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师范大学5号宿舍楼设计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正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载而对其重力荷载的增大系数; g 表示单位长度构件重力荷载; n 为构件数量; 2)梁长度取净长;梁高度取梁高减去板厚;柱长度取层高。 外墙体为 240mm 厚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外墙面做保温层再刷涂料( ),内墙面为 20mm 厚抹灰, 则外墙单位长度重力荷载为: ])()()([ =内纵墙为 240mm 厚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两侧均为 20mm 厚抹灰, 则内纵墙单位长度重力荷载为: ])()([ =内横墙为 240mm 厚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两侧均为 20mm 厚抹灰, 则内横墙单位长度重力荷载为:  =女儿墙体为 240mm 厚的普通转,外墙面刷涂料( ),内面为水泥粉刷( 2kN/ ),则女儿墙单位面积重力荷载为: 2kN /  自重为  = 22 二、 重力荷载代表值 集中于各楼层标高处的重力荷载代表值 iG 计算结果见图 ,计算过程如下: ])()[(2/)( 6 0 . 8  活墙柱梁楼面 GGGGGG ])()[(~2 活墙柱梁楼面 GGGGGG KNGGGGGGG])()[(2/ 4 4 . 6  活墙柱梁楼面女儿墙 图 各质点的重力荷载代表值 23 三、 框架侧移刚度计算 框架侧移刚度横梁线刚度 bi 计算过程见表 ,柱线刚度 ci 计算结果见表。 表 横梁线刚度 bi 计算表 类别 层次 cE(N/m) )(mmhb )( 40 mmI l (mm) lIEc /0 ( mmN ) )mN(/ 0K lIEc )mN(/2 0KlIEc 边梁 1~5 104 300700 109 7200 1010 中梁 1~5 104 300400 109 2700 1010 表 柱线刚度 ci 计算表 层次 0h (mm) )N/mm( 2cE hb (mm2) 0I (mm4) lIEc /0 ( mKN ) 1 5200 104 600600 109 2~5 3600 104 600600 109 横向 D 值的计算 一 .底层: cb iiK  / KKc   212hiD cc  二 .标准层: cb iiK  / , KKc  2 ,212hiD cc  故横向框架的侧移刚度见表 表 横向框架各层侧向 D 值 构件名称 K c iD iD 顶层 A、 D 轴柱 19119 344147 B、 C 轴柱 27602 496839 标准层 A、 D 轴柱 19119 344147 B、 C 轴柱 27602 496839 首层 A、 D 轴柱 13150 236693 B、 C 轴柱 15562 280111 24 四、 横向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和侧移计算 (一) 横向自振周期计算 用假想顶点位移 T 计算结构基本自振周期,计算过程见表 表 假想顶点位移 T 计算结果 层次 Gi(kN) ∑Gi(kN) ∑D(kN/m) ()ium ()ium 5 840986 4 840986 3 840986 2 840986 1 516804 结构基本自振周期考虑非结构墙影响折减系数 T =,则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为: TTT   = = (二) 水平地震作用及楼层地震剪力计算 由于该工程所在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 ,场地为 Ⅱ 类,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由表查得, 结 构高度不超过 40m ,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变形以剪切型为主,故可用底部剪力法计算水平地震作用,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按下式计算,即 1ER eqFG。   ieq GG ) ()( a   TT g 4 3 8 1 2 00 6 3  eqEk GF  因 gT s T s,所以不考虑顶部附加水平地震力作用, 25 各 质点水平地震作用按式Eknj jjiii FHGHGF 1计算,具体计算过程见表。 各质点水平地震作用及楼层地震剪力沿房屋高度的分布见图 7。 