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收储中心3000万斤粮食储备仓库建设项目原粮平房仓粮库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同。 预应力大孔板的制作 与安装 1)因受场地条件限制,预应力大孔板拟委托预制构件厂代为加工制作,然后用平板汽车将成品运至现场安装、进场时间最好在具备安装条件之时,即应在钢架已经吊装就位 , 山墙、内隔墙施工到一定高度之后,尽量做到随进场随吊装,以减少二次搬运。 若因运输条件所限,也可提前进场就地堆放在檐墙内侧,但必须先将堆放场地平整压实,并准备好垫木,每垛堆放 5 层,垫木必须放在吊环处且上下位置一致。 同时事先用水泥砂浆和砖块堵好板孔端头并检查板四角预埋铁是否齐全。 2)大孔板应从两端开始安装,采用 8 吨汽车吊吊装就位,就位后随即与钢柱焊接牢靠。 上下板缝之间预铺 15 厚 C20 细石砼,(压实后控制缝厚为 12mm)并按设计要求内配 2Φ Φ 4@300 钢筋,同时须在细石砼初凝之前安装上层大孔板。 同时每二块大孔板嵌入3mm 厚乙型钢檩一根,并留出 20mm 胡子筋与钢檩焊接(做法见建施 J- 7),板头竖向缝宽为 50mm,用 C20 细石砼分层填满。 钢结构制作工程 1)材质选用: ①钢材:图中未注明材质的钢材均采用符合《普通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 GB700- 88)的 Q235- B,钢材必须具备出厂证明,含碳量不超过 %,所选用型钢除注明者外均为普通型钢。 ② 焊条:采用手工焊,选用 E43型焊条,焊条应符合《碳钢焊条》( GB5118- 85)规定。 当不同强度的钢材焊接时,可采用与低强度钢材相适应的焊接材料。 ③螺栓:普通螺栓除注明者外均为 C 级普通螺栓,采用现行标准《普通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中规定的 Q235B 钢制成。 高强度螺栓:本设计均采用 级摩擦型高强度螺栓。 3)技术要求: ①结构的放样及零件加工应按施工图上的尺寸和图形绘出 1: 1大样图,并制作样件板,以作为下料、弯制、创铣和制孔等加工的 依据;板件的切割一般采用气割,不采用剪切,对于“工”字钢和大号角钢采用锯切,柱脚设计为铣平端以减少焊缝厚度,柱子腹板上的加劲肋为保证尺寸正确应留有余留进行包边,高强度螺栓孔采用钻成孔。 ②高强度螺栓连接接触面处理方法为喷砂,并根据规范做摩擦面的抗滑移系数试验,要求抗滑移系数不小于。 ③施焊前应采用合理的焊接顺序以减少焊接变形和焊接应力。 ④钢结构的制作及安装允许偏差应符合规范要求。 ⑤ 钢 架安装后;梁上禁止一次 200mm 以上的焊缝焊接,对柱除指定的接头外在柱身禁止 300mm 以上的焊缝焊接,以防止热塑变形。 ⑥焊缝质量的检验等级,除门架梁与柱的翼缘对焊缝按二级检验外,其余均按三级检验。 ⑦除锈油漆 1)所有的钢结构制品,在刷防锈漆前,必须将构件表面的毛刺、铁锈、油污及附着物清除干净,除锈质量要求手工除锈达到 ST2,机械除锈达到 Sa2。 2)钢材经除锈处理后应立即喷涂二道红丹底漆,面漆做法及颜色详见建施图。 3)涂漆时必须注意凡是高强度螺栓连接范围内及柱脚底板底面不允许刷油漆或有油污。 ⑧门式钢架大梁防火处理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87)的规定,钢梁耐火极限应达到 ,要求涂刷 LG 防火涂料 15mm厚,耐火等级为二级。 