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北矿240mta矿井型炼焦煤选煤厂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81 建筑防火设计 ......................................................................................... 82 9 环境保护 ........................................................................................................... 83 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 ..................................................................................... 83 污染控制措施 ............................................................................................... 83 厂区绿化 ...................................................................................................... 84 10 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 ........................................................................................ 85 动安全 .................................................................................................... 85 危害因素分析 ....................................................................................... 85 主要防范措施 ....................................................................................... 85 .................................................................................................... 86 主要职业危害 ....................................................................................... 86 设计上采取的防护措施 ......................................................................... 86 劳动保护 .............................................................................................. 86 11 技术经济 .......................................................................................................... 87 ..................................................................... 87 .................................................................................................... 88 .................................................................................................... 89 12 铁路运输 .......................................................................................................... 90 ..................................................................... 90 ........................................................................ 90 致 谢 ............................................................................................................... 91 附录 ...................................................................................................................... 92 10 1 前言 煤炭被人们誉为黑色的金子,工业的食粮,它是十八世纪以来人类世界使用的主要能源之一。 虽然它的重要位置已 被石油所代替,但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石油日渐枯竭,而煤炭储量巨大,加之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煤炭气化 等新技术日趋成熟,并得到广泛应用,煤炭将成为人类生产生活中的无法替代的能源之一。 