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办公楼设计(优秀毕业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85 B3B4 70 453  8@100 503 B1B5 90 741 10@80 981 B2B6 70 190 8@200 251 B3B5 90 700  10@100 785 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13 B5B6 70 445 8@100 503 B5B5 90 654  10@100 785 B6B6 90 148 8@200 251 B5B7 90 675 10@100 785 B7B7 90 696  10@100 785 B6B7 70 443  8@100 503 采用分离式配筋,具体配筋详见结构施工图。 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14 3 框架设计 计算简图及梁柱线刚度 确定框架计算简图 框架的计算单元如图所示 ,取③轴上的一榀框架计算。 假定框架柱嵌于固于基础顶面,框架梁与柱刚接。 由于各层的截面尺寸不变,故梁跨等于柱截面形心轴线之间的距离。 底层柱高从基础顶面算至二层楼面,基顶标高根据地质条件、室内高差,定为 ,二层楼面标高为 ,故底层柱高。 ③轴框架示意图 框架梁柱的线刚度计算 框架梁线刚度计算 : 对于中跨架梁取 I=2I。 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15 左边跨梁: i =EI/L= 710 312 0 .2 5 ( 0 .5 ) / 5 .412    = 410 右边跨梁: i =EI/L= 710 312 0 .2 5 ( 0 .5 ) / 7 .812    = 410 框架柱线刚度计算 底层柱( BD轴) i =EI/L= 710 31 0 .3 5 ( 0 .4 ) / 4 .312   = 410 二 层柱( BD轴) i =EI/L= 710 31 0 .3 5 ( 0 .4 ) / 4 .512   = 410 三层柱( BD轴) i =EI/L= 710 31 0 .3 5 ( 0 .4 ) / 3 .912   = 410 四层柱( BD轴) i =EI/L= 710 31 0 .3 5 ( 0 .4 ) / 3 .912   = 410 框架梁柱的相对线刚度如计算简图所示 ,作为计算各节点杆端弯矩分配系数的依据。 荷载计算 . 各楼面荷载 . 各层楼面 恒荷载标准 值计算 办公楼、展厅、会议室、阅览室、走道参《楼地面建筑构造》( 01J304) 42页 25 号,具体做法见表,取装修荷载 kN/m2 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16 卫生间,上人屋面参《楼地面建筑构造》( 01J304) 43 页 28 号,具体做法见表,取装修荷载 kN/m2 根据建筑施工图 ,详国标 01J304,得楼面恒荷载标准值如表所示: 板位置 板厚 /mm 装修层荷载/ kN/m2 结构层荷载 / kN/m2 板重 / kN/m2 屋面 110 5 90 标准层走廊 90 标准层楼面 110 100 4 90 卫生间楼面 90 . 各层楼面活荷载标准值计算 根据《荷载规范》查得: 上人屋面: kN/ m2 楼面:办公室: kN/ m2 展厅 : kN/ m2 卫生间: kN/ m2 走廊: kN/ m2 . 各层楼面 荷载标准值计算简图: 其中: [ ]内为板自重, ( )内为活载,未加括号为装修荷载 . 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17 二层楼面荷载 四 层楼面荷载 三 层楼面荷载 屋面荷载 . 梁、墙 、柱 及其余构件荷载 . 梁 自 重 梁自重 = 25 梁宽 (梁高 平均板厚) 抹灰层 = 2 17 (梁高 平均板厚 +梁宽) 合计 = 梁自重 + 抹灰层 如: b h=250 500 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18 梁自重 : 25 ()=10mm 厚抹灰层混合砂浆 : (+) 2 17= kN/m 合计 其余 如表所示: 梁宽 /mm 梁高 /mm 平均板厚 /mm 梁自重 / kN/m 抹灰 /kN/m 合计 /kN/m 250 500 110 250 650 110 200 400 110 200 350 110 200 300 100 150 250 90 . 