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加工焊接】机械加工项目环评评价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工场界噪声限值》( GB12523— 90)的要求, 对周围居民区无明显影响。 防治措施 为最大限度避免和减轻施工和交通噪声对施工场地的影响,本评价对施工噪声的控制提出以下要求和建议: ( 1) 施工单位所使用的主要施工机械应选用低噪声机械设备,如选液压机械取代燃油机械等,并及时维修保养,严格按操作规程使用各类机械。 51 27 ( 2)对建筑物外部采用围档,减轻施工噪声对外环境的影响。 推土机、挖掘机等设备运行噪声不可避免,因此基础开挖等作业必须在短期内完成,环评要求利用噪声衰减措施,在不影响施工的条件下,将强噪声 设备分散安排, 高噪声作业安排在昼间进行,并在施工场界周围设置维护设施,高噪声设备设置隔音、减噪措施。 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主要为施工弃土等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固体废物处置措施如下: ( 1) 清场废物处置 : 废物 应及时清运,表层土可集中堆存,用作绿化用土。 不适于土地利用的表土可供附近填筑低凹地,或作其他用土。 ( 2)施工弃土处置:地基开挖的废土除部分回填外,应统一规划处置,对弃土应设立堆土场,进行集中处置。 ( 3)施工生产废料处理:首先应考虑废料的回收利用。 对钢筋、钢板、木材等下角料可分类回收利用。 对建筑垃圾,如砖、石、砂等杂土应集中堆放,定时清运到建设监管部门指定的地点。 ( 4)施工生活垃圾处置:在施工人员集中的设置垃圾筒,指派专人定期将垃圾定时清运至垃圾处理场。 施工期环境影响短暂,随施工期结束,对环境的影响也会随之消失。 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废水 该项目为简单的机械加工,生产过程中不用水。 主要废水是职工日常生活产生污水,该项目定员 30 人,全年工作天数 300 天,该项目不设食堂、宿舍,用水量按 20L/d人,用水量为 180t/a。 生活污水产生量按用水量的 85%计算,约 153t/a,主要污染物 为 COD、BOD SS 等,由化粪池处理后,用于厂区绿化。 生活污水处理前后污染物浓度对照表 51 27 废气 该项目在焊接过程中产生少量的焊接废气,焊条用量为 ,根据有关资料推荐的经验排放系数,每公斤焊条产生烟尘。 则该项目的焊接烟尘产生量为 ,排放源强为 kg/h。 根据类比调查资料,手动焊点的烟尘浓度为 mg/m3。 在焊接车间设引风机,废气收集后经 15 米排气筒高空排放,可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表 2二级标准。 该项 目产生噪声的主要设备有车床、钻铣床、刨床、锯床、磨床、镗床等机械设备产生的噪声,噪声值为 75~ 105dB(A) 拟采取的噪声治理措施 (1) 在保证工艺生产的同时注意选用低噪声的设备。 (2) 对振动较大的设备考虑设备基础的隔振、减振。 (3) 利用建(构)筑物及绿化隔声降噪。 另外,为保证项目建成后噪声达标排放,应增加以下防治措施: (1) 厂房内墙壁采用吸声材料,装隔声门窗; (2) 对高噪声设备增设隔声罩; 废水水质 COD BOD SS 氨氮 废水量( t/a) 处理前 浓度( mg/L) 200 100 100 30 153t/a 产生量( t/a) 处理后 浓度( mg/L) 120 60 60 24 153t/a 产生量( t/a) 处理去除率 ( %) 40 40 40 20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50842020)旱作标准 200 mg/L 100mg/L 100 mg/L / 51 27 (3) 合理布局:要求将噪声较高设备布设在生产车间中央。 可行性评述: 采用隔声墙、隔声窗均可达到 15~ 20dB(A)的隔声量; 厂房内 吸声墙壁可达到 10~ 15dB(A)的降噪量; 采取以上措施可有效隔声降噪,保证厂界噪声达标。 声环境影响分析 在对噪声源采取治理措施后,可使设备噪声降低 25dB(A)。 这些设备均置于生产车间内。 设备噪声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 声环境》( HJ/)中噪声衰减模式和叠加模式计算: LA( r) =LWA— 20lgr— 8; Leq=10lg(N1 Ni 110) 计算经过厂房隔声(约 15dB(A)) 和距离衰减(约 10dB(A))后到达该厂界时叠加噪声影响值 约 40dB(A),对 环境背景噪声 (按昼间 60dB(A)、夜间 50dB(A)计 )影响不大。 项目距离居民区的最近距离为 500 米。 项目在采用先进的低噪声设备的同时,采取吸声、减震、合理布置等措施后,可以有效地降低设备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噪声衰减到厂界,满足《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GB1234890)中Ⅱ类标准要求。 固体废弃物 生产过程中产生少量的下脚料,产生量为 10t/a,集中收集后外销;生活垃圾产生量按 /人 .天 计算,年工作天数 300 天,职工 30人,垃圾产生量为 ;生活垃圾集中收集,由环卫部门定期送往垃圾处理厂;生产设备所使用的乳化液及润滑油用量为 5kg/a,废乳化液及润滑油集中收集送相关单位处理后综合利用。 卫生防护距离 该项目为机械制造业,设备噪声源强为 75~ 105dB(A),根据《以噪声污染为主的工51 27 业企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 GB18038- 2020)标准,参考与本项目噪声值相近企业 ,确定本项目噪声卫生防护距离为 100 米,该项目目前厂界外 100 米范围内没有居民区,满足卫生防护距离要求。 