煤炭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在我国以煤炭作为主要能源的格局在今后 50 年内不会有根本性的变化。 实际上, 2020 年我国煤炭产量已经达到 亿吨, 2020 年达到了 吨。 可以预计,到 2020 年,随着我国经济总量翻两番,对煤炭这一基础能源的需求也将翻一番。 选煤就是将原煤中的杂质剔除,将优质 煤和劣质煤 进行分门别类的一种工业工艺。 选煤 过程后所产生的产品分为矸石、中煤、乙级精煤、甲级精煤,经过 选煤 过程后的成品煤通常叫精煤,它一般具有灰分低、硫分低、发热值高的性质。 通过 选煤 ,可以降低煤炭运输成本,提高煤炭的利用率。 我国煤炭资源 种类 齐全,但是其数量和分布极不均衡,褐煤和低变质烟煤资源量占全国煤炭总量的 50%以上,动力燃料煤资源丰富,而中变质煤,即传统意义上的“炼焦用煤”数量较少,特别是焦煤资源更显不足。 因此,煤炭高效加工洗选的地位十分重要,这对于矿物加工行业来说,工艺流程的制定直接影响到产品 煤炭的数质量,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我们慎之又慎,权衡大局,制定出实地的最优工艺方案。 11 2 厂区概况 厂区位置 该厂位于安徽省涡阳县闸北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运输便利,自营铁路与国铁接轨,东接津沪线,西连京九线,濉阜铁路穿境而过,区内公路交通发达,涡河经淮河入长江,具备铁路、公路和水运三种运输条件。 厂区地理情况 地形地貌 该厂区位于北纬 33176。 2′至 33176。 47′,东经 115176。 53′至 116176。 33′之间。 地处丘陵山地,剥蚀构造地形,面积约 133 平方公里,地势由南向北倾斜。 其北部为冲积而成的河间平原,地势平坦,由西北向东南缓倾,为剥蚀堆积地形,平均坡降万分之一左右,地面高程从西北 25 米向东南递减至 17 米。 在第四纪以前该区域的古地形全为丘陵山地,其地势总的趋势是东南高西北低。 水文地质 水文地质勘探报告将第四纪地层分为:中下更新统,顶板埋深由南向北一般为 100 至 115 米,由东向西为 80 至 100 米。 全层厚度南部 100 至 200米,北部达 300 余米;上更新统,顶板埋深一般在 35 至 40 米,仅东部为25 米,全层厚度 60 米左右,局部不足 40 米;全新统,为第四纪最新沉积,是黄河向南泛滥所 为,全层厚度一般 35 至 40 米。 地质结构复杂多变,粘性土与砂土相间出现,具有明显的韵律特征。 12 气象 资料 此处地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季风显著,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降雨量适中,无霜期较长,无霜期 218 天,年平均降水量 830mm。 年平均日照 2140 小时,年平均气温为 ℃。 7 月份最热,多年平均气温为 ℃, 1 月份最冷,平均气温为 ℃。 极端最高气温 ℃,累计年平均最高温度为 38℃。 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 22℃,累计年平均最低气温为零下 ℃。 累年平均无霜期为 219 天。 选煤厂 厂址、 类型 及 厂型 设计选煤厂与矿井在同一工业场地内。 设计选煤厂为矿井型选煤厂,入选矿井生产的全部毛煤,也可适当入洗量外来原煤。 选煤厂处理能力与矿井规模相适应为。 工作制度 选煤厂实际生产时间每年 330 天,每天 16 小时,两班生产,一班检修。 生产能力 选煤厂日生产能力: 2400000/330=( t/d) 选煤厂小时生产能力: ( t/h) 服务年限 设计选煤厂为矿井型选煤厂,选煤厂设计服务年限与矿井设计服务年限相 同为 60 年。 13 3 选煤工艺 煤质特征及可选性分析 原煤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根据任务要求及煤质资料分析,入洗原煤煤种为焦煤,焦煤是中等及低等挥发分的中等粘结及强粘结性的煤。 挥发分 %~%、粘结指数50~65 和挥发分 %~%、粘结指数 6胶质层厚度  的煤都是焦煤。 焦煤加热时能产生热稳定性很高的胶质体,炼出的焦炭结焦性好,块度均匀,裂纹少,抗碎强度和耐磨强度都很高。 但单独炼焦时,膨胀压力大,推焦困难,一般作 为配煤炼焦使用较好。 在炼焦生产中,为了获得符合质量标准的焦炭,必须控制影响焦炭性能的各种因素如灰分、硫分、全水分、磷含量、结焦性和粘结性,以及挥发分和粉碎细度等。 D、 G 两层原煤 煤质资料 本设计所提供的煤质资料为矿井的生产大样,煤质资料具有足够的代表性。 资料为 D、 G 两层原煤的筛分、浮沉资料: 两层原煤筛分试验结果 见表 ; ~0 综合级筛分试验结果 见表 ; 两层原煤 50~ 粒级浮沉试验结果 见表。 14 表 两层原煤筛分试验 结果 级别 /mm 产品名称 D 层煤: K1=20% G 层煤: K2=80% 混合原煤 占本层 /% 占原煤 /% 灰分 /% 占本层 /% 占原煤 /% 灰分 /% 占原煤 /% 灰分 /% 1 2 3 4 5 6 7 8 9 10 100 煤 夹矸煤 矸石 总计 100~ 50 煤 夹矸煤 矸石 总计 50~ 25 煤 25~ 13 煤 13~ 6 煤 6~ 3 煤 3~ 煤 煤 总计 — 15 表 ~0 综合级筛分试验结果 级 别 D 层原煤 G 层原煤 混合原煤 (毫米) 占原煤 数量( %) 灰 分 占原煤 数量( %) 灰 分 占原煤数量( %) 灰 分( %) ( %) ( %) 校正前 校正后 1 2 3 4 5 6 7 8 50~25 25~13 13~6 6~3 3~ 总 计 表 两层煤 50~ 粒级浮沉试验结果 浮沉密度 自 然 级 破 碎 级 混 合 煤 数 量( %) 灰 分 数 量( %) 灰 分 数 量( %) 灰 分 占本级 占混合煤 ( %) 占本级 占混合煤 ( %) 占本级 占混合煤 ( %) 1 2 3 4 5 6 7 8 9 10 ~ ~ ~ ~ 小 计 小计占总计 - _ - _ _ _ 浮沉煤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