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与政策分析产业融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产品设计的独立性;零部件之间残存的相互依存性问题 , 只需在联系产品之间的界面上处理。 F1f1FF2f1f1s1s2s3f1 s4S2S1S 模块化结构产品的设计F1f1FF2f1f1s1s2s3f1 s4S2S1S 统合型结构产品的设计( 2) 生产的模块化:一条长长的生产流水线被分割为两条分生产线和一条简单的主生产线 , 实现组装生产的高效化 S1S1主生产线 分生产线主生产线非模块化生产流程P7P6P5P4P3P2P1S8S7S6S5S4S3S2S1SP模块化生产流程P6P5P4P1P3P2P1S8S7S6S5S4S3S2S1S5P( 3) 企业组织关系的模块化:市场交易部分地替代了企业内的生产 , 企业的边界和相互关系发生了变化。 P6P5P4P1P3P2P1S8S7S6S5S4S3S2S1分生产线主生产线模块化采购体系P6P5P4P1P3P2P1组装企业主生产线S1S2分生产线非模块化采购体系二、产业模块化研究的理论流派  哈佛大学学派 ( 鲍德温和克拉克 ) :模块化改变企业间关系 模块化经营必然将企业分为两个层次 , 要么是设计师型企业 , 要么是模块设计和制造者。 对设计师企业而言 , 它必须能够吸引模块设计者们遵照他设计的结构 , 按照他所提供的界面联系规则 , 以相同的标准进行模块设计和制造; 而对模块设计企业而言 , 他必须熟知隐含在设计当中的信息 , 而且在机会到来时 , 能够迅速做出满足市场需求的行动。  日本的比较产业论学派:  开放式结构 ( 设计思想 ) :在模块化经济里 , 企业为了获得竞争的边际收益 , 放弃独自发展一整套技术的战略 , 而把技术要素进行模块化分解 , 每个企业集中力量设计 、 制造特定的模块 , 其他部分则通过与外部企业的合作 , 灵活地运用其他企业的资源 , 以获得竞争收益。  丰田汽车的组装企业和零部件供应商之间早已存在所谓的 “ 开放式结构 ”。 丰田公司只是确定一般的共识和界面 , 零部件供应商在此基础上自行设计产品 , 设计图纸只要得到丰田的认可就可以投入生产。 这一过程使设计被浓缩化 , 从而使生产系统里各模块的设计能够同时进行 , 大幅度缩短了改换车型的周期。 而且参与同一产品设计的企业不止一家 , 可以产生竞争激励效应。  组织的信息效率比较论学派:  青木昌彦:所有类型的组织都要处理两类信息 , 即系统信息和个别信息。 系统信息是同时影响两个模块之间活动的有关系统环境的信息 ,处理这种信息之后做出的决策决定了子系统之间的联系规则乃至界面的状态 , 处理系统信息的单位被称为 “ 舵手 ”。 个别信息是有关各模块活动的固有环境的信息。  在这种情况下 , 可以把产业模块化分为三种情况: A模型 , J模型和硅谷模型。 借此我们可以比较各种模式的信息联系规则和效率。 如果效率很低将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 A模型代表的金字塔型分割 ( IBM/360电脑 ) 的信息处理和模块集中形式: 舵 手 模 块 1 模 块 2 ES E1 E2  J模型代表的丰田式信息同化 ( 即信息共享 ) 型联系: 舵 手 模 块 1 模 块 2 ES E1 E2  硅谷模型中信息的联系和传递状态: 舵 手 模 块 1 模 块 2 ES E1 E2 在上述三种模型中 , 信息的传递方式与舵手的作用各不相同:  A模型:系统信息是单向固化传递的 , 唯有舵手具有系统信息决定权 ,因此舵手是一个权威的领导者  J模型:系统信息是双向互动传递的 , 舵手除了具有相当的系统信息决定权外 , 更在发挥协调者的作用  硅谷模型:系统信息是多向流动传递 , 而且不是唯一的 , 舵手的作用是找出最合适的途径。 三、产业模块化对产业经济发展的意义  模块化的成本和收益 收益: 专业化优势 , 竞争激励 , 应对不确定性 , 增加选择价值 成本: 协调成本 , 实验成本 , 交易成本 , 管理成本  模块化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 1) 市场结构的分层化:系统规则的设计层面 , 形成寡头市场结构;而模块的设计和制造层面 , 形成竞争型市场结构。 舵手和模块企业可相互转化。 二者都存在垄断利润 , 来自于技术创新能力 , 因此不能持续。 ( 2) 立体簇群式的市场结构:没有一家企业设计 、 制造整个系统 , 而是分别设计组成系统某个部分的模块。 不同功能的模块通过共同的标准界面集成为一个功能强大的完善系统。 四、一个案例:计算机产业的模块化  第一阶段:大型机时代的竞争与演化 ( 20世纪 50年代至 80年代后期 ) 表 1 美国电子数据处理设备供应商市场份额 单位: % 年份 IBM Rand Honeywell RCA NCR Burroughs GE CDC Philco 1955 — — — — — 1956 — — — — 1957 — — — 1958 — — 1959 — — 1960 1961 1962 1963  20世纪 60年代 , IBM在市面上共有 7种彼此不兼容的大型机系统。 由于每一种系统的需求有限 , 因此为客户及 IBM带来诸多不便 , 造成相当高成本负担。 这为其他企业从不同产品线进攻 IBM提供了可能。 1963年计算机市场增加了35%, 而 IBM则仅仅增加了 7%  在这样的背景下 , IBM公司前后投入高达 50亿美金 , 研制生产了著名的IBM360计算机。 IBM360为一模块化系统 , 它使得消费者不仅可以将其各种功能模块分项购买 , 依据个性偏好而建构成系统组合 , 而且未来升级也无需更换全部系统 , 只要在模块上进行 , 消费者获得了替代经济。 模块化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使 IBM不同系列的计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