快剪伺于途;蹩见豚尾及锋试,道旁观者拍手呼。 ”请你运用你所就的知识分析这种现象应该出现于 A.洋务运动期间 B.维新变法期间 C.义和团运动期间 D.辛亥革命期间 8.揭开“断发易服”序幕的是 A.广州、上海等地买办 B.北京、上海等地青年学生 C.留美幼童 D.资产阶级革命派 中国妇女的‚三寸金莲‛ 9.下列关于不缠足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具有鲜明的反封建政治色彩 B.缠足给中国的妇女身心造成了严重的伤害 C.不缠足运动首先是 中国留学生在西方文化环境的影响和刺激下发生的 D.放足受外国传教会极力宣传的影响 10.在 19世纪末,维新派人士掀起女权运动的主要原因 A.外国传教会的宣传 B.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影响 C.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 D.民族危机的影响 11.下列礼仪体现民主共和精神的是 ① 三跪九叩 ② 长拜作揖 ③ 鞠躬 ④ 握手 A. ①③ B . ①④ C . ①②③④ D . ③④ 阅读下列两幅图片 图一 旧式婚姻 图二 新式婚姻 12.从以上图片中我们得到 的信息有 ①婚姻由父母包办,讲究门当户对到男女自由恋爱 ②婚姻礼仪由繁缛走向简约 ③这种变化受到西方民主思想的推动 ④这种变化在中国大地上都得到普及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 ‚被称为‘有学问的革命家’章太炎,在报刊上登载征婚广告,所列三条‘特征’条件包括:文理通顺可以写短文章;大家闺秀,不染自由之气;有服从性质。 ‛‚辛亥老人回忆湖南的情况时说:‘革命后,男女交际自由,结婚自由和男女平权的呼声很高’,‘湖南女子开始冲破旧礼教的封锁线’,‘要有选择配偶的自由’,‘ 自由结婚也不是家长能阻止的了’。 ‛ 13.从章太炎的征婚条件中,从根本上说明了什么。 A.辛亥革命后中国的婚姻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B.章太炎的征婚条件存在着严重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