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酱系列产品加工产业化示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末、温宿、沙雅、巴楚、疏附、民丰和 洛普等县及生产建设兵团也开始大力发展红枣栽培,目前南疆地区枣栽培面积已达 93 000多 h㎡,其中,结果树面积达 4000h㎡,年产鲜枣 50000t左右。 预计 2020年后,南疆地区的红枣栽培面积将达到 30万 h㎡,建成世界最大的红枣规模化生产基地。 ( 2)已积累了丰富珍贵的品种资源,取得了一批国内外颇具影响的成果,有能力支撑枣酱加工项目的组建和发展 中国枣品种现有 704个,其中干制品种 224个,鲜食品种 261个,兼用品种 159个,加工品种 56个,观赏品种 4个。 目前世界上 98%以上的红枣品种资源仍集中在我国。 新疆拥 有丰富的红枣品种资源,收集、整理、保存红枣品种资源材料 300余份,通过与国内外交流,引进各种类型资源材料 20余份;近年转育和自育的品种 31个,其中干制品种 7个,鲜食品种 6 个,兼用品种 8个,加工品种 4 个,观赏品种 6个。 新疆阿克苏地区现有 70多个红枣品种,主要是灰枣和骏枣等。 从 2020年起,新疆阿克苏地区拟在 2020年申报获批的采穗圃基础上,利用三年时间建设占地 500亩红枣品种资源圃。 品种资源圃的名字暂定为“中国枣园之窗”。 这是我国红枣产业待开发的巨大财富,为枣酱加工项目的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新疆红枣研发技术领域已取得了一些国内外颇具影响的成果。 阿克苏天海绿洲枣业公司的“天枣素”软胶囊成功面世,填补世界空白、在第二届中国(国际)红枣高层论坛暨枣产品博览会上获得金奖;在“ 2020 北京奥运推荐果品评选”中,天枣荣获了唯一的枣类产品一等奖、中国国际林业产业博览会金奖,并获得“中华名果”称号;特级“天枣”和特级“枣核仁”成为国务院特供产品;打造的“矮密早丰”栽培模式及配套技术,使红枣亩产量达到,获基尼斯世界记录证书。 该项栽培技术成果于 2020年 9月通过自治区科技成果鉴定。 2020年 10月枣园 生物防治技术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我国红枣优良品种繁育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方面已具备良好的条件。 ( 3)依托国内红枣生产的强势企业,承担过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有着良好的前期工作基础和科研积累,为组建枣酱加工项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新疆的红枣种植、生产历史悠久,驰名中外。 新疆天海绿洲企业集团公司的前身新疆天海绿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具有多年从事红枣生产、科研、开发的历史。 是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和重点扶贫企业、专利试点企业、国家红枣深加工企业,是阿克苏地区重点扶优扶强企业。 在全国红枣行业中具有重大影响和知名 度。 曾先后承担了两项国家火炬项目、一项科技创新基金项目和三项转化基金项目以及 863大豆制种项目,并获得财政部、科技部、农业部、国家林业总局、国家发改委、国家农业发展综合办等部委的大力支持,而且已拥有 11项国家专利技术及先进的红枣品种和栽培技术, 2020年承担了国家和新疆自治区 20万亩荒漠化造林项目。 20 2020 年新疆天海绿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承担各种项目共十六项,具有明显的技术领先优势。 北京大学应用药物研究所、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新疆中药民族药研究所、北京农学院在公司都建立了工作站,具有极强的科研 后盾。 2020 年 5 月同奥地利格林内兹大学签定了联合开发人类抗衰老红枣资源的意向书。 天海公司是目前疆内唯一拥有专利技术的红枣精加工高科技企业,实现了红枣加工产业由粗加工到精加工的产业革命,是红枣加工行业的高科技领军龙头企业。 公司现有 2万亩红枣苗木基地;在国内第一个利用现代科技建成天枣素生产线;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天枣素提取技术;生产保健食品的净化车间已通过国家 GMP认证,企业已通过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建成世界第一个中华红枣科技文化馆,浓缩了中国 5000 年的枣文化和药食两用的精华。 有占地 5000平方米的大型育种温室,科研枣酱加工项目楼 2020平方米。 配套科研仪器设备 150台(件、套),价值约 1000万元。 其科研成果、人才、研究手段、经济实力等为“枣酱加工项目”的组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完全能够承担组建枣酱加工项目的任务。 ( 4)与国内外一些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业有着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 ,为组建枣酱加工项目提供了有利的开放环境 新疆在红枣生产、加工上已走向世界。 