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_汽车顶盖拉延模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形过程、分析应力应变的分布及预测破裂、起皱和回弹等缺陷。 因此,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在汽车覆盖件模的冲压工艺分析中多采用 3DSOLID和 CAE,试模成功率高达 90%左右。 而国内的情况则与之相反。 铸件: 用户对铸件的要求越来越高,铸件的轻量化、薄壁化、强韧化已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 当前,国内汽车覆盖件模具铸件的生产多采用 FMC 铸造毛坯,但是实型材料质量比较差,模型加工、检测手段比较落后,铸件的余量多在 8- 16mm,余量大,而且生产出来的铸件组织不够细密,强度差。 而在国外发达国家,虽然也是采用 FMC 铸造毛坯,但是模型多采用高速数控铣加工,铸件余量小,仅有 6mm左右,在铸造中多采用微机控制系统,铸件组织细密。 研修调试、检测: 由于研修技术、设备的落后,在汽车覆盖件模的研修调试中,合 肥 工 业 大 学 毕 业 设 计 7 / 26 国内多采用人工操作,且大量采用国产的、性能较差、精度低的研配设备,存在大量机外修,人工劳动强度大,装模量大,周期长,成本高。 而在国外大量采用具有翻转和数显功能的研配压力机或研配系统机床,研修工作量小,因而精度可达,并且与 CAE 技 术结合,可一次性冲调试完毕,大大缩短了调试周期。 在汽车覆盖件模的检测上,近几年,虽然也有部分模具企业引进国外的三座标测量机设备进行测量,但是还没有真正掌握其关键技术且仅限于对汽车覆盖件模的特殊位置进行自动检测,而更多模具企业采用通用测量手段,精度低,型面则采用立体依据测量。 而国外的三坐标测量技术已经趋于成熟阶段,多数企业大量采用三座标测量机与 CAD/CAM 系统联机的测量技术,对检测数据与 CAD/CAM 数据自动进行分析、计算且能读出制造误差,施行计算机控制、显示和打印,准确可靠。 标准件: 国内汽车模具的标准 化工作多停留在初步阶段,汽车覆盖件模具标准件的生产量少,产品水平低,并且国内许多依赖进口。 汽车车身模具标准尚未建立和完善多种典型的模具结构和工艺,且尚未形成行业标准件计算机销售网,模具标准件的供货周期长,商品品种不全。 与此相比,国外的汽车车身模具标准件供货渠道通畅,商品化程度高、品种齐全且出口到世界各国。 整体协调和企业管理: 与国外相比,国内的企业在整个车型模具的整体协调和企业管理方面还存在不少差距。 国外许多企业都具有对整个车型模具进行协调的能力,可以在同一个平台上将几百套模具交给许多企业同时生产,因而能快 速地、高质量地进行整车交货。 而在国内,绝大部分企业没有这方面的能力。 总之,我国离模具强国的距离还很远,模具又品种繁多,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也不可能齐头并进。 因而,我国应抓住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进行突破,汽车覆盖件模具就是突破口之一。 在汽车覆盖件模具中,加大中高档轿车模具的投入力度,下功夫突破某些关键技术尤其重要。 基于 UG的覆盖件模具设计 UG 软件的功能 UG 现在叫做 NX,它是一个三维设计软件,主要用于汽车和机械行业,在航空领域也有部分企业在使用。 UG是目前广泛使用的基于 Windows 的 三维 CAD/CAE/CAM软件。 它采用了与 Solidworks 相同的先进的底层图形核心技术,该技术是在 Windows合 肥 工 业 大 学 毕 业 设 计 8 / 26 环境下生成的,充分利用和发挥了 Windows 的强大功能和 OLE 技术。 该软件的实体建模模块将基于约束的特征建模和实现几何建模方法无缝结合起来,提供了强有力的“复合建模”工具,使用户可以充分利用传统的实体、面、线框造型优势进行建模。 