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卫〔20xx〕号内容摘要:
kg/h。 环境:室内保持空气新鲜,室 温恒定 (25~ 26℃ ),以减少热量消耗。 环境湿度控制在 70%左右。 饮食和补充:限制水、钠,入液量 60~ 80ml/(),保持一定的血容量。 保证热量≦ 70Kcal/()( 130~ 140 卡 /(),进食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少量多餐,病情 23 重、难以进食者,予插胃管鼻饲。 呼吸管理:加强呼吸道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 呼吸急促者用温湿化面罩给氧。 如短时间内 PaCO2迅速增高, PaO2降低,可用呼吸机机械通气。 酸碱平衡:纠正同时存在的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 防治低血糖,纠正贫血。 病 因及合并症的治疗:病因治疗很重要,如有合并肺炎、宜尽快控制感染,此外,心肌炎和心力衰竭患儿可合并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等,均需及时纠正。 当合并感染性休克时前负荷不足时可输全血、血浆、白蛋白等胶体和晶体液 (如、盐水、碳酸氢钠等 )。 三、洋地黄类药物的应用 洋地黄虽有缺点,但仍未能被其他药物所取代,至今仍为治疗心功能不全的首选药。 当手足口病出现心功能衰竭时 仍为最有效的一线抗心力衰竭用药。 但要注意当合并心肌炎时(无论病毒性或中毒性)或严重心功能衰竭时,洋地黄用量要减至 1/2~2/3,并且密切观察患儿反应。 临床 上不一定非要饱和量,较少剂量也能发挥相应作用。 用法: ( 1)快化:西地兰( Cedilanid):化量: mg/kg,分三次稀释后静脉缓注,首次用 1/2~ 1/3 量,余量分 2 次。 各间隔 4~ 8 小时一次,末次给药后 12 小时开始用维持量。 每日维持量为化量的 1/4,分 2 次口服或静脉(即化量的 1/8, q12h)。 ( 2)慢化:地戈辛 (Digoxin): 化量: mg/kg,每日给予化量的 1/4,分 2 次口服(即化量的 1/8, q12h)。 4~ 6 天后也可达到化量。 每次给药前都要听心率 ,当婴儿心率 90~ 100 次 /分,儿童 60~ 70 次 /分,停药。 如何控制洋地黄中毒: ( 1)手足口病合并的往往是急性心功能衰竭,当其他诱因解决即可得到缓解,所以心功能衰竭和其他诱因得以纠治后,即停用洋地黄类药物。 24 ( 2) 洋地黄治疗量与中毒量非常接近,如患儿因某种情况洋地黄排泄率减慢,而形成积累增多,极易发生中毒。 洋地黄中毒不仅影响心力衰竭的治疗,导致心功能的进一步恶化,而且可以发生严重心律失常甚至危及生命,因此用药期间应严密观察。 ( 3)导致洋地黄中毒常见原因:缺氧、低钾、低镁、高钙血症、心肌炎、与 其他药物同用、严重肝肾疾病以及严重心功能不全时尤为容易引起中毒。 ( 4)中毒的主要表现有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头痛,腹泻也是婴儿中毒的突出症状之一。 心力衰竭症状加重。 心律、心率改变,婴儿心率 90~ 100 次 /分,儿童60~ 70 次 /分, P- R 间期延长 ~ 秒,心律失常加重或出现新的心律失常。 ( 5)如需长期应用,应定期做地戈辛血清浓度测定,一般临床上认为:儿童血中浓度 2ng/ml;婴儿 3ng/ml。 再加上有洋地黄中毒症状,可考虑为洋地黄中毒。 ( 6)一旦发现洋地黄中毒,立即停用洋地黄及 给予排钾利尿药;及时补充钾盐,%氯化钾溶液静脉点滴,如血钾 ,可快速补钾,氯化钾 ~ 加入 10~ 30ml 补液中 1 小时滴完 (从中心静脉输入 ),半小时后复查血钾。 ( 7)应用镁盐,缺钾时常会同时缺镁,因为: ①镁是细胞膜的辅酶,它可激活细胞膜的 Na+K+ATP 酶以提供泵的能量; ②镁能保持细胞内钾的稳定性; ③镁本身有抗心律失常作用; ④镁可延长功能不应期。 一般取 25%硫酸镁 ( )加入补液中静脉滴注,每日用药 1~ 2 次,用 3~ 4 天。 ( 8)根据不同类型心律失常或传导阻滞,使用相应药物治疗,如出现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可静脉缓慢推注苯妥英钠 2~ 4mg/( )或利多卡因 1mg/( )。 5~10 分钟后可重复。 心得安也可用于控制房性和室性心动过速。 ( 9)对有房室传导阻滞中毒症状,可用异丙肾上腺素 ~ g/( kg分)静脉滴注,也可用阿托品 ~ ( kg次)静脉注射。 