51 27 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 期治理效果 (一) 施工期 内容 类型 排放源 (编号) 污染物名称 防治措施 预期治理效果 大 气 污 染 源 土方、混凝 土工程 扬尘 增强防风屏障 施工现场洒水 扬尘量减少 各种动力机械 燃油烟气 使用先进设备,用液压机械代替燃油机械 烟气的排放减少 废 水 生活污水 COD、 SS 经处理后用于绿化 对环境影响很小 工程施工 泥浆废水 简易沉淀池处理回用 固 体 废 物 工地生活区 生活垃圾 集中收集送往垃圾场 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 施工场地 建筑弃土 用于工程回填 和厂区绿化用土 综合利用,对环境影响较小 噪 声 各种动力机械 噪声 规范施工、夜间噪声 强的设备禁止作业 达到《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 GB1252390)标准 其 它 51 27 生态保护措施及预期效果: 本项目为新建项目,施工期间建筑材料堆放临时占地,基础工程的挖填土方作业带来的水土流失等会对施工区域生态环境造成短暂破坏,其影响随着施工结束而结束。 为减轻施工活动对项目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拟采取如下措施: 基础工程动工前,预算好挖、填土方作业量,尽可能缩短挖、填土方作业时间。 在项目场地内,确定 适宜的建筑土方临时堆放地,挖取的土方做到及时回填,避免雨天挖、填土方作业,减少水土流失。 在有风等易起尘恶劣天气作业时,可采取洒水等适当措施,防止扬尘。 51 27 二、运营期 内容 类型 排放源 (编号) 污染物名称 防治措施 预期治理效果 大 气 污 染 物 焊接车间 焊接废气 设置引风机,收集后经 15 米排气筒高空排放 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表 2中二级排放标准 水 污 染 物 职工生活 生活污水 化粪池 用于厂区绿化 固 体 废 物 职工生活 生活垃圾 集中收集,由环卫部门定期送往垃圾厂 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 机加工设备 废乳化液、润滑油 集中收集送相关单位处理后综合利用 生产车间 下脚料 集中收集后外销 噪 声 车、钻铣、刨、锯、磨、镗床等机械设备 噪声 隔音、减振、合理 布局等 达到《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GB123481990)Ⅱ类标准要求 其 它 生态保护措施及预期效果: 绿化是改善环境的重要举措,应加大花木植被的种植面积,对防尘降噪和调节当地的局部环境是非常有益的。 51 27 结论与建议 结论 : 一、产业政策符合性结论 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20 年本)》(国家发改委第 40 号令) , 本项目生产规模、生产工艺和 产品等均不在“ 限制 类” 和 “ 淘汰 类”之列,可以认为本项目是符合 国家产业政策的。 二、选址符合性结论 该项目位于桓台县索镇, 803 省道以东、铁西路西侧,索镇供电所对过,项目占地符合城镇的发展规划。 项目生产过程中采取了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 生产过程主要污染物,经合理措施处理后均能达标排放,对周围村庄、河流影响较小。 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 周围无生态敏感点及文物保护区,故本项目选址是合理的。 三、项目所在地环境质量现状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 该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1996)二级标准要求。 声环境质量现状 该区域环境噪声质量符合《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30961993) 2 类标准要求。 地下水质量现状 该区域地下水质量符合《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1993)Ⅲ类标准。 地表水质量现状 该区域地表水符合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20)Ⅱ类标准。 四、达标排放 ( 1)废水 该项目生产过程中不用水,无工艺废水产生。 主要废水 为职工日常生活产生的生活污水,厂区无食堂、宿舍,职工总人数 30 人,用水量按 20L/人 .天计算,全年工作天数为 300 天,51 27 实行三班工作制,年生活用水量为 180 t/a,生活污水产生量按 85%计算,为 153t/a,主要污染物为 COD、 BOD SS 等。 经化粪池处理后,用于厂区绿化,生活污水对项目所在地水环境质量影响较小。 ( 2)废气 该项目在焊接过程中产生少量的焊接废气,在焊接车间设置引风机,收集后经 15 米排气筒高空排放,可达到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2971996)表 2二级标准。 ( 3)噪声 该项目产生噪声的主要设备有车床、钻铣床、刨床、锯床、磨床、镗床等机械设备产生的噪声,在采用先进的低噪声设备的同时,对有强噪声源的车间,做成封闭式维护结构,利用墙壁,使噪声受到不同程度的隔绝和吸收,尽可能屏蔽声源,车间门窗要按隔声要求处理,要求隔声量大于 30dB。 房内表面采取吸声处理,以降低混响声。 从而可以有效地降低设备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噪声衰减到厂界,满足《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GB1234890)中Ⅱ类标准要求, 因此项目设备噪声对周围的声环境的影响不大。 该项目设备噪声源强为 75~105dB(A), 根据《以噪声污染为主的工业企业卫生防护距离标准》( GB18038- 2020)标准,参考与本项目噪声值相近企业 ,确定本项目噪声卫生防护距离为 100米,该项目目前厂界外 100米范围内没有居民区,满足卫生防护距离要求。 ( 4)固体废物 生产过程中产生少量的下脚料 10t/a,集中收集后外销;生活垃圾产生量按 /人 .天 计算,年工作天数 300 天,职工 30 人,垃圾产生量为 ;生活垃圾集中收集,由环卫部门定期送往垃圾处理厂,对周围环境基本无影响;生产设备所使用的乳化液及润滑油用量为 5kg/a,废乳化液及 润滑油集中收集送相关单位处理后综合利用。 综上所述,本项目建设符合产业政策要求;选址合理; 污染物产生量少 ,污染物实现达标排放;同时项目具有较好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 在严格落实本报告表提出的各项措施51 27。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