中国红枣及其深细加工产品同时外销到 20 多个国家和地区,占到国际红枣产品贸易额的 98%以上,年出口量稳定在 1万吨以上,约占全国红枣总产的 %。 自 2020年天海绿洲就与兵团农十四师的 224团,农一师的塔水处、十团,农三师的四十八团及阿克苏、喀什地区的多家企业合作 并与新疆农科院、林科院等5家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的实质性合作关系。 新疆在红枣生产、销售、科研等领域的对外合作方面已积累了丰富经验,为在新疆建立枣酱加工项目,大幅度提高我国枣业在国际上的竞争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新疆天海绿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北京大学医学院应用药研究所、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 研究所、新疆民族药研究所密切合作,结成广泛领域的产学研联合体。 同时进一步加强与国内药学权威机构及 欧洲国家各大科研结构的密切联系,将红枣深度开发的研究领域向药物方向转化,力争早日攻克“抗衰老”这一世界难题。 红枣次果深加工开发利用工作 2020 年 5月 28日已经正式启动,公 司还将利用自己的技术和生产优势,逐步开发利用次果生产枣粉、枣陈醋、枣泥、红枣食用色素及药品等产品,目前,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计划近期投入生产性试验。 同时,公司加强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和北大药学院应用药物研究所合作,充分研究和利用红枣的药用价值开发更多的适合不同消费群体的保健品。 同时亦与别的科研单位的合作,如引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系 的“九宝粥”生产技术和工艺,与我公司的“天枣”生产技术和工艺相结合开发的“天枣”九宝粥产品;陕西师范大学的红枣咖啡生产技术和工艺与我公司的“从大枣中提取红枣素”的专利技术相结合开发的“天枣”牌枣咖啡。 2. 5项目建成后对行业技术进步的作用及预期经济、社会效益 开发枣 饮料 加工项目首先是面对市场急需和国际红枣行业的竞争,进行现有科技成果的组装、集成、配套和对国外枣业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 同时,根据红枣产业化中的技术难点、疑点和热点,研发一批品质优良、高产、增收的红枣品种及生产、加工技术,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推动农 村经济产业化、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 枣 饮料 加工项目建成后,吸引和聚集国内外专家,研究尖端产品,打造先进模式,强化科技创新,加大专利成果转化力度和辐射功能。 加强红枣产品的深细加工技术等方面的科技研究、推广和技术培训。 通过信息化,加强对红枣市场需求的研究和预测,支持并鼓励枣农调整生产结构,增加既适应当地条件又适应消费者需要的新品种,采用先进的栽培技术和采摘后商品化处理技术调整鲜枣收获和上市时间;推进产业化定单农业,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红枣市场体系,鼓励发展各种代表枣农利益的营销组织、中介组织和合作组织,使广大农户联合起来进入市场,促进我国红枣行业竞争水平的整体提升。 枣 饮料 加工项目的建成,将通过集成产、学、研优势力量,增加科技投入,大大促进适应市场需要的优质新品种繁育,给企业带来明显的效益。 据《中国农业年鉴》统计资料:1979年至 2020年的 27年间,我国红枣总产量由 230万吨,增长了 倍,其中自 1994 年以来,红枣年均增长幅度超过 11%。 红枣种植主要分布在河北、山东、河南、山西、陕西五省 (以种植面积排序 ),新疆近年发展势头迅猛。 国内红枣价格相对稳定,稳中有升是大趋势,从上世纪 80年代至今 ,红枣价格增长超过 10倍,但迄今尚未出现大规模积压,售价稳中有升。 通过运用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及人口数预测,得出2020年前后红枣的需求年均增长 8%。 2020年红枣的需求量为 266万吨、 2020年为 288万吨、2020年为 311万吨、 2020年为 340 万吨。 国外由于没有枣原料,虽然有深入的研究,但难以出现与枣相关的产品开发企业和产品。 因此,在国际市场上,中国红枣产品几无任何竞争的威胁。 枣 饮料 加工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具有现代化一流技术水平、产业规模、试验设备和管理模式的我国枣业技术创新及产业化的核心 基地,并成为红枣良种和红枣加工产品出口、参与国际红枣市场竞争的重要出口基地(尤其是红枣加工产品出口)。 