表 各质点横向水平地震作用及楼层地震剪力计算 层次 m/iH kN/iG )kN/m/(iiHG ni iiii HGHG1 kN/iF kN/iV 5 4 3 2 1 (a)水平地震作用分布 (b)层间剪力分布 图 横向水平地震作用及楼层地震剪力 (三) 水平地震作用下的位移验算 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结构析层间位移 iu 和顶点位移 iu 分别按式1/ni i ijku V D ,  1nkkuu计算,计算过程见表 17,表中还计算各层的层间弹性位移角 /e i iuh  表 横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位移验算 26 层次 N/iV )mm/N/( iD mm/iu mm/iu mm/ih iie hu/ 5 840986 3600 1/3761 4 840986 3600 1/2135 3 840986 3600 1/1599 2 840986 3600 1/1357 1 516804 5200 1/1105 由表 可见,最大层间弹性位移角发生在第 1 层其值为 1/1105<1/550,满足式 ][ hu ee  的要求,其中   550/1/  hu 由《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表 查得。 (四) 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 以图 中 ③ 轴线横向框架内力计算为例,说明计算方法,其余框架内力 计 算 从 略。 框 架 柱 端 剪 力 及 弯 矩 分 别 按 式1ijij ijnijjDVVD , hyVM yhVM ijuij ijdij)1(  }计算,各柱反弯点高度比 y 按式 12ny y y y y   确定,其中 1y 由表查得,本例中底层柱需考虑修正值 2y ,第 2 层柱需考虑修正值 1y和 3y 其余均无修正,具体计算结果见表 ,梁端弯矩、剪力分别按式( )~( )计算,其中梁线刚度取自表 2,具体计算结果见表 、。 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的弯矩图,梁端剪力图及柱轴力 图如图 68 所示 表 各层柱反弯点位置、剪力、柱梁端弯矩计算表 层 号 柱号 KNVi/ D D KNVim/ myh/ mhy/ )1( )(mKNM柱上 )(mKNM柱下 )(mKNM梁左 )(mKNM梁右 5 边柱 19119 840986 中柱 27602 4 边柱 19119 840986 中柱 27602 3 边柱 19119 840986 27 中柱 27602 2 边柱 19119 840986 中柱 27602 1 边柱 13150 516804 中柱 15562 注:表中 M量 纲为 mkN , V 量纲为 kN,( 1)柱轴力中的负号表示拉力,当为左地震作用时,左侧两根柱为拉力,对应的右侧两柱为压力( 2)表中M单位为 mkN , V 单位为 kN, l 单位为 m。 表 各层地震作用剪力、轴力计算表 层 号 柱号 柱剪力 梁剪力 跨中弯矩 边柱轴力 5 边柱 中柱 4 边柱 中柱 3 边柱 中柱 2 边柱 中柱 1 边柱 中柱 28 图 地震荷载作用下弯矩图 (kNm) 29 图 地震荷载作用下剪力图( kN) 30 图 地震载作用下柱轴力图( kN) 31 第六章 风荷载计算 一、 框架梁柱线刚度计算 表 框架柱线刚度计算表 框架梁柱线刚度计算 柱柱令对于中框架梁 iiiilEIibhIbhI  39。 ‘33 )1212(121 )(mb )(mh )( 4mI )/( 2mKNE )(ml )( mKNi  39。 i 边跨梁 30000000 中跨梁 30000000 ( 2~5)层柱 30000000 底层柱 30000000 二、 框架柱抗侧移刚度计算 具体详见下面的各柱 D 值及剪力分配系数  表: 表 各柱 D 值及剪力分配系数  表 层号及层高 柱位置 )(iiiiii一般层柱梁梁梁梁24321  )(21 底层柱梁梁 i iii  )(iiiicc底层一般层2)(2 )/(122mKNHiD ic 柱 m)(KNDDD/22中边  DD 2~5 层 ( ) 边柱 19119 93443 中柱 27602 93443 1 层 () 边柱 13150 57423 中柱 15562 57423 三、 集中风荷载标准值的计算 作用在屋面梁和楼面梁节点处的集中风荷载标准值见表 : 32 w=βZ μS μZ ω0 Bhh ji2 本地区基本风压为: w0= μZ—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地面粗糙度为 B 类 μS— 风荷载体型系数。 根据建筑物的体型查的 μS= βZ — 以为房屋总高度小于 30 米所以 βZ= ih— 下层柱高 jh — 上层柱高,对顶层为女儿墙的 2 倍 B— 迎风面的宽度 B= 表 集中风荷载标准值 离地高度 (Z/m) μZ βZ μS w0 (kN/m2 ) ih (m) jh (m) ωk (kN) 1 1 1 1 1 1 1 1 图 风荷载作用下荷载分布图 (kN) 33 四、 风荷载作用下框架内力计算 表 各层柱反弯点位置、剪力、柱梁端弯矩计算表 层 号 柱号 KNVi/  KNVim/ D mui/ hui/ myh/ mhy/ )1( )(mKNM柱上 )(mKNM柱下 )(mKNM梁左 )(mKNM梁右 5 边柱 93443 中柱 4 边柱 93443 中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