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主体施工方案1(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抗弯强度验算 当活荷载取均布荷载作用时 ,查表得: 1 7 21  mm kk ; mmNlqklqk mmM522222211m a x 0 0 0 0 当活荷载取集中力作用时,查表得: , 21  mm kk mmN FlklqkM mmm a z   5222112 因 12 mazmaz MM  ,故以集中力作为验算 W= 62bh =60 902/6= 104㎜ 4  =WM = 4  =㎜ 2〈 mf =㎜ 2 则横楞的抗弯强度满足要求。 b、抗剪强度验算 查表得: , 21  vv kk V= 2 5 0 0 0  Fklqk vv = 103N τ = bhv23 = 90602 3  =㎜ 2〈 vf =㎜ 则横楞满足抗剪强度要求。 c、挠度验算 : 挠度验算不考虑振动荷载,其线荷载标准值为 2q = + + =查表得: kw = EIlqw kw1004 = mmlmm 400100012334  则横楞挠度满足要求。 ( 4)支承木楞的主龙骨(Φ 48 ) 的验算 按三跨计算其计算简图如下所示: 线荷载组合 设计值: q1=( 1+ 1+ 1) =mkNq  ○ 1 、抗弯强度验算 查表得: 1 7 21  mm kk ; mmNlqklqk mmM522222211m a x 225 2 1 54 2 9 14 4 9 0 105 9 mmNfmmNwMm  则主龙骨强度满足要求。 ○ 2 抗挠度验算 挠度验算不考虑振动荷载,其线荷载标准值为: mkNq 0 6 6  查表得: wk mmlEIlqkW w 55 24   则挠度满足要求。 (5)、钢管支撑体系验算: 钢管采用φ 48 ,立杆的间距采用 1000 ㎜ 1000 ㎜。 板面的均布面荷载设计值为: q1=( ++) + 1=则 N= 1 1= A= 222 4244 )4248( mm ○强度验算:δ =AN = 3 =〈 fm=215N/mm2 则钢管支撑满足强度验算。 ○稳定性验算: 所选取计算板位置为 10栋二层板配筋图中 1012~ 1013 10A~ 10B处的板,板面标高为: 10 栋楼首层标高为: 则钢管支架的计算长度 ml )(0  钢管回转半径 i= 4 )( 21212 dd  = 4 )4248( 2122  = 长细比:λ = il0 = 3  查表得:  = 3 2 2 3 0 4 4  AN = 3 =215 N/mm2 则满足稳定性要求。 模板的安装工艺流程 柱模板的安装工艺流程 弹线、定位→按图纸制作模板→安装柱模→安装柱 模板龙骨→安装柱箍及对拉螺杆→安装柱子斜撑→校正垂直度并验收→浇筑砼→拆除模板→养护 剪力墙模板的安装工艺流程 弹线、定位→安装墙模板→安装墙次龙骨(方木)→安放穿墙螺栓→安装主龙骨(双钢管)并扭紧穿墙螺栓→校正垂直度→浇筑砼→拆模→养护 梁模板的安装工艺流程 弹线、定位、找平→搭设满堂脚手架(立杆下须放垫板)→铺放梁底方木→铺梁底模板(注意梁起拱)→封梁侧模 板模板的安装工艺流程 定位→搭设满堂脚手架(立杆下须放垫板)→铺放龙骨(方木)→铺设模板(起拱并找平) 楼梯模板的安装工艺流程 弹线 、定位→搭设支撑架→铺底板→钢筋绑扎→楼梯踏步模板的安装 施工要点 梁柱接头处加设挡口方木。 柱模、墙模安装前应将接头处的松散砼、浮浆及杂物等清理干净。 柱模间用水平撑、剪刀撑相互拉结固定,以免模板在施工过程中跑位;柱高在 4m 以上一般应在四面支撑。 满堂架的搭设施工要点 ( 1)立杆宜采用对接连接。 当需要采用搭接连接时,搭接长度不得小于 1000㎜,在搭接长度范围内设置不少于 3个扣件连接,且在搭接部位设置一道水平杆。 用来调整高度的可调底座和可调顶托应插入立杆长度不少 150㎜。 ( 2)立 杆高度范围内设置三道双向水平杆,第一道即扫地杆离楼面的距离不大于 300 ㎜;第二道水平杆根据梁、板底标高位于梁、板底标高减一条方木厚度处;第三道为第一、二道中间的位置处。 模板支架四边与中间每隔四排支架立杆应设置一道纵向剪刀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少于 4 跨且不小于 6米,与地面的倾角为 450~ 600;剪刀撑宜采用搭接连接,搭接长度不少于1米,搭接长度范围内应设置不少于 2 个扣件连接,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少于 100㎜;剪刀撑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 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 150 ㎜。 ( 3)多层支撑时,上下层立柱应在同一条竖向中心线上。 ( 4)立杆下部必须垫有垫板,以免破坏基础或楼面的砼结构。 跨度大于或等于 4米的梁、板模板应起拱,起拱的高度为跨度的 1/1000~3/1000,悬臂梁的跨度按实际悬臂长度的 2 倍取用;主次梁交接处,主梁先起拱后次梁再起拱。 墙体模板如外墙、电梯井及楼梯间等部位下口宜包住下层砼 100~ 200㎜,以保证接槎平整。 墙体两侧模之间采用墙体钢筋上焊接钢筋撑头,保证墙体厚度的正确。 当洞顶标高与结构梁(板)底的距离小于洞口 过梁的高度时,过梁与结构梁(板)浇筑成整体,构造做法见 GS01 图二十所示。 模板膜模剂应在支模前涂刷,以免防污染钢筋。 模板的拆除 模板拆除的原则 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非承重部位,后拆承重部位;先拆柱、墙模再拆楼板底模、梁侧模,最后拆梁底模板。 柱模、板四周侧模及卫生间吊模等在砼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坏时,方可拆除;墙模板必须待砼强度达到 1MPa 以上,且砼浇筑后不少于 2天,方可拆除;梁、板模板必须待砼强度达到如下表一规定要求时方可拆除。 表 一 构件类型 构件跨 度 达到设计的砼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 %) 板 < 2 ≥ 50 > 2,≤ 8 ≥ 75 ≥ 8 ≥ 100 梁、拱、壳 ≤ 8 ≥ 75 > 8 ≥ 100 悬臂构件 ≥ 100 当上层楼盖正在浇筑砼时,下层楼板的模板及支架不得拆除。 成品保护措施 模板支设好后,应保持模板内清洁干净,防止掉入杂物。 搭设脚手架时,严禁与模板及支柱连接在一起。 不准在模板平台上堆放大量的材料及重物。 在模板上进行钢筋、铁件等焊接工作时,必须有保护模板的措施。 拆除模板时,要轻轻撬动 ,防止破坏模板和砼;拆下的模板不得抛掷,并及时清理模板上残留的浮浆后涂刷脱模剂。 质量标准 安装上层模板及其支架时,下层楼板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载力。 涂刷脱模剂不得沾污钢筋和砼接槎处,脱模剂不得影响结构性能或防碍装饰工程施工。 模板接缝必须严密不得漏浆。 浇筑砼前,模板内不得有杂物,模板必须浇水湿润且模板内不得有积水。 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洞和预留洞安装应牢固,其尺寸偏差应符合下表二所示: 表 二 项 目 允许偏差(㎜) 预埋钢板中心线位置 3 预埋管、预留孔中心 线位置 3 插 筋 中心线位置 5 外露长度 +10, 0 预埋螺栓 中心线位置 2 外露长度 +10, 0 预留洞 中心线位置 10 尺寸 +10, 0 注:检查中心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模板安装的偏应符合下表三所示: 表 三 项 目 允许偏差(㎜) 轴线位置 5 底模上表面标高 177。 5 截面内部尺寸 基 础 177。 10 柱、墙、梁 +4, 5 层高垂直度 不大于 5m 6 大于 5m 8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表面平整度 5 注:检查轴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钢筋原材料 本主体工程钢筋所选用的钢筋等级有 HPB235 ( fy=210N/mm2 ) 、 HRB335 ( fy=300N/mm2 )和 HRB400 ( fy=360N/mm2 ),对进场的钢筋质量要求: 钢筋进场,表面或每捆钢筋均应有标志,储存时,不得损坏标志,并应按规格和批次分别堆放整齐,避 免锈蚀或油污。 钢筋表面不得有裂纹、结疤、折叠、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 钢筋表面允许有凸块,但不得超过横肋的高度,钢筋表面上其它缺陷的深度和高度不得大于所在部位尺寸的允许偏差。 进场钢筋必须有钢筋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 进场钢筋必须抽取试件作力学性能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进场钢筋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必须按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和其它专项检验: ( 1)钢筋在加工过程中有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异常现象。 ( 2)外观质量缺陷严重。 ( 3)进口钢筋。 当钢筋的 品种、级别或规格需作变更时,应办理设计变更文件。 