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96万吨半焦煤工程可研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油加工区。 半焦厂生产的剩余煤气,经过进一步净化后可供城镇居民生活用气、工业用气、发电等。 本工程剩余煤气供给电厂作为燃料使用。 既可综合利用能源,又有利于环境保护,循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 目前,我国已加大了对晋、陕、蒙接壤区半焦生产的整顿力度,建设 96 万吨 /年半焦工程、剩余煤气供给电厂作为燃料,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当地煤炭资源的合理加工转化和综合利 用,是顺应行业发展趋势之举,极具市场竞争力,必将对当地的半焦生产健 28 康持续发展起到极好的示范作用。 第三章 建厂条件和厂址选择 自然条件 厂址自然区域位置 本工程所在地位于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东部的汇能煤电煤化工业园区缸房院村东,属纳林陶亥镇管辖,距鄂尔多斯市约60km。 南面与陕西接壤,神木县至鄂尔多斯市铜川镇的公路在工业园西面,交通非常便利。 鄂尔多斯市规划煤炭深加工项目必须放在工业园,汇能煤电煤化工业园区已经完成了道路、电力建设等工作,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 鄂尔多斯位于内蒙古自治 区西南部,南 29 临古长城与晋、陕、宁三省区毗邻,西、北、东三面黄河环绕,与呼和浩特市和包头市构成内蒙古最具活力的“金三角”。 鄂尔多斯虽然地形起伏不平,地貌复杂多样,但是交通十分便捷,周边和境内有京包(北京 — 包头)、包兰(包头 — 兰州)、包西(包头 —西安)三条铁路干线, 10 210 两条高速公路贯穿全市,鄂尔多斯机场与周边的五大民航机场形成了便捷的区域航空网络。 自然地形及地面水系 厂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缘,鄂尔多斯盆地是中生代形成的内陆幼陷盆地,区域地层由北或东北向于南或南西,属缓倾斜,倾角 3176。 ~ 6176。 ,厂址位置地质构造简单,稳定性好,无滑坡、断层及泥石流现象。 本地区位于鄂尔多斯台向斜东北缘,鄂 30 尔多斯台向斜被认为是中国现存最完整、最稳定的构造单元。 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 g),井田对照地震烈度小于 6度,属弱震区的预测范围。 据调查,历史上无破坏性地震记载,也未有较大的泥石流、滑坡及塌陷等不良地质灾害现象发生。 伊金霍洛旗水资源丰富,水系特征分内外流两种,大都属季节性河流。 外水系主要有乌兰木伦河窟野河两大水系,共有干河 13条,均属黄河水系,窟野河为过境河流,一级支流共有 10条。 本工程用水量相对较小,可自行打井取水,也可以取用地表水,当地水质完全满足生产生活要求。 厂区西面有一常年小溪,地表水水位相对厂区比较低,没有洪水威胁。 31 气象条件及地震 本地区气候特征属于干旱~半干旱的温带高原大陆性气候,太阳辐射强烈,日照较丰富,干燥少雨,风大沙多,无霜期短。 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炎热而短暂,春季回暖升温快,秋季气温下降显著。 据鄂尔多斯市气象局历年资料:当地最高气温为 176。 C,最低气温为- 176。 C;年降水量为 ~ ,平均为,且多集中于 9 三个月内;年蒸发量为 ~ 2833mm,平均为 mm,年蒸发量为年降水量的 5~ 10倍。 区内风多雨少,最大风速为 14m/s,一般风速~ ,且以西北风为主。 冻结期一般从 10月份开始至次年 5月份,最大冻土深度为 ,最大沙尘暴日为 40d/a。 32 本地区位于鄂尔多斯台向斜东北缘,鄂尔多斯台向斜被认为是中国现存最完整、最稳定的构造单元。 根据现行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2020年版)、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20)及《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 GB5019193),本项目工程建、构筑物抗震设计时所的抗震设防烈度为 6度。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 ,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三组。 据调查,历史上无破坏性地震记载,也未有较大的泥石流、滑坡及塌陷等不良地质灾害现象发生。 公用设施现状及发展趋势 ( 1)水源:本工程的生产及生活用水由汇能集团供应,引一根供水管,经管道输送至厂贮水池。 ( 2)电源:在场地北面约 500m有新庙变电 33 站可以作为本工程的临时用电。 ( 3)供热:本地区要求采暖, 暖蒸汽, 110℃ /70℃的采暖热水,均由场地内的余热电厂 提供。 鄂尔多斯市规划煤炭深加工项目必须放在工业园,汇能煤电煤化工业园区已经完成了道路、电力建设等工作,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 鄂尔多斯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南临古长城与晋、陕、宁三省区毗邻,西、北、东三面黄河环绕,与呼和浩特市和包头市构成内蒙古最具活力的“金三角”。 