25 ( 10)近年国外有应用特异性地戈辛抗体片段( Fab)治疗严重地戈辛中毒, 60mg的 Fab 片段可结合 1mg 地戈辛,从尿中排泄,能很快逆转地 戈辛中毒。 四、利尿剂 尿量 ~ 3ml/()最为合适。 使用利尿剂时要注意保持适当的血容量,为心功能保持代偿的必要条件,大量利尿后如心率增快、血压有所减低时,可能为血容量不足的信号。 利尿剂可能产生电解质和酸碱失衡,所以用药期间要注意监测。 如效果不满意可考虑用利尿合剂。 :静注 1~ 2mg/( kg次),必要时每日多次,注意补钾。 (噻嗪类):口服 2~ 5mg/( kg日),分 3 次,以间歇疗法为宜,即用药 3~ 5 天,停药 2~ 3 天。 注意补钾。 (螺旋内酯,保钾利尿剂):口服 l~ 3mg/( kg日),分 3 次。 ~ ()持续泵入,该法往往尿量较满意,不易导致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 经上述处理,如仍少尿 (尿量≤ 1ml/kg/h)者,持续 3~ 4 小时,血 K+进行性升高,水负荷增加,应考虑行腹膜透析。 五、其他强心药 β受体激动剂 ( 1)多巴胺: 小剂量< 2~ 5μg/( kg. min)主要兴奋多巴胺受体,使肾、肠系膜、冠状和脑血管扩张,肾血流量增加,外周阻力下降,对心率影响小。 中等剂量 5~ 8μg/(kg. min)主要兴奋β 1 受体,促使去甲肾上腺 素释放,心肌收缩力加强,心排血量增加,心率增快,肾血流量增加。 大剂量> 8~ 10μg/(kg. min)主要兴奋α 1 和β 1 受体,使周围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高,血压上升,增加心脏后负荷,降低左心室作功,尿量减少,易诱发心律失常。 ( 2)多巴酚丁胺:对心脏β 1 受体有相对选择性,具有加强心脏收缩力,增加心 26 排血量的作用,较少引起心动过速及心律失常,不增加后负荷。 常用剂量为 2~ 5μg/( kg. min)。 ( 3)异丙基肾上腺素:因能增快心率,所以在心动过速时不用,给药后心率增快同时心肌耗氧亦增加,亦增加心脏应 激性容易引起心律失常及降低冠状动脉血流。 从(kg. min)起用,剂量在 ~ (kg. min)之间, ( 4)肾上腺素 增加心脏收缩力,并使周围血管收缩,不利于肾血流灌注,心力衰竭患儿较少选用,只有当血压非常低,上述药物效果不满意时,才考虑使用,剂量从 (kg. min)开始起用,剂量范围一般在 ~ (kg. min)。 以上用药必须在 ICU 内密切监测心率血压时应用,监测: EKG、 HR、 BP,尿量,必要时调整剂量。 米力农:目前不认为其是急性心功能 衰竭时的首选用药,尤其是在合并急性心肌炎、感染性休克时极易导致病情恶化。 仅在洋地黄、利尿等措施均无效的顽固性心功能衰竭时可考虑用药。 ( 1)用法:负荷量 ~ 50μg/kg iv (15 分钟 );维持量 ~ ;不主张用负荷量,仅用 ,用 NS 稀释,一个疗程 7~ 14 天,可进行间歇数个疗程。 不主张长期用药。 ( 2)注意维持足够的前负荷,否则 BP 下降 , 加重休克。 ( 3)其他需注意问题: ①必要时与多巴胺同用,减轻低血压。 ②米力农通过肾脏从尿液中排出, 因此肾功能受损时慎用。 ③用药期间监测心率、心律、血压、必要时调整剂量。 ④合用强利尿剂时,可使左室充盈压过度下降,且易引起水、电解质失衡。 ⑤可能伴有不良反应,如头痛、腹泻、低血压、心律失常、血小板减少等。 六、血管扩张剂的选用 27 应用血管扩张剂,注意血容量是否足够,密切观察疗效和血压,根据患儿血液动力学变化而决定用药: ①对肺淤血严重,肺毛细血管嵌压明显增高,心排血量轻至中度下降者,宜选用小静脉扩张药,如:硝酸甘油、硝酸酯类。 ②对心排血量明显降低,全身血管阻力增加,肺毛细血管嵌压正常 或略升高,宜选用小动脉扩张药;如:酚妥拉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钙通道阻滞剂、 654- 2 等。 ③心排血量明显降低,全身血管阻力增加,肺毛细血管嵌压升高,宜选用既扩张小动脉也扩张小静脉的药物。 :为 a 受体阻滞剂,可广泛地扩张小动脉,减轻心脏后负荷,紧急情况时可先以 ~ / kg 溶于 5%葡萄糖液 20ml 中于 10~ 15 分钟内缓慢推注,然后以 1~ 5μg/ (kg分 )的剂量加入 5%葡萄糖液 ,或直接用小量维持。 对急性左心衰、肺水肿有较好的疗效。 :硝苯吡啶。 降 低周围血管阻力和增加冠脉流量。 剂量为 ~ /( kg日),分三次。 :可直接扩张动、静脉血管。 具有作用强、生效快、持续时间短的特点。 