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润之都住宅楼设计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屋面梁: 恒载 = 板传荷载梁自重 + =活载 = 板传荷载 楼面梁: 恒载 = 板传荷载梁自重 +=活载 = 板传荷载 (3)DE 轴间框架梁 01 2/2ll =(2)= 屋面板传荷载: 恒载: 3/2(12178。 +179。 )2=活载: 3/2(12178。 +179。 )2=楼面板荷载: 恒载: 3/2(12178。 +179。 )2=活载: 3/2(12178。 +179。 )2=梁自重标准值: DE 轴 均布荷载: 屋面梁: 13 恒载 = 板传荷载梁自重 + =活载 = 板传荷载 楼面梁: 恒载 = 板传荷载梁自重 +=活载 = 板传荷载 天沟自重见图 25: 恒载 = m/)()( N )( ( 1) A 柱集中荷载 顶层柱: 恒载 = 女儿墙及天沟自重板传荷载梁自重 =(+)+()++1/42+5/8= 活载 = 板传荷载 5/8+= 标准层: 恒载 = 墙自重板传荷载梁自重 =()+()+++1/42+1.85/8= 活载 = 板传荷载 , 基础顶面恒载 = 底层外纵墙自重基础梁自重 14 =()+()= ⑵ C 柱 集中荷 01 2/2ll = )( 顶层柱: 恒载 = 板传荷载梁自重 =()++1/42+5/8+(124178。 +179。 )1/42+(12178。 +179。 )1/412/692= 活载 =板传荷载 =5/8+(12178。 +179。 )1/42+(12178。 +179。 )5.71/412/692+= 标准层: 恒载 = 墙自重板传荷载梁自重 =()+()+++1/42+1.85/8+(12178。 +179。 )1/42+(12178。 +179。 )1/412/692= 活载 =板传荷载 =5/8+(12178。 +179。 )1/42+(12178。 +179。 )5.71/412/692+= 基础顶面恒载 = 内隔墙自重基础梁自重 =()+()= (3)D 柱 集 中 荷载 01 2/2ll = )( 顶层柱: 恒载 = 板传荷载梁自重 =()++1/42+5/8+(126178。 +179。 )= 活载 =板传荷载 =5/8+(12178。 +179。 )+= 标准层: 恒载 = 墙自重板传荷载梁自重 15 =()+()+++1/42+1.55/8+(12178。 +179。 )= 活载 =板传荷载 =5/8+(12178。 +179。 )+= 基础顶面恒载 = 内隔墙自重基础梁自重 =()+()= (4)E 柱集中荷载 顶层柱: 恒载 = 女儿墙及天沟自重板传荷载梁自重 =(+)+()++1/42+5/8=13 活载 =板传荷载 =5/8+= 标准层: 恒载 = 墙自重板传荷载梁自重 =()+()+++1/42+1.55/8= 活载 =板传荷载 =5/8+= 基础顶面恒载 = 底层外纵墙自重基础梁自重 =()+()= kN 16 风荷载计算 风荷载标准值计算 节点处的集中风荷载,作用于屋面梁和楼面梁 为简化计算,楼面的集中风荷载 被 计算单元内外墙面的分布风荷载 等量转化 ,计算公式如 下 所示: Z Z oW= β μ w ( + ) Bμ hhijs 2 公式 (23) [7] 181。 S― 风荷载体形系数,本工程 H/B=4,取 181。 S = [7]。 181。 Z―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本工程建设为 B 类地面粗糙程度 [7]; ω0― 风 荷载基本风压值;本工程 ω0= kN/m2 hi― 下层柱高; hj― 上层柱高; B― 计算单元迎风面 宽度, B= [7]。 βZ—— 风振系数因为 H30m,且高宽比 则 βZ =[7]。 