从而带动全国红枣行业从传统种植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 因此,枣 饮料 加工项目建设不仅在红枣育种和良种推广上会产生重要经济效益,而且在栽培技术标准的制定、示范以及优质、安全生产方面、深加工领域为全行业做出榜样和贡献,进一步丰富了枣产品结构和内容,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在红枣深加工领域步入了一个暂时无法竞争、无法跟踪的“蓝海领域”。 真正成为枣业科技成果的“孵化器”,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桥梁”,创新和传统的“ 集合点”,填补红枣产业链上薄弱的环节。 枣酱加工项目建成后,通过人员培训和学术交流,把技术和人才输送到生产、科研第一线,带动全国红枣产业迅速迈入良性互动、有序竞争的高速发展阶段。 使红枣产业由低档次,小规模向高品质、大规模、产业化方向发展,真正成为富民强国的支柱产业。 第三章 市场前景分析 3. 1市场需求现状 ( 1) 国际市场供需现状与发展趋势预测、销售预测 近年来,世界软饮料市场发展迅速,前景广阔,主要原因是发展中国家消费量的增加和软饮料消费方式的改变,促进了软饮料工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又促使饮料制品逐渐 向果汁饮料倾斜。 1996年世界软饮料销售额已超过 1670亿美元,较 1992年 1310亿增长近 28%,平均每年增长 7%。 1997年全世界果汁类产品产量为 ,其中果汁和果汁饮料 亿千升。 据报道,世界发展中国家人均消费果蔬饮料 / a。 就浓缩果汁而言,主要生产国有瑞典、法国、意大利、奥地利等欧洲国家,我国在八十年代中期才有少量产品问世。 柑橘汁世界总产量基本维持在 210 万吨。 世界果汁价格稳定,波动范围不超过 20%。 浓缩苹果汁世界总产量 (71176。 Brix)约为 65万吨,贸易量为 57万吨,仅美国每年需进口 17万吨,日本进口 万吨;浓缩菠萝汁世界贸易量为 18 万 吨 ;而杏浆、 桃浆、 浓缩葡萄汁 、 石榴汁 、草莓汁 则是果汁中珍品,被世界果汁市场视为抢手货。 番茄酱经过 19992020年的三年调整,国际市场价格趋于稳定, 产量 幅度上升 大,主要生产国是中国及 欧盟、北美 等国的企业, 新疆的屯河集团、中基股份两家企业目前已成为仅次于美国亨氏集团的世界排名第二、第三的番茄酱生产巨头,两家企业的番茄酱生产能力已突破 50 万吨,占世界市场的 10%份额,国内市场的 90%份额,目前已 能够左右国际市场价格行情,并且积极进行扩张。 由于发达国家越来越重视开发天然、保健、实用果汁饮料,果汁饮料、功能性饮料的比重日渐上升。 世界果汁饮料消费保持了良好的上升趋势,尤其是亚洲和东欧国家,如日本、韩国等果汁饮料市场增长迅速,成为争夺的热点。 国际上兴起的饮料新潮流是开发野生、特色果汁饮料,也称第三代果汁饮料。 由于野生 果树中含有的某种维生素、氨基酸或微量元素,比传统的第一代果汁饮料 (桔、苹果等 )高几倍,甚至几十倍,有的还有药用价值,大有后来居上之势。 总之,世界软饮料发展前景看好,未来的竞争将是产品品种多 样化的竞争,健康、天然饮料将是主发展方向。 2020年世界软饮料销售额达到 2070亿美元 , 2020年世界软饮料销售额达到 2350亿美元。 ( 2) 国内市场供需现状与发展预测、销售预测 我国饮料工业从 1982 年到 2020年,平均每年以 23%左右的增幅快速增长。 2020年全国饮料产量已达 4000 万吨,人均饮料消费量为 / a,这与世界饮料工业发展国家相比,与小平同志预言的即将实现小康生活目标和 21世纪中叶赶上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的距离。 从消费水平看,我国的饮料消费水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1/5左 右,为美国的 1/33,欧洲的 1/20,日本的 1/13。 我国的果汁与果汁饮料的消费量平均每人还不到 1kg/ a。 我国饮料 市 场发展的潜力还很巨大,有很多的产品有待发展、开发。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 2020 年新疆全区饮料总产量 万吨, 仅 占全国的 %,这与其水果产量巨大形成了极大的反差。 这也使区内企业将立足点放在本土资源的开发利用上,进行特色果品深加工。 进入 21世纪,我国饮料工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 “ 十五 ” 期间,将以年均 10%的速度增长, 2020年将达到 2260万吨; 20202020年将以年均 5%的速度增长 , 2020年将达到 6000万吨。 随着消费者消费观念的转变和农业的发展,饮料工业将向方便化、营养化、多种化、健康化方向发展,果汁和果汁饮料以其特有的品质将得到大力发展。 1998 年,中国饮料工业协会通过中央电视台向消费者推荐品牌中就有汇源果汁、 都乐果汁、如梦果汁、 鹭芳果汁、恒泰芒果汁等果汁系列。 如汇源果汁 98年产量已接近十万吨, 1999年 仍保持良好的市场份额,产量达到 ,产量翻了一番。 1998年新崛起的 “ 鲁冰花 ” 果 汁 也非常引人注目。 而浓缩苹果汁的生产、出口则遇到了较大的困难,原因是一方面便宜、充足的 鲜果充斥着市场,另一方面,现有果汁本身较为单一 (苹果、橙汁 )。 而诸如杏浆、 桃浆、浓缩草莓汁、 浓缩 梨汁、 浓缩桑椹汁、无花果汁及石榴汁 、葡萄汁 则与之不同,这几种水果属水果中珍品,目前市场上极少见到,以此可填补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