特征建模模块利用工程特征定义设计信息,提供了多种标准的设计特征如孔、槽、型腔、凸台、柱体、球形、管道体等,并可以挖空实体建立薄壁体,特征可以用参数化定义和编辑尺寸大 小和位置;同时,用户存储在公共目录下的自定义特征也可以被添加到其他设计模型中去,建立的三维实体模型可以利用工程制图功能方便快捷地得到完全相关的二维工程图,且随实体模型的改变同步更新工程图的尺寸、消隐线和相关试图,减少了因为三维模型改变而二维图样所需的时间;此外, UG 还具有强大的装配建模和高级装配功能,允许用户对装配结构中的部件进行过滤分析和对整个产品、指定子系统或零件进行装配分析和质量管理。 UG 在覆盖件模具中的应用及问题 Unigraphics NX 是 汽车覆盖件模具的特点就是结构复杂,组成零件数量众多,一副大型覆盖件模具上百个零件。 如果采用传统建模方法 , 工作量大 , 效率低。 这对于汽车覆盖件的生产来说是个致命伤,结果将会影响新车型在市场上的推出,影响各生产厂商的市场占有率,所以,汽车覆盖件模具的制造一直也是个汽车生产厂商需要抢占的领域。 而 建立覆盖件模具标准件库 , 将模具设计人员从大量重复标准件和典型模具结构的设计中解放出来 , 设计人员就可以把精力集中到新产品的创新设计上 , 或者在原有典型模具实例的基础上进行修改演变 , 从而节省宝贵的时间 , 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 , 提高效率。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1) 通过对这次毕业设计的接触,了解汽车覆盖件模具的相关知识与模具制造流程,拓宽本专业的所学内容。 2) 在课题的实际操作中,查找自身对于专业以及延伸知识的掌握与吸收水平,查找自身在学习与操作上面的薄弱环节。 同时,也是对于自己独立 分析思考解决问题能力的锻炼,对自身创新能力的一种开发与提升。 3) 了解我国汽车覆盖件模具的现状,掌握目前普遍的模具制造的过程。 同时了解接触一些汽车模具方面的前沿技术。 合 肥 工 业 大 学 毕 业 设 计 9 / 26 4) 掌握运用专业软件进行绘图的能力,利用 UG 进行模具的三维造型,并学会将 3D 图纸转化为 CAD 二维图纸。 学会去修改与完善二维图纸。 5) 理论联系实际,掌握并运用较为先进的设计理念和设计发法,接受基础的模具设计实训,在 于 老师的指导下,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独立设计的能力。 6) 本次的毕业设计相当于是做了一个简单的实际项目,使得自己了解了一些项目运作到模 具交付使用的过程,体验了真正工作时候的感觉,对于自己今后开始真正工作是起了一种过渡与预演的作用。 合 肥 工 业 大 学 毕 业 设 计 10 / 26 2 汽车顶盖冲压工艺设计 要求 DL 信息的获取 DL图即 Die Layout 图, 如图 1, 反映了模具的工序内容,是模具设计的重要依据。 在设计 顶盖 拉延 模具之前要读懂 DL 图内容。 如图 : 图 DL 图内容 1坯料尺寸线 2拉延后坯料收缩 3模线 1) 车顶盖材料为,料厚 ,毛坯尺寸为 1280*1750mm。 汽车顶盖形状简单,左右整体对 称。 2)该件形状简单,拉延行程较 浅。 3)要求工件表面平整无皱纹,棱线清晰,刚度好。 4)材料 SPECN,强度低,塑性很高,常用于深冲,适合覆盖件冲压。 拉延模具设计总体要求 整体结构选择 对于该汽车顶盖而言,要想得出产品必须经过多道工序,包括拉延,冲孔,修边,整形等等。 汽车顶盖属于大批量生产,再根据零件的实际分析及加工特点,所以采用流水排线生产。 1 2 3 合 肥 工 业 大 学 毕 业 设 计 11 / 26 对于覆盖件来说,其冲压性关键在于拉延的可能性和可靠性,而拉延工艺性的好坏主要取决于覆盖件的形状,复杂的程度等等。 对于拉延以后的工序,确定工序数和安排工序之间的先后顺序也是比较重要的。 故有方案:拉延→修边冲孔→整形 ,而我主要负责第一工序拉延模的设计。 拉延模分为单动拉延模和双动拉延模,本设计采用单动拉延模。 总体结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