对儿科一些难治性心衰,尤其是对各种出现低心排血量情况下,用药后心脏指数可增加,周围血管和肺血管阻力降低,硝普钠见光可产生实质性降解和有毒物质,故应用时临时配制并避光。 开始剂量为每分钟 g/( kg分)静脉滴入,可逐渐加量至~ 1μ g/( kg分),不超过 8μg/kg/min。 、硝酸酯:直接松弛血管平滑肌,降低心脏前负荷。 可明显降低 肺静脉压,改善肺静脉充血,改善冠脉供血。 硝酸甘油静脉用药开始用剂量, ~ 1μ g/( kg分),逐渐加量,最大不超过 20μ g/( kg分)。 口服硝异山梨醇(消心痛)~ ( ), 2~ 3 次 /天。 28 :儿科最常用:卡托普利,用法 ~ 3mg/( kg . d),分 3 次口服,注意监测血压。 七、重度心肌炎和心功能衰竭合并心律失常时的治疗 心力衰竭与心律失常之间的关系较复杂,可由一个病因同时引起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如心肌炎),也可由心力衰竭引起心律失常或心律失常引起心 力衰竭。 应请心血管专科医生指导治疗。 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药物治疗原则为: ①非持续性心律失常可不用抗心律失常药; ②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室上性心动过速,应用抗心律失常药; ③Ⅰ类和Ⅱ类抗心律失常药减弱心功能,不宜使用; ④Ⅲ类抗心律失常药中的胺碘酮不影响心功能,可以使用,负荷量为 25 μ g/( kg .min),使用 4 小时,维持量为 5~ 15 μ g/( ); ⑤Ⅲ度房室传导阻滞需安装起搏器:临时起搏器 (AAI、 VVI、 DDD);异丙基肾上腺素或阿托品:剂量见前。 Ⅲ度 AVB 超过 4 周→安装永久起搏器。 ⑥注意因低血压、心肌缺血、低氧、酸中毒、电解质失衡或药物所致的心律失常,需予鉴别,及时纠正。 室速、室颤:当发生时提示病情非常严重,已到生命终末期,短阵室速时予以利多卡因:首剂: 1mg/( )静脉缓注,隔 5~ 15 分钟可重复应用,可连用 3次,再给维持量: 20~ 40mg/()。 持续室速和室颤时即刻予以电击除颤复律; 1~ 2J/kg 开始,一次电击无效,在原剂量加倍重复电击,可逐渐加至 10J/kg。 八、心肌营养和保护 心力衰竭和心肌炎时伴有明显的能量代谢异常 ,给予心肌营养和保护可以促进心肌细胞的能量代谢,保护心肌细胞 ,从而改善心肌的收缩、舒张能力。 29 :婴儿:护心通 +5%GS10ml iv drip q12h或护心通 +5%GS20ml iv drip qd;年长儿:护心通 +5%GS20ml 静脉滴注 q12h。 一般连续使用 3~ 5 天,病情重者可用 7~ 10 天。 : 剂量为 100~ 200mg/( kg .d),静脉滴注时对血管刺激性较大,婴幼儿常因疼痛而引起哭闹,加重心脏负担,病情平稳后宜使用口服制剂,如果糖口服液 、胶囊或片剂。 :地塞米松 ~ ( ),每日多次应用。 短期应用,心衰控制即应停药,合并心肌炎时用药时间可延长,可逐渐减量至停药。 C、辅酶 Q辅酶 A、 ATP 等。 :患儿高热,食欲差,均可引起维生素缺乏,尽早及时补充可促进病情缓解和恢复。 : 2g/kg,分 2 日。 30 附件 4 手足口病消化系统危重症救治方案指引 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在原发病基础上可突然出现不同程度的呕血、黑便、腹痛、肠鸣音亢进或消失、 高度腹胀、面色苍白、四肢发凉、心跳加快、脉搏细弱、血压下降、昏迷、氮质血症等临床表现,此时应考虑重症手足口病合并胃肠功能衰竭。 临床表现 ( 1)呕血和黑便:呈鲜红色或咖啡色伴有血块;黑色大便或柏油样大便,大便潜血阳性。 ( 2)腹痛或腹胀:脐周或全腹阵发性腹部绞痛,伴便意,严重腹胀,肠鸣音亢进或消失。 ( 3)休克或昏迷:短期大量失血超过 25%以上时可出现休克,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四肢发凉、心跳加快、脉搏细弱、血压下降,脉压差减少。 失血超过 40%时除休克表现外 ,可出现神志不清、昏迷,无尿,血压测不出。 实验室检查 ( 1)出血 6~ 12h 后,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有不同程度降低,红细胞压积下降,网织红细胞增高;大量出血时可有氮质血症,血 BUN 升高。 ( 2)血便或大便潜血阳性。粤卫〔20xx〕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