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电动汽车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国的国际形象。 我国政府对环境问题十分重视,保护环境是贯彻实施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全国九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朱 榕 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 “ 进一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以对人民、对子孙后代负责的精神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 ” ,并指出, “ 首都北京今年把治理大气污染作为政府的一项突出任务,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要给予有力支持。 ” 降低汽车排放对改善城市大气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环境监测数据的分析表明,汽车尾气排放是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北京市机动车尾气排放对大气污染物中 CO、 HC、 NOx 的分担率分别为 63. 4%、 73. 5%和 46%,非采暖期分担率更高,分别为 80. 3%、 79. 1%和 54. 8%;上海市中心地区机动车排放对大气污染物中 CO、 HC、 NOx 的分担率分别为 86%、 96%和 56%;广州、天津、重庆等许多大中型城市具有类似的情况。 据 1997 年全国环境检测网公布的环境质量周报资料,广州有 94%的周次,北京有 52%的周次首要污染物为氮氧化物。 许多城市氮氧化物和一氧化碳污染物浓度呈上升趋势。 造成城市氮氧化物浓度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汽车尾气排放。 同时,由于机动车是低空排放,对低空大气环境污染和人体健康危害更大,减少汽车排放污染,显得更加必要和迫切。 同时,我国是一个石油相对短缺的国家。 从 1994 年起,我国就已经成为纯石油进口国,而天然气的储量相对比较丰富。 众所周知,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具有良好的物理化学特性,作为汽车代用燃料;能够有效降低汽车尾气中的有害成分。 因此,研制、生产以压缩天然气、液化石油气汽车为代表的低排放燃气汽车,对减少环境污染、合理利用能源、促进我国汽车工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长远看,环境和技术两个因素将主导汽车工业的未来,任何一个汽车生产企业,如果仅仅依赖于传统燃料汽车,将难以在 21 世纪环保要求更加苛刻、竞争更加激烈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从市场 经济发展的需要和人们改善生活质量的要求出发,汽车进入中国人的家庭只是时间问题。 但是,未来中国若是大规模地发展汽油或柴油动力汽车,势必在资源和环境方面遇到更严重的压力,中国必 10 须寻求未来汽车工业发展的新路,电动汽车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当前的进展表明,电动汽车的生产不仅仅是发动机的重大变化,而且在汽车设计,加工,材料,以及电气、控制系统等方面都面临着诸多改变,这意味着以汽车工业为基础的西方发达国家整个工业体系面临着重大的调整,代价极为巨大。 这种局面实际上为我国提供了一个空前的机遇。 因此,进一步加强零排放电动 汽车的研究开发工作,争取早日实现商品化、产业化,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 国内电动汽车发展现状 中国发展电动汽车的优势和劣势 在优势方面,一是中国有多元化市场需求,对一些新能源、新产品、新概念的容纳性好;二是我们取得了技术上的进展,电池工业全球最大,我们做的电池尽管能量比还不够,但是研发产品拿出来是相当的层次,我们在产业化方面没有问题;三是我们的资源优势,中国是世界第三大资源国,电动机汽车所需要的资源有一定的优势。 在劣势方面,中国汽车目前整车在电动车发展当中有一定的劣势,我们看其他国家电动 车的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大的整车企业形成支柱产业,中国的汽车企业无论是合资的也好还是民营的也好都是不一样的,主要的技术,电池等技术都在汽车方面,我们的整车合资企业技术是依赖外国的,所以就出现干电池的利用电池的技术干整车,这是一大劣势。 第二大劣势就是我们的技术研发基础不牢固,比如我们搞的电池研发产品优化,但是就拿电池来讲,能量力度提高的空间仍然很大,如果再提高的话拼的是基础研发,在大学的研究机构和实验也在做,但是依然不足。 第三就是我们的基础设施大量的减少。 电动汽车当然还有其他的产业有一定的问题,对 于中国来讲需要寻找适合自身特点的产业,对于汽车业来讲是有很大的战略机会,但是这个转型期是比较长的。 国内电动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 随 着全球能源危机的不断加深,石油资源的日趋枯竭以及大气污染、全球气温上升的危害加剧,各国政府及汽车企业普遍认识到节能和减排是未来汽车技术发展的主攻方向,发展电动汽车将是解决这二个技术难点的最佳途径。 电动汽车由于具有环保特性,因此代表着汽车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目前,各国在电动汽车上的研发基本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彼此间的差距不是很大。 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虽然在传统汽车领域 落后于发达国家近二三十年,失去了追赶的机会,但在电动汽车领域,我国与国外的技术水平和产业化程度差距相对较小,基本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并有机会在该领域获得重要席位。 这也为我国汽车工业技术实现跨越发展提供了一次历史性的机遇,更重要的是我国还有后 11 发优势。 目前, 我国电动汽车的研发 已具备一定的基础,一些企业在 20 世纪 90年代中期就推出了电动汽车样车。 从中国的能源资源和环境条件,也要求中国未来的汽车工业必须探求新的思路。 我国 “ 八五 ” 以来电动汽车被正式列入国家攻关项目,对电动汽车的投入显著增加。 我国的汽车企业和高校、 科研院所等 200 多家单位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研发电动汽车,并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 “ “ 九五 ” 期间,列入国家重大科技产业工程项目,开发电动汽车项目也列入了国家 “ 十五 ” 与 “ 十一五 ” 期间,电动汽车被列入 “863” 计划 12 个重大专项之一 ,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于 1998 年新组建了电动汽车车辆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 科技部又于2020 年启动了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使我国电动汽车技术水平和产业化程度与国外处在同一起跑线上。 