钢结构制作准备 1)技术准备 所有参与施工的专业技术人员必须熟悉了解施工图内容,领会设计意图,收集掌握国家有关钢结构的图集资料,请设计院进行技术交底和图纸会审,及时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和施工进度计划。 施工方案审定后,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明确施工程序、任务和质量要求。 2)材料准备 施工技术部门与材料供应部门相互密切合作,根据施工进度制定材料进场计划 ,制定材料质量控制、存放和保管制度,材料供应部门应根据技术部门提供的有关资料和技术数据,组织货源,加强供应和使用管理所有进场主辅材料都必须有质量保证书,并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并要按现场平面布置图,将不同规格和品种的材料加以分类堆放。 3)制作方案确定 钢结构由本公司所属新技术工程公司在工厂制作,然后运至现场拼接、吊装。 水平支撑及垂直支撑在现场制作。 工字形柱在工厂制作好,运到现场就近堆放,门架梁在工厂分三截制作好,然后到现场在跨内拼装。 柱、梁在现场堆放时要水平,以防止变形。 4)机 具配置计划(见 附件六 ) 5)劳动力计划 采取专业分工和流水作业,根据流水作业的工艺流程,确定整个制作过程的劳动组合,确定生产组织形式,明确各工序的分工。 钢结构制作分三大工段:下料、成形和焊接,各工段设负责人 1名,共 3 人,钳工、焊工、铆工等共 5 人,车工兼机修工 2 人,油漆工 5 人,吊 车 司机 1 人,辅助工 10 人,合计 26 人。 钢架制作 1)制作工艺流程如下: 2)钢材矫正 本工程钢材矫正主要是角钢和钢板的矫直,角钢的矫正包括弯曲矫正和角钢肢垂直度校正,为加快矫正速度,尽量采用手工矫正法,当手工不能矫正的就采用机械矫正法。 钢板的矫正主要在下料后进行,其标准是每米范围内挠曲矢高 15mm,采用手工锤法与火焰矫正相结合的办法,锤击时注意锤痕深度不大于。 3)放样和制作样板样件 根据施工图上的图形和尺寸按 1: 1 的比例,对钢架及支撑等构件进行放样。 施工图 制作样板样件 验收堆放 原材料 号料下料 制作、边缘加工 零部件矫正 靠模拼装 焊接成型 检验矫正 打磨喷砂 成品出厂 油漆编号 除锈 放样的目的在于发现施工图未能注明的内容,解决实际放样与施工图的差别。 钢架拼装放样时须考虑焊接收缩余量,实际收缩余量根据实际试验后的数据确定,为抵消焊接变形,可在焊前采用反变形预留偏差。 根据放样所得的实际尺寸和已确定的下料方案,制作各零件的样板、 样杆,在现场加工钢构件,为准确起见,用白铁皮做成样板,用小规格角钢做样杆,因为样板、样杆的规格较多,因此必须在它的上面标明图号、零件名称、数量、材料规格、型号、下料后要妥善保管,以供校验。 样板、样杆制作的允许偏差应符合 GB50205- 95 规定。 4)号料、下料 号料时,用锋利的划针、尖锐的样冲做出标 志,样冲直径不得大于 ,样冲点对轴线间的偏差不大于 .号料时应根据工艺规程要求预留加工余量,根据不同施工工艺可参照下列数据预留: A:自动气割切断的加工余量 3mm。 B:手工气割切断的加工余量 4mm。 C:气割后刨边加工的加工余量为 5mm. 根据设计要求,板件的切割应优先采用气割,不宜剪切,对于“工”字钢和大号角钢宜采用锯切。 材料气割前应将表面的污物及腐蚀层去除,切割严格按划线下料的标记进行,切割后清除溶渣和下溅物并检查断面情况。 6)制孔及 边缘加工 按图纸和设计要求选择钻头和施钻方法,钻孔前应将零部件或构件放平、垫稳、固牢、防止钻偏、钻斜,钻孔完毕,及时清除毛边、飞刺,并用量规检查,不合格的孔,须经技术人员同意,方可扩钻或用与母材相同的焊条补焊后重新钻孔,禁用钢块填塞,钻孔的基准面要准确,要以影响安装质量的面为基础。 