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财政、货币政策的内容及其作用(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件下,投资增加, IS 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反之,向左下方移动。 国民边际消费倾向变大,在等量国民收入情况下的支出会增加,乘数也将扩大,两者共同作用,使得在同样利率水平上的国民收入将会有很大的增加, 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反之,向左下方移动。 三、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 利率 IS IS, LM LM IS, LM IS, LM IS, LM IS 曲线变动影响同时均衡的机制 见下图: 利率 IS1 IS2 LM E2 E0 E1 0 国民收入 E0 E1 E2 扩张性财政政策 利率不变时国民收入增加 交易需求上升,投机需求相应下降 利率上升一部分,国民收入下降一部分 LM 曲线变动影响同时均衡的机制 见下图: 利率 LM1 LM2 IS 0 国民收入 这里,国民收入的增加必然使产品市场承受利率下降的压力,因为国民收入的增加将带动储蓄的增加,利率不下降,投资不增加,储蓄就会大于投资,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就会被打破。 三)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选择 ISLM 曲线的均衡很可能发生在大量失业的情况下,也可能发生在通货膨胀严重的情况下,这就要求运用财政政策来移动 IS 曲线的位置,运用货币政策来移动 LM 曲线的位置,以消除或缓解失业和通货膨胀。 利率 IS2 LM1 LM2 IS1 0 国民收入 一、 财政政策的调控效果 在萧条时期的财政政策 经济萧条:是指在社会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的情况下,必然会出现收缩生产、解雇工人的现象。 扩张性财政政策:可减税 —— 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可增加 财政支出 —— 增加公共工程开支,增加政府购买 和转移支付。 通货膨胀时期的财政政策 当出现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就形成过度需求,从而引起通货膨胀,物价上涨。 此时应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 —— 增加税收和减少财政支出。 凯恩斯主义财政政策的特点,就是要“逆经济风向行事”,在经济萧条、工人失业时期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在经济繁荣、通货膨胀时期实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 在 LM 曲线不变时, IS曲线的弹性大,财政政策效果差; IS曲线弹性小,财政政策效果好。 在 IS曲线不变时, LM 曲线弹性大,财政政策效果好; LM曲线弹性小,财政政策效果 差。 利率 利率 0 国民收入 0 国民收入 国民收入增长的幅度小 国民收入增长的幅度大 利率 利率 0 国民收入 0 国民收入 国民收入增长的幅度大 国民收入增长的幅度小 二、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 在 IS 曲线不变时, LM 曲线的弹性大,货币政策效果差; LM 曲 线 弹 性小,货币政策效果好。 在 LM 曲线不变时, IS曲线弹性大,货币政策效果好; IS曲线弹性小,货币政策效果差。 利率 利率 0 国民收入 0 国民收入 国民收入增长的幅度小 国民收入增长的幅度大 利率 利率 0 国民收入 0 国民收入 国民收入增长的幅度大 国民收入增长的幅度小 三、两种极端情况的说明 凯恩斯陷阱:如果 M 增大到使 r 不能再降低时,即 M1已达到饱和时,货币就会从流向去满足投机的需要,而不会增加投资的引诱。 R M0 M1 M2 L1 L。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