鄂尔多斯虽然地形起伏不平,地貌复杂多样,但是交通十分便捷,周边和境内有京包(北京 — 包头)、包兰(包头 — 兰州)、包西(包头 —西安)三条铁路干线, 10 210两条高速公 34 路贯穿全市,鄂尔多斯机场与周边的五大民航机场形成了便捷的区域航空网络。 社会经济环境 社会经济状况 鄂尔多斯市有储量丰富的煤、石油、天然碱、食盐、芒硝、石膏、石灰石、高岭土等矿藏,另外畜牧业也很发达。 全区已探明的煤炭储量 149600Mt,约占全国已探明储量的六分之一,境内探明的天然气储量占全国的 %,初步探明煤层气储量约 m3。 优越的资源条件,无可置疑的成为鄂尔多斯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基础。 当地居民以从事农业、养殖业为主,部分劳动力从事煤矿开采、运输等产业。 农牧业资源十分丰富,丰富的农畜产品资源为我盟农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涌现出一大批农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 具有丰富的无机化工原料资源,伊化集团控制着全国 95%的天然碱,是全国科技先导型企业。 建材资源储量大、品位高、极具开发利用价值。 2020年鄂尔多斯经济总量跃过 1000亿元大关,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GDP)达 35 ,按可比价计算,增长 %。 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 ,增长%;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 ,增长 %;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 ,增长 %。 第一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 %,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 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上年:: : :。 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年人均生产总值 75161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 %。 环境状况 本工程地处半沙漠地区,气候特征属于干旱~半干旱的温带高原大陆性气候,太阳辐射强烈,日照较丰富,干燥少雨,风大沙多,无霜期短。 冬季漫长寒冷,夏季炎热而短暂,春季回暖升温快,秋季气温下降显著,风沙严重,当地环境需要植被绿化。 工程建成后,厂区内按要求种树种草,实行噪音粉尘封闭治理,无 生产污水排放,生活污水排入园区污水处理系统。 工程建设对周围环境无不良影响,可以起到带动改善周围环境的作用。 协作条件 36 项目座落在工业园区内,建设所需土地在规划范围内,得到当地政府大力支持。 厂址选择 厂址选在鄂尔多斯市东部的汇能煤电煤化工业园区缸房院村东,属纳林陶亥镇管辖。 37 第四章 工艺流程及主要设备 本项目的主要生产车间由 备煤、炭化、筛运、煤气净化车间组成。 生产的半焦、煤焦油外销。 所产煤气除用于直立炉加热外,剩余部分经净化后可外供煤气发电车间作燃料。 在工艺流程 上,充分考虑了当地及周边地区煤炭资源及地下水资源的具体情况,选择技术先进,工艺成熟、操作可靠、能耗低、污染少、装备水平先进的工艺程。 为配合半焦炉生产新设计备煤车间,采用工艺过程简单、设备较少、布置紧凑、操作方便的工艺流程。 备煤车间由贮煤场、受 38 煤坑、筛分室、煤塔、带式输送机及通廊、转运站等设施组成。 年产半焦 96万吨,日需15~ 120mm块煤约 4800t。 .2工艺流程及主要设施 ( 1)贮煤场 贮煤场用于贮存合格的原料煤,贮煤场面积约为 18000m2,贮煤 量约 48000, 能保证半焦 炉正常生产 10 天的用煤量。 煤 场铺设120mm厚混凝土地坪,并采用挡风抑尘墙。 ( 2)受煤坑 贮煤场的原料煤用铲车运至受煤坑,并卸到受煤槽内,再经煤- 1 带式输送机运至破碎筛分室顶层。 受煤槽共四个,在受煤槽底部设有手动平板闸门和电磁振动给煤机,以便控制受煤量。 ( 3)筛分室 39 直立炉所需原料煤粒度为 15~ 120mm,为保证生产工艺要求,须对进厂的原料煤进行破碎和筛分。 从煤- 1 带式输送机卸下的原料煤通过溜槽直接进入设在筛分室顶层的篦条筛上,筛上 120mm的原料煤通过溜槽进入颚式破碎机进行破碎。 经颚式破 碎机破碎的原料煤和篦条筛的筛下料分别经过溜槽进入单层高效振动筛进行筛分。 高效振动筛筛上 15mm 的原料煤经溜槽落至煤- 2 带式输送机上。 高效振动筛筛下 15mm 原料煤直接落入振动筛下部的料仓里,可由移动带式输送机运往煤场堆放。 ( 4)煤塔 经筛分后的合格原料煤经煤- 3 带式输送机送至煤塔顶部,并经溜槽落入煤塔内。 40 煤塔设于炉组中部,分成三个储煤仓,约贮煤 360t,可满足半焦炉 3个小时的生产用煤。 在储煤仓下部漏咀处设有电液动平板闸门,打开平板闸门,储煤仓中的原料煤经溜槽进入半焦炉顶部带有卸料车的煤- 3 带式输送机上。 移动卸料车,使其下料漏斗对准某一炉顶料仓,开动煤- 4 带式输送机,则胶带上的原料煤就落入炉顶料仓中,待炉顶料仓装满原料煤后,再移动卸料车到下一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