焊接坡口一般用手工气割加工,然后用角向砂轮机修磨平整,坡口的尺寸、形状应符合设计及规范的要求。 7)靠模拼装和校正 根据图纸或划线提供料单及排版图,认真核对零部件尺寸、规格、检查合格后,进行靠模拼 装。 拼装前,清除接口表面及其两侧 30mm~80mm 范围的铁锈、油污等杂质,对发生弯曲的半成品件亦应预以矫直,定位焊采用 的焊条,其型号应与正式焊接相同,点焊长度一般 5mm,并保证点焊牢固可靠。 拼装时严格控制各部位的偏差,除工艺个别要求外,一律顶紧平齐。 密封过程中,应不损伤母材,并对残留的焊疤进行修整,引弧板需用气割切除,并用砂轮磨光、磨平,严禁用大锤击落。 H 型钢焊接并矫正完后,再组装加工劲板等。 拼装完毕,进行全面检查,合格后方可施焊。 8)焊接 采用手工电弧焊接,焊工必须持证上岗,焊条采 用 43 系列,焊缝质量要求 钢 架梁与柱的翼缘对接焊缝为二级,其余为三级。 为保证焊接质量,宜在焊接场地的四周围起防风屏幕,对 H 型钢的 4 条焊缝,为防止焊接变形,除焊前在焊缝两侧各 80mm~ 100mm 范围内进行氧、乙炔焰预热外(预热温度 150℃左右),宜将翼缘板进行反弯2mm,焊接时,由四人从中间开始向两边同时进行,其中每两人各负责一边,每边又一人负责一侧,为便于清根和减少变形,每边的两个人分别在每侧采取取分段,两侧间用同跳法并以互相交错焊接的方式进行,分段长度按完整的一根焊条所施焊的长度进行划分,焊后,对局部的焊接 变形采取锤击或火焰加热法进行矫正。 整个施焊过程宜接“先短后长”“先横后纵”及“先对焊后角焊”的方法进行。 当多层焊连续焊接时,各层的起弧与收弧点应相互错开,当角焊缝的端部在施焊时,转角处应连续绕角施焊,起落点不在零件的端部,宜缩进不小于 10mm。 施焊时,严禁在焊缝以外的母材上打火引弧,焊接电流和运条方式应正确,防止咬边、夹渣、气孔未焊透等缺陷发生,若发生应及时修补,所有焊条在施焊前,按技术说明书规定的烘焙温度和保温时问进行,随用随取。 9)打磨和喷砂 焊缝的打磨采用手提砂轮进行。 10)高强度螺栓连接其磨擦面需进行喷砂加工,设计要求抗滑移系数不低于 ,本工程拟采用铁砂和 6m3/h 空压机提供压缩空气进行,每个节点喷 20 分钟左右,为确保质量,在节点板四周进行补焊,焊高。 11)检查验收 按施工详图检查各部件的主要尺寸是否正确,并达到规定的制作精度要求后,填写质检单,交检查人员检查复核,完成后由质检人员根据规范标准检查各项目合格率,评定该产品的制作等级,并经质检资质人员和部门签名后生效。 焊缝的检查从焊缝尺寸要求,表面缺陷和 焊缝内部缺陷三个方面进行,按规定进行探伤检查;填写焊接报告,各方签证认可,确保钢架的制作质量。 12)除锈涂漆 钢架制作质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除锈涂漆。 设计要求除锈等级为二级,采用手工和电动钢刷除锈。 构件除锈完毕应于 24 小时内涂好第一层防锈底漆,涂漆施工条件温度 535℃,相对湿度小于 85%,雨天不宜作业,涂漆后四小时内严防雨淋。 油漆型号、颜色、漆膜厚度按设计图要求进行。 涂层完毕认真检查,保证涂层均匀饱满,严禁漏涂、误涂、起泡、脱皮或反绣。 对于难涂或隐蔽部位,应确保涂刷质量,合格后按图纸要 求标上构件编号。 支撑加工 各种支撑辅助构件依据施工规范标准和设计图要求,按常规放样制作即可。 质量保证措施 1)施工前认真审阅图纸资料,做好技术交底,编好各分项施工工艺;制定有针对性的施工技术质量措施,使各参与施工的人员对设计图纸资料、施工要领、施工规范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