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物流研究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企业在港口物流园区投资建设配送中心,并依托港口物流企业为其提供全方位的物流服务,使港口成为这些跨国制造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基地。 港口通过吸引像宝供、招商局这样的民营或外资物流企业在物流园区经营, 第 8 页 共 20 页 达到学习先进物流管理经验,创造新的货 物来源,增加货物吞吐量的目的。 提高信息技术、接轨国际物流 信息技术实现了数据的快速、准确传递,提高了库存管理、装卸运输、配送发货,定单处理的自动化水平,沟通了港口物流企业和客户间的交流,达到了信息资源共享,最终使定货、包装、保管、运输、流通加工和报关实现了一体化。 许多跨国物流企业均已实现了 “ 一流三网 ” ,即定单信息流,全球供应链资源网络,全球用户资源网络和计算机信息网络。 借助信息技术,有助于港口融入国际物流体系之中,增加贸易机会。 物流信息化表现为物流信息的商品化,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和 代码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物流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物流信息存储的数字化等。 具体技术内容包括条码技术 (Bar Code)、数据库技术 (Data Base)、电子定货系统 (EOS)、电子数据交换 (EDI)、快速反应 (QR)、及时管理 (JIT)、有效客户反映 (ECR)、业务流程重组 (BPR)及企业资源系统 (ERP)等。 加强港航合作、开展多式联运 对港口来说,集装箱吞吐量是衡量国际物流中心的重要指标。 因此,港口开展第三方物流的核心内容就是积极寻求和航运企业组建战略联盟,投入到集装箱多 式联运中去。 同时,这个港航联盟应和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合作,组成一条高效率的物流链。 依靠这条物流链,港口实现了原来凭自身实力不可能达到的效率,并和其它企业共同分享了创造的成果。 第三章 天津港第三方物流的发展 根据天津港的地理位置、腹地经济发展需求以及在我国和区域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天津港是我国沿海主枢纽港和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是京津冀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的重要节点和对外贸易的主要口岸,是华北、西北地区能源物资和原材料运输的主要中转港,是北方地区的集装箱干线港和发展现代物流的重要港口。 天津港 的发展将为北京市和天津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现代化都市圈和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服务,为京津冀地区基本实现工业化、优化生产力布局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服务,为天津市、北京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及对外开放服务,为华北、西北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和能源、原材料及外贸物资运输服务。 随着腹地经济的发展,天津港应具备运输组织、装卸仓储、中转换装、临港工业、现代物流、口岸商贸、保税加工及配送、航运及市场信息、综合服务等功能,并将逐步发展成为设施先进、功能完善、运行高效、文明环保的现代化、多功能的综合性港口。 天津港面临难得的 历史性机遇 第 9 页 共 20 页 天津市在历史上曾是中国北方重要的工商业中心。 近年来,天津市委市政务对天津港的发展高度重视并给与大力支持,同时对天津港的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是要求天津港在天津市的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明确要求天津港要肩负起建设世界一流大港的责任,在拉动整个天津经济发展,巩固天津市在全国发展格局的地位,实现天津市定位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是天津港的各项工作要全面跃上一个新水平,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高水平是财富,低水平是包袱”的口号。 要求全市各单位要按照“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标准组织推动各项工作。 将天津 港建设为中国北方经济中心和现代化的高口城市,其中,现代物流产业将成为天津经济发展的支柱和动力源。 国家更是对天津港的发展有着极高的期望。 在 “ 十一五 ” 规划中,天津滨海新区被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布局。 2020 年 4 月 26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天津滨海新区进行综合配套改革试点。 “ 十一五 ” 时期,天津滨海新区将随长江三角洲的上海浦东新区、珠江三角洲的经济特区之后,成为中国区域经济的第三个发展极。 