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的一级链传动说明书f2200v(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6 3 轴:即传动滚筒轴 3 2 23 4 .67 4 .25p p k w     23 23 2 8 6 . 7 4 1 1 4 . 7 0 / m i n2 . 5nnri   mNnPT  . 3333 轴序号 功率 P(kw) 转速n(r/min) 转矩 T() 传动 形式 传动 比 i 效率 η 0 960 联轴 器 1 1 960 齿轮 传动 2 链传 动 3 减速器以外的传动零件设计计算 设计链传动 1)确定链轮齿 数 传动比: 21 i 由传动比取小链轮齿数 1Z =292i= 因链轮齿数最好 为奇数,取为 23; 大链轮齿数  iZZ , 所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 7 7 以取 2Z =69 实际传动比 : 3236912  ZZi 2)确定链条节距 由式 pzAKK PKP 0 , 查表得,工况系数 AK 1 小链轮齿数系数 : )1923()19(  ZKz 取单排链,取 pK = : 0 PkW n r/min, 查图 : 选链号 No10A,节距 p= 3)计算链长 初选 : 0a =40p=40=635mm 链长 : 2 7)2 2369(6 3 51 5 . 8 7 522369402)2(2222120120zzapzzpaLp 取 pL =128节 4)验算链速 : 9 3 7,11 0 0 060 8 7 1 8231 0 0 060 21   pnzv V< 15 m/s 适合 5)选择润滑方式 : 按 v=,链号 10A,查图选用滴油润滑。 6)作用在轴上的力 有效圆周力 : Nv PFe 2 4 3 0 0 01 0 0 0  作用在轴上的力 : NFF eQ 2 9 2 42 4 3 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 8 8 7)链轮尺寸及结构 分度圆直径 : mmzpd 5 8 1 6231 8 0s in8 7 1 8 0s in 0101  mmd 69180s in02  减速器以内的传动零件设计计算 设计齿轮传动 1) 材料的选择: 小齿轮选用 45钢,调质处理,齿面硬度 217— 255HBS, 大齿轮选用 45钢,正火处理,齿面硬度 162— 217HBS。 计算应力循环次数 911 )283008(19606060  hjLnN8912  iNN 查图 1114, ZN1= ZN2=(允许一定点蚀) 由式 1115, ZX1=ZX2= , 取 SHmin= 由图 1113b,得 MPaH 5701lim  , MPaH 5102lim  计算许用接触应力   M P aZZS XNHHH . m i n1l i m1     M P aZZS XNHHH i n2l i m2  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 9 9 因    12 HH   ,故取     22 / 1 5 mNHH   2) 按齿面接触强度确定中心距 小轮转矩 mNT  488401 初取 tt ZK  ,取 a ,由表 115 得 MPaZE  由图 117得, HZ ,减速传动, iu。 由式( 539)计算中心距 a  mm1 0 7 1 5 8 0 1 4 8 8 4 )10 1 (2)1(32321 HEHatZZZZuKTua 由 于 , 130mma160mm 取中心距 a=140mm。 a=140mm 估算模数 m=(~)a=~, 取标准模数 m=。 m= 小齿轮齿数: )(52 1402)1(m a21  。 uz 取 28 大齿轮齿数: z2=uz1=  取 84 取 z1=28, z2=84 z1=28, z2=84 实际传动比 3288412  zzi实 传动比误差 %5%% ||%100 理实理 i iii , 在允许范围内。 齿轮分度圆直径 mmzmd n  mmzmd n 2 1 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 10 10 圆周速度 smndv /5 1 106 9 6 0701060 4311    由表 116,取齿轮精度为 8 级 . (3) 验算齿面接触疲劳强度 按电机驱动 ,载荷轻微冲击 ,由表 113,取 KA= 由图 112( a), 按 8级精度和 smvz / , 得 Kv=。 齿宽 mmab a  。 由图 113(a),按 b/d1=56/70=,考虑轴的刚度较大和 齿轮相对轴承为对称布置得 , Kβ = 由表 114,得 Kα = 载荷系数   KKKKK vA 由图 114,得  ,  , 所以    由图 116得, Z 计算齿面接触应力   M P aM P auubdKTZZZHEHH 2211   故在安全范围内。 ( 4)校核齿根弯曲疲劳强度 按 Z1=28, Z2=84, 由图 11。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