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科学发现的有效途径(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核裂变炸弹,特别是 1941 年 12 月 7 日,日本偷袭珍珠港,美国卷入战争,促使美国生产原子弹加紧进行。 从 1942 年到 1945 年,美国政 3 府拨款达 23 亿多美元。 1945 年 7 月 16 日,美国原子弹试验成功,标志着曼哈顿计划的最终成功。 这说明前期因为认识不足、准备不足,致使原子弹的研制工作进展缓慢,后期由于引起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各方面准备工作到位,很快完成了任务。 全面性原则。 它要求全面地把握 事物的全貌,通过分析该事物同其他事物之间的联系,揭示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从而认识其本质。 全面性观点的反面是片面性,片面性只会孤立地看该事物,不知道世界上千差万别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不懂得事物在不停地运动变化的道理,只是一知半解,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这种观点只能抓住事物的表面现象,而抓不住事物的本质。 所以,全面性原则反对片面性,主张统揽全局,放眼未来,从总体上把握观察对象的发展过程。 这是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是观察取得成功,实现科学发现的重要原则之一。 美国的星球打战计划,可以说是全面性原则的重要体现。 它的内容简单地说就是要在 200— 1000 千米的高空建立多层次、多手段的反弹道导弹系统,以保卫整个美国及其盟国的国土不受前苏联核导弹的攻击。 一般情况下,从原苏联本土发射一枚导弹打到美国,约需飞行 29 分钟时间,经历 4 各阶段:第一阶段助推段,需要 3 分钟;第二阶段末助推段,需要 8 分钟;第三阶段:中段,需要在大气层外飞行 15 分钟;第四是再入阶段,需要 3 分钟。 星球打战计划,就是要在导弹飞行的每一个阶段中采取不同的手段进行多次拦截,每个阶段拦截的成功率都要求达到95%以上。 这样原苏联就不会对美国构成威胁。 这是全面观察分析的典型范 例。 再如,对 20 世纪科学技术的研究,就必须作为一个整体来看,不能只看到某一方面的技术进步。 因为, 20 世纪的科技,可以说是多“兵种”,大“兵团”协同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