17 风载下 位移验算 构件名称 2 bcii i 2c i i 212cc iD h (kN/m) A轴柱 i =(2)/21= 15373 C 轴柱 i =(2+2)/21= 36298 D 轴柱 i =(2+2+2)/21= 39288 E 轴柱 i =(2)/21= 21437 ΣD=15373+36298+39288+21437=112396 kN/m 构件名称 2 bcii i 2c i i 212cc iD h (kN/m) A轴柱 33902 C 轴柱 50854 D 轴柱 52549 E 轴柱 38140 ΣD=33902+50854+52549+38140=175445 kN/m 层次 s Z Z 离地高度(m)Z ih(m) jh (m) ω0 (kN/m) Wk (kN) 6 2 5 4 3 2 1 18 风载下 侧移计算 水平荷载作用下 框架的层间侧移 按以下公式计算: ijjj D/V =ΔU 公式 (24) [7] Vj― 第 j 层的总剪力 [7]; ΣDij― 第 j 层所有柱的抗侧移刚度之和 [7]; ΔUj― 第 j 层的层间侧移 [7]。 层数 Wj/kN Vj/kN ∑D/ kN/m ju /m △Vj/h 6 112396 410 1/20200 5 112396 3 410 1/9333 4 112396 410 1/6364 3 112396 6 410 1/4667 2 112396 410 1/3889 1 175445 410 1/4000 u=Σ ju = 侧移验算: 对于框架梁结构楼层层间最大侧移与层高之比的限值为 1/550[8]。 该工程的框架结构层间侧移 max( / )juh : 1/38891/550, 顶点位移 u=Σ ju = 且 u/H=1/58911/650 则框架的侧移刚度足够。 内力计算 为简化计算,以下 单独受荷情况 : [9] 恒载作用 活载作 用 风荷载作用 框架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本结构采用分层法计算其内力,即对 1,2 采用分层法计算 [9]; 框架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本结构采用 D 值法计算其内力,即对 3 采用 D 值法计算 [9]。 19 恒载标准值内力计算 1. 计算分配系数 计算时除底层柱以外,其它各层柱的线刚度先乘以 ,取传递系数为 1/3(梁和底层柱的传递系数为 1/2) [10]。 分配系数公式 : 1ikik nikiSuS 公式 (25) [10] 式中: ikS 为节点k第i根杆件的相对转动刚度 [10]; 1niki S 为节点k各杆件相对转动刚度之和 [10]。 顶层: A 点: u 柱 =(+) = u 梁 =(+)= C 点: u 柱 =(++)= u 左梁 =(++)= u 右梁 =(++)= D 点: u 柱 =(++)= u 左梁 =(++)= u 右梁 =(++)= E 点: u 柱 =(+) = u 梁 =(+)= 标准层: A 点: u 上柱 =u 下柱 =( 2+) = u 梁 =( 2+)= C 点: u 上柱 =u 下柱 =( 2++)= u 左梁 =( 2++)= u 右梁 =( 2++)= D 点: u 上柱 =u 下柱 =( 2++)= u 左梁 =( 2++)= u 右梁 =( 2++)= 20 E 点: u 上柱 =u 下柱 =( 2+) = u 梁 =( 2+)= 底层: A 点: u 上柱 =(++) = u 下柱 =( ++) = u 梁 =(++)= C 点: u 上柱 =(+++)= u 下柱 =(+++)= u 右梁 =(+++)= u 右梁 =( +++)= D 点 : u 上柱 =(+++)= u 下柱 =(+++)= u 左梁 =( +++)= u 右梁 =(+++)= E 点: u 上柱 =(++) = u 下柱 =(++) = u 梁 =(++)= 21 梁固端弯矩 受力简图 : 212ab qlM 212ba qlM AC 跨固端弯矩: 顶层: Mac = 1/12 178。 = Mca= 标准层: Mac = 1/12178。 = Mca = CD 跨固端弯矩: 顶层: Mcd = 1/12178。 = Mcd = 标准层: Mcd = 1/12178。 = Mcd = DE 跨固端弯矩: 顶层: Mde = 1/12178。 = Mde= 标准层: Mde = 1/12178。 = Mde = 力矩分配计算 22 23 将顶层、标准层、底层力矩分配计算结果叠加组合到框架弯矩图(见图 212),可以看到节点不平衡力矩。 24 节点 二次分配 25 26 跨中弯矩计算: AC 跨中 : 顶层: Mac = 1/8178。 = 标准层: Mac = 1/8178。 = CD 跨中: 顶层: Mcd = 1/8178。 = 标准层: Mcd = 1/8178。 = DE 跨中: 顶层: Mde = 1/8178。 = 标准层: Mde = 1/8178。 = 根据力矩分配结果得恒载下弯矩图如下: 27 根据弯矩计算剪力 : ( 1)梁的计算 ( ) /lk olk ijk ijkV V M M l 公式 (26) [11] ( ) /r k o r k i j k i j kV V M M l 式中: olkV , orkV —— 简支梁支座左端和右端剪力标 准值(剪力取绕隔离体顺时针转动为正) [11]; ijkM , ijkM —— 梁端弯矩标准值(以绕杆顺时针转为正,逆时针转 为负) [11]。 顶层: AC 跨: V 左 =() /= V 右 =() /= CD 跨 : V 左 =()/= V 右 =()/= DE 跨: V 左 =()/= 28 V 右 =()/= 五层: AC 跨: V 左 =() /= V 右 =() /= CD 跨: V 左 =()/= V 右 =()/= DE 跨: V 左 =()/。水润之都住宅楼设计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温度传感器输出的电压信号送往比较器,与设置的温度进行比较,控制发热元件的工作,从而控制水温,使其保持在某一范围。 4 设计原理与功能说明 元器件选用原理 (一)温度传感器简介 温度传感器 控制温度设置 比较器 发热元件 放大电路 指示器 被控对象 LM35 是电压输出型集成温度传感器,其特点如下: ( 1) 可直接校正摄氏温度。 ( 2) 线性温度系数: +10mV/℃。 ( 3) 温度范围:
度应严格按设计要求其规范施工。 管道连接:给水管道采用镀锌钢管,丝扣连接;室内排水管和出户管采用排水铸铁管,石棉水泥接口。 防腐:明装镀锌钢管、铸铁管道表面要清理干净,用防腐材料粉刷。 ②电气安装 电气安装交叉施工多、任务重,因此要做好相互协调工作,紧密配合武警淮南消防支队毛集区消防站办公楼施工组织设计 凤台县龙潭建筑工程公司 土建、设备及其它工种。 配电:电力电缆埋地入户。
采用可控制人工场源 , 测量由电偶极源传送到地下的电磁场分量 , 两个电极电源的距离为 1~2 km,测 量是在距离场源5~10 km 以外的范围进行 , 此时场源可以近似为一个平面波。 由于该方法的探测深度较大 (通常可达 2 km) , 并且兼有剖面和测深双重性质 , 因此具有诸多优点 : ○1 使用可控制的人工场源 , 测量参数为电场与磁场之比 —— 卡尼亚电阻率 , 增强了抗干扰能力 ,
作输入口;当作为输入口使用时,被外部信号拉低的引脚由于内部存在上拉电阻会输出一个电流 IIL。 另外,P3 口还具有第二功能如表 21 所示 [7]。 表 21 P3 口第二功能表 引脚 第二功能特性 串行输入口 RXD 串行输出口 TXD 外中断 0 外中断 1 定时 /计数 器 0 定时 /计数器 1 外部存储器写选通 外部存储器读选通 EA/VPP 口:外部访问允许控制信号。 要使 CPU
武 汉理工大学《 仪表与过程控制系统 》课程设计说明书 10 计 算 机控 制 器电 动调 节 阀管 道流 量 检 测传 感 器_P VS PP V 1 图 31 流量单回路控制系统框图 4 被控变量与控制变量选择 被控变量选择原则 根据被控参数的选择与生产工艺密切相关,被控参数的选择通常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选择能直接反映生产过程中产量和质量,又易于测量的参数作为被控参数,称为直接参数法。
IT12 Φ Φ 钻 4个 Φ 的孔 钻孔 Φ IT12 Φ 铣进水孔端面和两个Φ 孔的端面 粗铣Φ 孔的端面 IT12 140 140177。 毛坯 精铣进水孔端面 IT9 143 143177。 粗铣进水孔端面 1 IT12 177。 续表 毛坯 177。 水泵涡壳加工工艺夹具设计 武汉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 10 钻进水孔端面的 4个孔,攻丝并作倒角 攻丝 Φ 8 IT12 Φ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