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kv变电站监控系统和微机防误闭锁装置综合自动化系统技术协议(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统应能实现电能量管理、计量等功能。 自诊断 系统能在线诊断监控系统中各设备的故障和软件运行情况,在线诊断出设备故障时自动进行冗余切换并告警。 当计算机系统及各单元发生故障或发生错误时,自诊断程序能正确地判断出故障内容,能对外部设备和计算机硬件进行检测,指出故障插件,使之退出在线运行,以便迅速更换。 检测结果打印记录。 硬件要求 系统硬件应选用成熟的,先进可靠的和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的工业产品设备,系统内所有的模件应是固态电路、标准化、模件化和插入式结构,并带有 LED自诊断显示。 系统硬件应具有较好的可维护性,所有系统模件都应能在线插拔。 系统硬件应具有扩充能力,支持系统结构的扩展和功能的升级,系统硬件接口应采用国际标准或工业标准,支持与其它计算机网络及不同计算机厂设备的互联。 卖方应考虑高压配电装置运行时,对计算机监控系统设备的影响,系统应具有良好的电磁兼容特性,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应发生拒动、误动、扰动,影响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正常运行。 硬件设备能承受 GB/- 2020中严酷等级为 20秒的针焰试验,设备外壳应具有 GB4943- 2020规定的 V2及以上阻燃等级。 站控层设备 本 220kV变电所采用全汉化变 电所微机监控系统 ,配置双以太网。 ( 1)主机及工程师站:操作台 1个( 5米一字型) 工业型计算机 PⅣ 3台( 32位) 系统时钟主频 3GHZ 内部存贮器 4GB 硬盘存贮器 400GB 软盘驱动器 光盘驱动器 CD52X 光盘刻录机 1台 鼠标器 3只 激光打印机 2台( 1台 A4, 1台 A3) 针式打印机 3台(其中 2台用于全站保护装置就地打印) 网卡 3套 显示器: 22″液晶彩 色 显示屏 分辨率 1280X1024 3台 工程师站配多媒体 1套 ( 2) 远动主站 含以下装置: 装置型号远动主站(双机配置) 1台 远动网卡 6个(其中 4个网卡用于路由器) MODEM 6块 通道防雷器 6台 ( a)具备双机自动切换功能 ( b)具备远动功能,能以不同规约同时向中调 (内蒙中调 )、地调 (阿盟区调 )远传 数据,传输方式可以为同步、异步,可对变电站实施四遥。 至中调、地调通信规约符合新部颁 CDT规约 ,polling规约, ST1801规约, 101规约, 104规约, 规约,乙方必须保证能按所提供的上述规约实现与中调、地调的数字传输。 本站至中调、区调采用两种远动通道传送信息,第一种: 中调、阿盟区调均采用两路独立的主备全双工远动通道,一主一备,传送速率均为 1200波特;第二种:微机监控系统的远动接口设备具有以太网接口,支持 TCP/IP协议,通过以太网口直接接入电力调度数据网,至内蒙中调。 所有发送至中调、 地调的远动信息均取自监控系统采集的数字信号,而不对现场信号重复采集。 远动主通道、备用通道均应设置防雷措施。 ( c)具备与路由器接口。 ( d)具备双机双通道切换功能。 ( 3)通讯处理:网络设备及接口屏:对应站控层双以太网要求配置双套独立的通讯接口设备来实现间隔层设备的接入,所需网络及通讯接口设备按主接线远景规模配置,要求厂家一次配齐,本次含全站远景费用,以后扩建不再增加费用,由卖方根据实际需要自行组屏。 网络间通讯电缆、光缆等由卖方提供。 交换机须经过电力行业检验检测机构检测并出具有效期内的检验报告。 通讯管理机 用于完成以 RS 232 或 RS 485 接口方式、 IEC608705103 规约与保护及其它外围微机设备接口。 对应双套保护采用双套通讯管理机接入监控系统。 间隔层 微机测控屏及转接屏: ( 1) 主变测控屏 2面 :每面内装测控单元 2台(主变高、低压侧及非电量测控单元各 1台 , 主变高中侧测控单元端子排在测控屏的同一侧 , 低压侧和非电量测控单元端子排在测控屏的另一侧,非电量内容包括 :主变本体瓦斯 ,调压瓦斯 ,温度 ,有载调压开关位置等 ,主变 220kV中性点)。 要求监控厂在屏上装设有载调压开关档位变送显示器,能输入有载调压开关的 19档位,经过 BCD码转换后直接输出至测控单元,同时具有主变有载调压开关分接头位置的显示、手动 /自动调节及升、降、急停操作功能。 监控系统测量主变油温时可以直接接入 Pt100(三线制)时,在主变测控屏可以不设置主变油温显示器;如监控系统测量主变油温时只能 4~20mA模拟量,则要求在主变测控屏设置 2台主变油温显示器,用于当地显示主变两侧油温,同时可输出 4~20mA模拟量接入监控系统。 监控系统测量主变绕组温度要求接入 4~20mA模拟量。 ( 2) 公用测控屏 1: 1面 ( a)内装测控单元 2台,用于遥控 220Kv各段 PT刀闸,测量 220kV各段电压量UA、 UB、 UC、 Un、 Ul及开入 PT并列和 PT刀闸信号 ,直流系统, UPS系统,火灾报警等公用信号 ( 3) 公用测控屏 2: 1面 ( a)内装测控单元 2台,用于遥控 10kV PT开关,遥控 2台站用电 380V开关,遥控 380V分段开关, 10kV和 380V各段 PT电压量 UA、 UB、 UC、 Un、 Ul及开入 PT并列、刀闸位置信号 , 接地选线装置信号 , PT消谐装置信号, 10kV测控保护装置直流消失信号等。 ( b)小电流 接地选线装置 2台(每套装置监测 2段电压 40个回路,具备跳闸功能) ( c) 10kV PT并列装置 1台满足多路电压并列功能。 ( 4) 220kV线路测控屏: 1面 ,内装测控单元 2台,预留 1台的位置,每单元开关量输入点数不低于 64个。 ( 5) 220kV分段辅助柜: 1面 ( a)内装 220kV分段操作箱 1台;充电保护装置 1台; 220kV分段断路器测控单元 1台,开关量输入点数不低于 64个, 220kV PT并列装置 1台,预留打印机接口。 220KV分段操作箱保护跳闸回路具备启动失灵和不启动失灵回路分开。 ( b) 220KV充电 保护装置设置: 相电流速断保护:跳 220KV分段 相电流过流保护:跳 220KV分段 零序电流速断保护:跳 220KV分段 零序过电流保护:跳 220KV分段 充电保护应按段设置独立的保护投退压板和保护出口压板,设置独立的充电保护出口回路。 ( c) 220KV分段充电保护通过标准接口( RS485)或以太网卡(通讯规约采用 IEC8705103规约)与监控系统连接。 并通过 RS485接口(规约采用IEC8705103规约)与故障信息远传系统接口。 ( 6)电压转接屏: 1面 转接端子应做 成 电压回路用的 6mm178。 端子,屏两侧各安装 300个。 ( 7) 安装于 10kV开关柜内的装置: ( a) 10kV测控保护装置 39台,包括 10kV站用变 1台, 10kV变压器 26台(变压器及还原炉变压器用) , 10kV线路 8台(馈线及 220KV变电站所接 10KV变电所进线) , 10kV电容器 2台, 10kV分段 2台均安装于对应的 10kV开关柜内; 10kV微机型PT消谐装置 2台(具备打印功能)安装于 10kV II,III段 PT柜内 ( b) 10kV测控保护单元设备技术规范: 10kV保护采用两相三继电器方式 直流电源电 压 :220V;交流额定电流 :1A 选用微机型保护装置 ,使用一组 CPU来完成。 有故障录波功能,并带打印机。 有 GPS对时功能。 10kV测控保护单元的开关量输入点数不低于 15个。 测控保护装置下放在 10kV开关柜内,因此保护装置必须考虑能满足抗干扰性能的要求。 ( c) 10kV站用变压器保护: 主保护 :装设电流速断保护。 后备保护 :装设三相二段式过电流保护。 低压侧中性线上零序电流保护。 过负荷保护。 过温保护。 站用变保护应能显示所用变的电流及有功功率。 站用变保护应能输出三付跳 合闸接点(非电量保护的出口也应具有三付跳闸出口)。 ( d) 10kV变压器及还原炉变压器保护配置:(甲方要求采用如下保护配置) 主保护 :装设电流速断保护。 后备保护 :装设三相二段式过电流保护。 低压侧中性线上零序电流保护。 非电量保护。 (由华陆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变压器所接的非电量保护类型及数量,并提供电缆, XX电力设计院配合接入非电量保护) 站用变保护应能显示所用变的电流及有功功率。 站用变保护应能输出三付跳合闸接点(非电量保护的出口也应具有三付跳闸出口)。 华陆工程科技有限公司设计的调功器发 出的合分高压开关柜信号电缆及高压开关柜反馈的合分闸和故障信号电缆,调功器所需的 PT电压电缆均由华陆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提供设计院配合接入,必要时由甲方协调。 ( e) 10kV电容器保护配置: 短时限电流速断和过流保护。 不平衡电压保护,分组投切。 过电压保护。 失压保护。 过负荷保护。 过压保护的返回系数不小于 . 过温保护 (超温跳闸的同时发信号 )。 ( f) 10kV线路保护配置 主保护:装设电流速断保护。 后备保护:装设三相二段式过流保护。 10kV线路装设三相一次重合闸。 低周、低电压减载。 小电流接地检测。 过负荷保护。 ( g) 220KV变电站所接的 10kV变电站所进线保护配置(甲方要求采用如下保护配置) 主保护:装设电流速断保护。 后备保护:装设三相二段式过流保护。 10kV线路装设三相一次重合闸。 低周、低电压减载。 小电流接地检测。 过负荷保护。 ( h) 10kV分段保护配置 主保护:装设电流速断保护。 后备保护:装设三相二段式过流保护。220kv变电站监控系统和微机防误闭锁装置综合自动化系统技术协议(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