墙自重 墙荷载 = [(层高 梁高 ) 墙体面荷 梁长 窗高 窗长 (墙体面荷 窗面荷 ] / 梁长 如 : 外纵墙( B 轴 ,2~3 轴 ,带窗 27001900) 墙体自重: ()= 扣除窗口部分墙体: = 窗体自重: = 合计 折算成均布荷载 其余 如表所示: 墙位置 层高 /m 梁高 /m 梁长 /m 墙体面荷 / kN/m2 窗高 /m 窗长 /m 窗面荷/ kN/m2 墙荷 /kN/m2 B轴 ,2~3 轴 C轴 ,2~3 轴 0 0 1/C轴 ,2~3 轴 0 0 D轴 ,2~3 轴 0 0 16 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19 B轴 ,2~3 轴 10 C轴 ,2~3 轴 0 0 1/C轴 ,2~3 轴 0 0 D轴 ,2~3 轴 0 0 B轴 ~C 轴 ,3 轴 0 0 1/C轴 ~D轴 ,3轴 0 0 卫生间墙 X 方向 0 0 卫生间墙 Y 方向 柱自重 b h=350 400 柱自重 : 25 =10mm 厚抹灰层混合砂浆 : (+) 2 17=合计 一层柱重: = kN 二层柱重: = kN 三层柱重: = kN 四层柱重: = kN . 空调搁板自重 搁板重: (25 +) = kN/m 空调重: kN/m 合计 . 外挑板自重 自重: (25 +) = kN/m . 女儿墙自重 墙体自重: (25 +) = kN/m 压顶梁自重: 25 + =合计 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20 . 挑板式女儿墙自重 墙体自重: (25 +) = kN/m 挑板自重: (25 +) = kN/m 压顶梁自重: 25 + =合计 . 各层墙梁及其余构件恒荷载标准值计算简图 其中: ( ) 内为梁自重,未加括号为构件荷载 二层楼面荷载 三层楼面荷载 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21 四层楼面荷载 屋面面荷载 . 各层楼面导荷 . 各层楼面导荷方式及楼面编号 二层楼面 三层楼面 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22 屋面 四 层楼面 . 各层双向板导荷计算 短向导荷 = 荷载 短向长度 5/8 长 向导荷 = 荷载 短向长度 /2 [12 (短向长度 /2/长向长度 )2+(短向长度 /2/长向长度 )3] 计算结果如下表所示: 层 名 板 编 号 短向 长度 /m 长向 长度 /m 恒载 g /kN/m2 活载 q /kN/m2 短向导恒荷/kN/m 短向导活荷 /kN/m 长向导恒荷 /kN/m 长向活荷 /kN/m 二层 A B C D E F 三层 A 2 B 4 2 C 2 D 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23 E F G 2 H 2 四层 A 2 B 4 2 C 2 D E F 2 G 2 屋面 A 5 2 B 5 2 C 2 D 2 E 5 2 F 5 2 . 竖向荷载下框架受荷计算 . B— C 轴间 框架梁 二层框架梁 恒载 =A 板传荷载 + B 板传荷载 +梁自重 =++= 活载 =A 板传荷载 + B 板传荷载 =+= KN/m 三层框架梁 其中:二级次梁 (150x250) 恒载 =C 板传荷载 + D 板传荷载 +梁自重 +墙自重 =+++= KN/m 活载 =C 板传荷载 + D 板传荷载 =+= KN/m 大学学士学位论文 24 二级次梁传给一级次梁集中力: 恒载 = = KN 活载 = = KN 一级次梁左段: 恒载 =C 板传荷载 + B 板传荷载 +梁自重 =++= KN/m 活载 =C 板传荷载 + B 板传荷载 =+= KN/m 一级次梁右段: 恒载 =D 板传荷载 + B 板传荷载 +梁自重 +墙自重 =+++= KN/m 活载 =D 板传荷载 + B 板传荷载 =+= KN/m 由结构力学求解器得一级次梁传给框架梁荷载 恒载 =59 KN 活载 =16 KN 三层框架梁上段: 恒载 =A 板传荷载 + C板传荷载 +梁自重 +墙自重 =+++= KN/m 活 载 =A 板传荷载 + C板传荷载 =+= 三层框架梁下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