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要素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在交接处要有较长距离的直线,切忌是 S形。 建筑物 趋于垂直 建筑物 道路 趋于平行 1 2 二、广场的规划设计  城市广场不仅是一个城市的象征,人流聚集的地方,而且也是城市历史文化的融合,塑造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空间。  广场的规划建设调整了城市建筑布局,加大了生活空间,改善了生活环境质量。  因此,规划设计好城市广场,对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尤为重要。  城市广场的类型  一般是政治性广场,应有 较大场地 供群众集会、游行、节日庆祝联欢等活动之用,通常设置在有干道联通,便于交通集中和疏散的 市中心区 ,其规模和布局取决于城市性质、集会游行人数、车流人流集散情况以及建筑艺术方面的要求,如北京天安门广场。 天安门广场 天安门广场  供大量车流、人流集散的各种 建筑物前的广场 ,一般是城市的重要交通枢纽,应在规划中合理地组织交通集散。  站前集散广场包括 航空港、车站、码头 等前面设置的广场。  体育场、展览馆、公园、影剧院、饭店、旅馆等大型公共建筑物前广场也属于 集散广场 ,应保证车流通畅和行人安全。  广场的布局应与主体建筑物相配合并适当布置绿化。 根据实际需要安排机动车和自行车停车场。 集散广场  为几条主要道路汇合的 大型交叉路口。 常见形式为环形交叉路口,其中心岛多布置绿化或纪念物以增进城市景观。  桥头广场 是另一种形式的交通广场。 当桥头标高高出滨河路较多时,按照交通需要可做成 立体交叉。  建有重大纪念意义的建筑物,如塑像、纪念碑、纪念堂等,在其前庭或四周布置园林绿化,供群众瞻仰、纪念或进行传统教育。 设计时应结合地形使主体建筑物突出、比例协调、庄严肃穆。  为商业活动之用,一般位于商业繁华地区。  广场 周围 主要安排 商业建筑 ,也可布置剧院和其他服务性设施;商业广场有时和步行商业街结合。 城镇中集市贸易广场也属于商业广场。  城市广场的设计规范  城市广场按其性质、用途及在道路网中的地位分为公共活动广场、集散广场、交通广场、纪念性广场与商业广场等 五类 .有些广场兼有多种功能。  应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性质、功能和用地范围,结合交通特征、地形、自然环境等进行广场设计 ,并处理好与毗连道路及主要建筑物出入口的衔接,以及和四周建筑物协调,注意广场的艺术风貌。  广场应按 人流、车流分离 的原则,布置分隔、导流等设施,并采用交通标志与标线指示行车方向、停车场地、步行活动区。  在广场通道与道路衔接的 出入口处 ,应满足行车视距 要求。  广场竖向设计应根据平面布置、地形、土方工程、地下管线、广场上主要建筑物标高、周围道路标高与排水要求等进行,并考虑广场整体布置的美观。  广场排水应考虑广场地形的坡向、面积大小、相连接道路的排水设施,采用单向或多向排水。  广场设计坡度,平原地区应小于或等于 1%,最小为 %;丘陵和山区应小于或等于 3%。 地形困难时,可建成 阶梯式广场。  与广场相连接的道路纵坡度以 ~ 2%为宜。 困难时最大纵坡度不应大于 7%,积雪及寨冷地区不应大于 6%,但在出入口处应设置纵坡度小于或等于 2%的缓坡段。 各类广场的功能与设计要求如下:  一、公共活动广场  主要供居民 文化休息 活动。 有集会功能时,应按集会的人数 计算需用场地 ,并对大量人流迅速集散的交通组织以及与其相适应的各类车辆停放场地进行合理布置和设计。  二、集散广场  应根据高峰时间人流和车辆的多少、公共建筑物主要 出入口位置 ,结合地形,合理布置车辆与人群的进出通道、停车场地、步行活动地带等。  飞机场、港口码头、铁路车站与长途汽车站等站前广场应与市内公共汽车、电车、地下铁道的站点布置统一规划,组织交通,使人流、客货运车流的通路分开,行人活动区与车辆通行区分开,离站、到站的车流分开。 必要时,设人行天桥或人行地道。  大型体育馆 (场 )、展览馆、博物馆、公园及大型影 (剧 )院门前广场应结合周围道路进出口,采取适当措施引导车辆、行人集散。  三、交通广场  应处理好广场与所衔接道路的交通,合理确定交通组织方式和广场平面布置,减少不同流向人车的相互干扰,必要时设人行天桥或人行地道。  四、纪念性广场  应以纪念性建筑物为主体,结合地形布置绿化与供瞻仰、游览活动的铺装场地。  五、商业广场  应以人行活动为主,合理布置商业贸易建筑、人流活动区。 广场的人流进出口应与周围公共交通站协调,合理解决人流与车流的干扰。 三、园桥的规划设计 • 园桥是园路在水面上的延伸(旱桥、天桥除外),既起到 交通连接 的功能,又具备 赏景和造景 的作用。 • 园桥所处的 环境和作用 是园桥设计的依据,如:园桥的造型(如折桥、拱桥、亭桥、廊桥等多以造景为主,平桥则多以联系交通为主) 、体量、材料和色彩等因素。 • 汀步又称步石、飞石,是一种特殊的“园桥”,它具有园桥的功能,一般设置在 窄而浅 、 游人较少 的水面,汀步不宜过小,间距也不应太大(以人的平均步距60— 70cm为准)。 • 园林中运用这种古老渡水设施,质朴自然,别有情趣。 有的将步石美化成荷叶形,称为“ 莲步 ”。 BACK 第三节 园林建筑与小品 • 园林建筑既有 使用功能 ,又是园林景观的 重要组成 内容,往往具有 画龙点睛的作用。 所以,园林建筑的 布局与选址 是园林整体构图的重点。 一、园林建筑按使用功能的分类 (一)游览休息类: 亭 : 《 园冶 》 中说: “ 亭者,停也,所以停憩游行也。 ” 廊 : 屋檐下的过道、房屋内的通道或独立有顶的通道。 游人在廊内可走、可停、可望,并能遮阴避雨。 可独立存在,可连结其它单体建筑,具有围合与虚分空间、 增加景观层次 的作用。 廊按 平面形状分 :有直廊、曲廊、回廊; 按 廊顶形式分 : 有卷棚两坡顶、硬脊两坡 顶、平顶 按 结构形式分 : 有两面柱的空廊、一面柱 的柱廊、一面墙或漏花墙 的半廊、中间设窗框墙的 复廊、墙与柱交替变化的 里外廊、两侧装窗扇的暖 廊、阁道式的双层廊; 按 位置分 : 沿墙走廊、爬山廊、水走廊、桥廊。 双 面 空 廊 单面空廊 复廊 双层廊 指上下两层的廊,又称“楼廊”。 榭 : 目前园林中的榭多居水边,沿岸挑出水面 一部分,或有平台挑出,设美人靠、桌椅,茶,以观水景,所以向水的一面应是开敞空间,靠陆地的一侧可以是闭锁空间,也可以是用花地或草地构成的开敞空间。 舫: 舫,像船却不能动,所以 称不系舟、旱船。 沿水观景的目的与水榭相同,但在视野的扩展上和室内外空间的变化上更胜一筹。 北京颐和园清晏 舫 颐和园石船舫 厅堂: 是园林中的主体建筑,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多设在平面构图中心的 正阳面。 所谓 “ 堂者,当也,谓当正向阳之屋,以取堂堂高显之义 ”。 可正面或前后设门窗,也可四面设门窗、四周设廊。 现代园林中厅堂多做 展览室、纪念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