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问题设置艺术(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能力,使学生学会有条有理、有根有据地阐述自己的思想,达到语言与思维的双向锻炼。 正如 叶圣陶先生所说“语言与思维密切相关,语言说得好在于思维正确。 因此,锻炼思维极为重要。 ” 语文教学中提问将学生置身于特殊的位置上,在特点的语境与具体问题中,面对教师和全体同学,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提问题的理想和看法。 通过提问活动,即能使学生逐步学会熟练地组织语言,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又能很好地锻炼提高语言表达的逻辑性和灵活性。 (三)加深记忆,开阔视野。 “ 语文教学与其他任何教学活动一 样 ,其实质都是一种信息传递。 信息是语文教学赖以进行的诸多因素中最根本的因素。 在语文教学中 ,传递什么样的信息和传递多少信息 ,都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败和教学质量的优劣。 ” [2]因此,过多的信息量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整合、提取、表现、传达给学生,学生的信息获取、反馈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心理学表明,人的 长时记忆主要以意义编码为主 ,遗忘的原因往往有 记忆痕迹的消退 或 受到其它刺激的干扰 与 受到压抑。 学生在对知识进行理解、分析、概括等,有时抓不住重点,有时偏离目标 ,有些知识易混淆等等,这些都需要教师给予指导。 而提问就是最好的引 导方式。 学生通过提问就有了明确的思考方向和目标。 教师在讲授新知识前和传授新知识后,往住也要提问一些学过的知识,这些提问就有进一步巩固旧知识,强化记忆的作用。 提问在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但并不是所有的提问都能达到教学目的。 如果问题的质量低劣或提问不得法,不但起不到积极作用,反而影响教学效果,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因此,问题的设计只有符合下列要求,才能发挥提问的真正作用。 二、语文教学中,问题设置的要求 心理学认为,无论何种问题都具有三个特点,即问题的初始状态 、 问题的目标状态 和 从原始状态到目标状态转 换的一系列认知和操作。 语文教学活动中, 过于简单 、 问题空乏,难度大 、 不分主次轻重,过于繁琐课堂问题设计不仅耗费时间,毫无教学效果 还费时费力,阻碍学生的思维意识。 高明 的问题设置实际上是将问题 从原始状态 向 目标状态转换的一系列认知和操作。 (一)设计合理,体现教学重难点 美国教育家、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有效的教学始于准确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而在教学目标的确定中重难点的把握至关重要。 设计课堂提问要根据教学目标,扣住重点,抓住难点。 这样也就抓准了方向,重点解决了,教学的任务也基本落实了,扣住重点引导点拨,可谓事半功倍。 而难点主要是指学生学习过程中不易攻克而教学上又必须落实的地方。 因此,应抓住课文的重难点,有的放矢地设计问题,防止所提的问题过难、过偏或过于简单,要做到问而生思,答有所得,这样才能开拓学生的思路,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 把握时机,促使教学灵活有效 语文教学活动是交流活动的动态的过程,在教学中讲究把握时机,基本的前提在于教师依据文本,精心设计教学策略,在开课时力求简洁明快、“一举多得”。 语文教学中问题的设置需要依靠文本,问题的设置要有迹可循,使学生有话可说,有理可说。 把握时机还 在于设计跨度较大的、有思维价值 的、有语文实践空间的问题作“把手”,有所依托。 学生的思维长期处于平滞状态,对进一步学习必定会形成心理障碍。 灵活多变的提问可以克服学生注意力的疲劳。 教学《谈骨气》对课文所选的三个事例,学生往往停留在摆事实证明论点上,不去思考作者这样安排事实论据的匠心,思维处于平滞状态。 教学中,教师问:“我国历史上有骨气的事例很多,文中为什么只选取这三个事例。 为什么不按时代的先后安排顺序。 ”启发学生思考所选事例发生的时间、涉及的人物、人物的处境、三个事例与孟子三句话的关系等,体会作者这样选择、安排事实论据的匠心,使学生对课文的 认识从表面进入深层,让学 3 生的思维产生飞跃。 问题设置有迹可循,有所依托反馈在课堂上便是教师要选择合适的时机提问,才能使教学灵活有效。 教学一开始,学生的情绪大多处于平静、期待的状态,想让学生马上进入本节课的情境之中,就要设计一些新颖有趣的问题来导入,诱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当一堂课的教学任务快要完成或已经完成的时候,拓展性的问题可以启示他们的不断探索和研究,让他们的到更好的发展。 在学生的学习出现盲区或者思维受阻时,及时的问题可以引导、启发他们的不断探索和研究,让他们的思维的闸门。 因此,在设计问题时要精心:不仅要注意难易程度,使多数学生经过思考后能正确答出, 还必须问题明确,才能引起学生疑问、误解和猜测,当然还要充分估计学生的可能答案,准备对策。 同时,教师在课堂上千万不能随便提问,更不能为了惩罚学生而问问题。 (三) 科学提问,难易适度 “ 所谓的科学提问主要指的是师生提出的问题能使人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 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新的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 ”[3]科学的 课堂提问,应该成为师生交流、对话,共同发现理解知识的重要途径和必备手段。 课堂上的提问必须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 如果问题难度过大,就会导致学生思维“卡壳”,课 堂冷场,达不到提问的目的,因此,对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要做降低难度的处理。 如《一株紫丁香》的情感启发,我是如此进行提问: “ 师:听同学们读完课文,老师好好奇这群孩子把这株紫丁香栽在哪儿。 (生:老师窗前)师为什么他们要这么做呢。 生 1:为了陪。语文教学中问题设置艺术(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TL 值传给单片机等。 图 23 温度采集框图 . 数字显示功能 在本系统中,显示功能是依靠 LED 数码管来实现的。 如图 24 : AT89S52 DS18B20 州大学 2020 届本科生毕业论文 第 6 页 图 24 数字显示框图 在本系统中,数码管将显示数字字符 0~9 和小数点以及字母字符“ L”“ H”“ — ”“ F”。 单片机的 P0 口为数码管提供显示字符的数据信息,而
贯制学校 、 21班 幼儿园 、 社区卫生中心、 社区管理用房、物业管理用房、 文化活动中心、 地下车库等。 二、设计依据 《工程 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 GB501532020)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223202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20)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20)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20)
nmental Systems and Policy Evaluation33碩一A土地使用與交通運輸Land Use and Transportation33碩一A土地使用與交通運輸建成環境實證分析(原名:都市及區域分析方法)Empirical Analysis of Built Environment22碩一A現代性與大都會Modernity and
技术的飞速发展,大楼内需要一套先进的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 作为一个先进的办公大楼采用智能化综合布线系统充分体现了大厦建设者和管理者的远见卓识。 二、设计 设计依据 设计标准 IEEE Ether (100 BASET) IEEE Ether( 1000BASET) IEEE Ether EIA/TIA 56 EIA/TIA 568A EIA/TIA 568B 及 56 60
...... 16 十、 综合评价 ........................................................................................................ 16 社会评价(定性) ................................................................
ory quality party quality club building,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 and moral quality, adhere to the the implementation of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the adjustment of rural industr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