2020 年 7 月,国务院进一步明确天津的城市定位,将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科教发达、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 温家宝总理到天津滨海新区进行考察,对天津滨海新区发展发表了重要讲话。 温总理代表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将滨海新区的发展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的总体布局这一重大战略决策,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天津港是滨海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天津的比较优势和核心战略资源,在滨海新区的开发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国家这一重大决策为天津港的发展 创造了 难得的历史机遇,我们要抓好和用好这难得的历史机遇,肩负起历史责任,进一步加快天津港的发展,打造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世界一流大港” 天津港 港口优势 区位优势 天津港 地处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活跃的东北亚地区的中心地带和欧亚大陆桥的东起点, 距离日本、韩国的海上运距最短,距中亚、西亚的陆地距离最短,是蒙古、哈萨克斯坦等临近内陆国家的出海口,是连接东北亚与中西亚的纽带。 天津港的国际交往广泛,目前已同世界上的 18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400 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每月集装箱航班 400 余班。 地理交通优势 天津港是北方最大的人工港,处于京津冀、环渤海经济圈的交汇点,以港口为中心的集、疏、运 输网络,四通八达,辐射范 围广,辐射能力强,充分发挥天津港内陆和海外两扇门的作用; 它是京、津、冀经济区中惟一能从事散、杂货,特别是集装箱业务的大港。 虽然有周边港口的竞争,但是其重要性是无可替代的。 第 10 页 共 20 页 从市场竞争的角度看,它是该地区的稀缺资源,因此,天津港完全可以主导完成货物从起点至港口或港口至终点的全部服务过程。 天津港依托优势明显 天津港所依托的天津市城市载体功能强大,现代交通体系比较完善,金融、贸易、保险、信息等综合服务功能完善,为天津港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托。 体制创新优势 通过广泛采用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 ,天津港的港口现代化、信息化程度在全国港口中位居前列。 天津港所在滨海新区 拥有国家级开发区、保税区、海洋高新区、出口加工区等一批功能经济区,已经建立了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的政府管理体制和与世界经济接轨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在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培养了一批掌握国际先进技术和通晓现代管理的外向型人才。 天津港开创中国港口集装箱运输先河,目前已拥有多个码头及多个万吨集装箱专用泊位,并配备多台外伸距六十二点五米、内地目前最先进的大型装卸桥,可接卸第四代、第五代、第六代集装箱船。 同时,各类散货码头 已提高等级、完善功能、改善环境,满足区域经济发展对港口货物大进大出的要求。 对港区资源和功能分区进行了科学合理的划分和整合,形成“南散北集”的发展战略布局,即在南疆,通过年深水化码头,重点发展原油、煤炭、铁矿石等散货。 配套建设南疆物流中心,为原油、煤炭、矿石等散货。 运输提供配套的仓储加工交易区;在北疆重点发展集装箱物流中心,成为北方最大的集装箱物流区;在东疆港区建设大型集装箱码头群,形成了 33 平方公里的新的发展空间。 “以实力求生存,靠科技求发展”。 引进国际先进水平的 COSMOS 码头操作管理系统, GPS 卫星 定位,与海关联网;率先采用国际质量管理认证,简历较完善的各种管理机制,为抢占市场实现新的目标赢得了先机。 建立了国际贸易与航运服务中心及电子口岸,可为客户提供快捷、高效的口岸 “ 一站式 ” 服务。 资源优势 天津港拥有较为完善的仓储、运输设施和大量的土地,具有发展现代物流的资源优势。 天津港的土地资源优势在全国沿海港口中是最为明显的。 总投资 亿元的天津港重点工程 —— 北港池集装箱码头即将正式运行,工程总建筑面积约 亿平方米,码头长度 1600 米,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建设 3 个 5 万吨级和 2 个 3 万吨级集装 箱泊位,年设计吞吐能力为 230 万标准箱。 多个合资物流中心正在筹备或实施中,伴随着天津港集装箱吞吐量不断增加,世界集装箱船、散货船日趋大型化及未来天津港洲际航线数量会有较大增长等趋势,建设能够满足 第 11 页 共 20 页 大型乃至超大型集散船停靠的码头,是天津港未来成为我国北方航运中心的必要条件。 发展潜力巨大 在新机遇面前,在新挑战和要求面前,天津港作为打造北方国际航运中心的国际物流中心的核心载体,立足滨海新区,依托京津冀,服务环渤海,辐射“北方” 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