受力预埋件的钢筋应采用未经冷拉的 HPB23 HRB33 HRB400 级钢筋;吊钩、吊环应采用未经冷拉的 HPB235 级钢筋制作,严禁以其它钢筋代换。 钢筋的连接采用焊接或机械连接时,必须做试件合格后方可使用。 其它辅助材料: 钢板采用 Q235B、 Q345B 钢。 焊条:当为 HPB 级钢筋采用 E43XX,当为 HRB335 钢筋采用 E50XX,钢筋与型钢焊接随钢筋定焊条。 钢筋加工 HPB235 钢筋Φ 6~Φ 10调直冷拉伸长 率控制在 4%以内,凡是用于吊钩、吊环钢筋不得进行冷加工。 钢筋末端应做 1800 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 ,弯钩平直部分长度不小于钢筋直径的 3 倍。 当要求钢筋末端作 1350弯钩时, HRB335 级钢筋的弯弧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 4倍,钢筋直径大于 25 ㎜时为 6d,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 10倍。 屋面部位钢筋直径≤ 25㎜时弯曲内径为 6d,大于 25 ㎜为 8d。 钢筋做不大于 900 弯折时,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 5倍。 如吊筋弯曲 450、 600钢筋,该钢筋应先作样板,核对尺寸无误后 方可加工。 箍筋的弯钩:梁、柱、箍筋弯钩均为 1350,平直部分不少于钢筋直径的10倍。 钢筋加工的形状及尺寸允许偏差值应符合表四所示: 表 四 项 目 允许偏差(㎜) 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 177。 10 弯起钢筋的弯折位置 177。 20 箍筋内净尺寸 177。 5 钢筋连接 受力钢筋的连接有绑扎搭接、焊接连接或机械连接。 钢筋的连接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接头。 接头的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 10 倍。 采用绑扎搭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 1)受 拉钢筋的绑扎搭接,抗震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 l1E=ξ laE 纵向受拉钢筋的搭接长度修正系数ξ取值如下表二所示; 表 二 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面积百分率( %) ≤ 25 50 100 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长度修正系数ξ ( 2)纵向受压钢筋采用绑扎搭接,其受压搭接长度不应小于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长度的 倍,且在任何情况下不应小于 200㎜。 ( 3)当受拉钢筋的直径 d> 28 ㎜及受压钢筋的直径 d> 32 ㎜时,不宜采用绑扎搭接。 ( 4)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接头宜相互错开。 钢筋绑扎搭接接头连接 区的长度为为 倍搭接长度。 绑扎搭接接头中钢筋的横向净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 25㎜。 ( 5)纵向受拉钢筋同一连接区段内搭接面积百分率当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 1 对梁、板类及墙类构件,不宜大于 25%; ○ 2 对柱类构件,不宜大于 50%; ( 6)纵向受力钢筋搭接接头范围内应配制箍筋,其直径不应小于搭接钢筋较大直径的 倍。 钢筋受拉时,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 5倍,且不应大于 100 ㎜;当钢筋受压时,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 小直径的 10倍,且不应大于 200 ㎜。 当受压钢筋直径 d> 25㎜时,尚应在搭接接头两个端面外 100 ㎜范围内各设置两个箍筋。 钢筋采用焊接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 1)同一构件内焊接接头宜相互错开。 ( 2)钢筋焊接接头的连接区段的长度为 35d,且不小于 500 ㎜。 ( 3)焊接接头不宜设在框架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