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农产品市场(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市场的价格风险 远期合同交易的产生 为了避免现货市场价格风险,保证商品生产和商品经营的相对稳定和连续地进行,在现货交易的基础上,产生了期货交易的初级形式 —— 远期合同交易方式。 但是远期合同交易仍不十分理想,存在以下这些不足: ( 1)远期合同的规范程度差,不确定因素很多。 ( 2)在远期合同交易中未形成一个集中统一的市场。 ( 3)违约、毁约的现象经常发生。 ( 4)事先固定价格的方式,不能完全转移价格风险,也降低了价格的灵活性。 (二)农产品期货市场的作用(教材 194195) 指导生产与流通 稳定企业经营 降低交易成本 促进农产品进出口贸易 稳定现货与金融市场 (三)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建设(教材 195196) 改造交易所的组织形式,实行非赢利性的投资会员制 规范上市品种 大力发展套期保值 严格控制风险,保障期货交易正常发展 (三)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建设(教材 195196) 积极培育参加农产品期货市场的交易主体 建立健全期货交易管理体制,实现管理规范化 加快期货市场管理的法制建设 全面培训提高期货人员的素质 五、农村市场中介组织(教材196200) (一)市场中介组织的功能 价值实现功能 经济组织功能 信息传播功能 科技转化功能 要素组合功能 经济核算功能 法律服务功能 政策传递功能 (二)市场中介组织的形式 公司(企业) +农户(基地) 专业农协 综合农协 要素市场中介组织 执行监督保障职能的中介组织 第三节 农产品流通与价格 一、农产品流通 二、农产品价格 三、农产品的购销 一、农产品流通 (一)内涵  农产品流通是从农产品生产到消费过程中全部经济活动的总称。 包括农产品收购、调运、贮存、销售等基本环节。 (二)意义 实现农产品的价值,为农业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提供条件 满足城乡人民的农产品需要 调节产销矛盾,导向农业生产 维持农业和国民经济其它部门的产品供需关系 提高经济效益,减少农产品损耗 (三)特点 明显的季节性 较大的分散性 复杂的技术性 较强的政府干预 (四)农产品流通渠道 农产品多渠道流通的客观必然性 ( 1)是农业生产的自然特点的要求 ( 2)各种农产品的重要程度不同 ( 3)各种农产品的自然属性不同 流通渠道的形式 (国有企业、供销合作、个体户等) (五)政府对农产品流通的调控  必要性 ( 1)农产品特别是食品是人们的生活必需品,应公平、均衡地供应。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