目前,我国在 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 等多个领域的自主研发中不断取得突破 ,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在车用电池的攻关上已经取得了群体性突破,使我国在电动汽车领域初步构建起自主知识产权技术体系,通过开发自己的电动汽车,申请专利,制定相关技术标准,保护自己的汽车工业,并有望为中国汽车工业开拓新的增长点,展示了电动汽车技术的未来发展前景。 我国在 电动汽车的商业化运作 上,无论从产品技术还是从市场开发方面,都还面临着众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电动汽车的成本要比同等级汽油版的车型要高出许多,这是其一直迟迟不能批量生产的主要原因,这就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 比如,加快制定相关技术标准,出台对节能、环保汽车 的税费减免和补贴措施,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提供便利条件等。 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已具备研发和生产能力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在电动汽车研发方面已与国际先进水平基本同步。 在刚刚结束的 ” 十五 ” 期间 .作为重大科技专项的电动汽车项目组 .于 2020年 10月成立了总体专家组 .国家总投入 88 亿元人民币。 在广大高校、科研院所的不懈努力下 .我国 2020 年全年完成相关课题 60 多个,共有 200 多家单位,约 2020 多名科研人员直接参与了研发。 经过 4 年多的科研攻关 .我国电动汽车整体技术含量已经位于国际领先行列 .申请了 520 项国内外专利 ,其中发明专利: 320 项,在燃料电池汽车、混合动力汽车以及纯电动汽车三个领域都取得了卓越成绩:纯电动汽车已经开始小批量生产,并在试点城市进入道路运营 , 并实现整车出口 , 混合动力汽车实现载客运行 .具备小批量生产能力:燃料电池汽车研发取得重要突破。 由清华大学联合多家单位研制的燃料电池城市客车,以燃料电池结合动力电池作为驱动形式,研发并制定了整车总体设计、系统集成、综合控制系统开发等一整套开发技术以及整车设计和测试标准等,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都可用于其他相 12 关电动车产品的开发。 奇瑞汽车为混合动力汽车开发专用发动机正在 制定小批量生产规划;长安汽车以混合动力 为 研发对象,目前整车多条生产线已完成安装、调试、运行,混合动力汽车将与传统汽车实现共线生产。 由天津清源电动车辆有限责任公司自主开发生产的 6 辆电动汽车已经登陆美国,实现国内电动汽车整车首次出口,该车采用了多项 “863” 计划课题研究的成熟技术,各项技术指标达到了美国相关的汽车标准。 4 种电动客车,均通过了国家汽车质检中心的型式认证,完成近 40 辆示范样车的生产和调试;整车在动力性、经济性、续驶里程、噪声等指标已达到或接近国际水平,初步形成了关键技术的研发能力和产业化配套能力。 在 2OO5 年 1O 月举行的 BIBE: NDUM 世界清洁汽车挑战赛上,我国自主研发的燃料电池轿车在高速蛇形障碍赛、噪音、排放、能耗、温室气体减排 5 个单项指标方面,均取得最高等级。 从电动汽车的技术水平来看 .我们几乎与国外处于大致相同的起跑线,但是从产业发展和推广应用方面来说,我国与国外却还有较大差距。 可以说 .我国电动汽车工业正站在产业化的门口 .如何进一步推动电动汽车工业的发展,实现其由 ” 商品化 —— 产业化 ” 的转变 .是目前所有业内人士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 蓟钡:电动汔车产业化进程任垂追远随着电动汽车重大专项的实施,我国发 展电动汽车的投资环境、科研装备环境、技术标准及政策环境都有了较大改观。 自从 2020 年开始,国家就在相关的科技计划当中持续地支持电动汽车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 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在整车开发方面,混合动力汽车的技术不断提高,已经实现了小批量的生产;锂离子电池的纯电动汽车相继推出,形成了系列产品,并小规模的投放市场;燃料电池汽车技术研发深入,开展了小范围的示范考核。 目前,已经有近百款各类电动汽车的产品进入了中国汽车产品的公告(获准上市)。 中国自主研发的各类电动汽车已在北京奥运会、 2020 夏季达沃斯论坛等国际大型活动 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明年在上海举行的世博会还将有上千辆电动汽车投入使用为中外宾客服务。 他说,今后中国政府将加强新能源汽车标准法规与产品管理体系的建设,为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和大规模的推广奠定基础。 中国电动汽车进入快速发展新阶段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汽车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将继续加大投入,大力支持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研发和市场应用。 电动汽车在我国正在进入快速发展新阶段。 电动汽车作为新一轮经济增长突破口和实现交通能源转型的根本途径,已经成为世界各主要国家和汽车制造厂商的共同的战略选择。 在各国政府的 大力推动 13 下,世界汽车产业进入了全面的交通能源转型的时期,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自觉把发展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的汽车、电动汽车作为今后发展的目标,共识正在形成,转型已经起步。 过去一年,我国汽车行业不负众望,对国民经济企稳向好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为进一步刺激消费,中国政府实行了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小排量车购置税减征、汽车下乡、报废补贴,以及以旧换新等一系列的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一年来,我国汽车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