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10万吨11度单色啤酒发酵罐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有利,取排出角 60~ 85176。 ⑵罐材料:大型 均采用碳钢加涂料或是不锈钢两种材料。 15 ⑶冷却夹套:国内 大多用低温低压( 3℃ ,)液态冷媒在半圆管,弧形管的夹套,或米勒板式夹套内流动换热。 冷却夹套的单酿罐内一般分三段:上段距发酵液面 15cm向下排列,中段在筒体的下部距支座 15cm向上排列,锥底段尽可能接近排酵母口,向上排列。 ⑷隔热层和防护层:绝热材料常用绝热材料聚酰氨树脂或自熄式聚苯乙烯泡沫。 外防护层采用 ,特别是瓦楞型板更受欢迎。 ⑸罐主要附件:智能型铂温度传感器,清洗取样阀,安全阀, IP 执行机构,视镜,空气和二氧化碳排出管,人孔等装置。 ③圆筒体锥底发酵罐发酵工艺: ⑴进罐方法 采用直接进罐方 法。 ⑵接种量和起酵温度 麦汁直接进罐法,为了缩短起酵时间,大多采用较高接种量, %~ %,接种后细胞浓度为( 15 加或减 3) 106 个 /ml。 接种温度是控制发酵前期酵母繁殖阶段的温度,一般低于主发酵温度 2~ 3℃。 目的是使酵母繁殖在较低温度下进行,减少酵母代谢副产物过多积累。 ⑶主发酵温度 采用低温发酵 ⑷ VDK 还原 在大罐发酵中,后发酵一般称 VDK 还原阶段。 VDK 还原初期一般不排放酵母,也就是发酵全部酵母参与 VDK 还原,这可缩短还原时间。 ⑸冷却、降温 VDK 还原终点是根据成品啤酒应 VDK 的含量而定。 ⑹罐压控制 利用 N2 备压 ~。 ⑺酵母的排放和收集 酵母回收循环使用五代。 啤酒发酵方法的选择 啤酒发酵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连续发酵法,上面发酵法,下面发酵法,一罐发酵法,以下就这几种发酵方法进行详细分析和比较来进行取舍。 ( 1)连续发酵 连续发酵主要有多罐式连续发酵和塔式连续发酵,这种连续发酵系统都可大大缩短发酵周期,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了投资,减少了酒损,降低了蒸汽、劳动力和洗刷费用,提高了酒花利用率,且产生的成品啤酒质量稳定。 但是这几种连续体系也各有不足 :多罐式系统需搅拌,动力消耗大。 塔式系统对酵母要求高,使用的酵母不仅要求发酵度高,而 16 且要求凝聚性强。 并且塔式观造价高,不利于小规模生产。 更重要的是,连续发酵法啤酒从风味上品评与间歇法啤酒差别大,难以被消费者接受。 八十年代后,锥形罐发酵取代了传统发酵,生产周期得到了缩短,而连续发酵由于污染和风味(特别是双乙酰)控制的困难逐步停止了使用。 从实际情况出发,故本设计不采用此法。 ( 2)上面发酵的工艺特点 A、上面发酵系 统 在较高的温度( 15~20℃)下进行的,酵母起发快,接种量可以减少,因此形成的酵母新细胞较多。 发 酵终了,大部分酵母浮在液面,酵母使用代数大大增加长久没有衰退现象,但酵母回收工作较下面发酵复杂。 B、上面发酵的麦汁接种温度为 14~16℃,比较高。 发酵三天左右,当酵母升至液面时,为发酵旺盛阶段,此时应开始降低液温,可采用 12~14℃冷水冷却,并在酵母形成泡盖时立即撇去,发酵 4~6 天即行结束。 C、发酵结束,酵母成紧密的一层浮在波面上,厚约 3~4 厘米。 优良的酵母,其酵母层应具有褶皱状的外观。 D、上面发酵在发酵过程中通风时间长,目的是使酵母悬浮发酵液中,对凝聚性强的酵母通风尤属必要。 E、上面发酵一般不采用 后发酵,主发酵的发酵度接近发酵度,下酒后,加胶澄清,贮藏一阶段,采用人工充 CO2,使达到饱和。 若上面发酵采用后发酵工艺,下酒是酒液中应保留部分残糖,继续发酵,产生 CO2,饱和在酒中。 F、上面发酵配制的啤酒成熟较快,设备周转快,啤酒有独特风味,但保存期短。 ( 3)下面发酵 传统下面发酵法,发酵容器安置在空气过滤、绝热良好和清洁卫生的发酵室内, 保持室温 5~6℃,采用开放式或密闭式,圆形或方形的发酵容器。 下面发酵的特点 ①采用下面酵母,主发酵温度较低,发酵进程比较缓慢。 主发酵完毕后,大部分酵母沉降在容器底部。 ②下面发酵啤酒的后发酵期较长,酒液澄清良好,酒的泡沫细致,风味柔和,保存期较长。 ( 4)一罐法发酵 随着啤酒工业的发展,现有啤酒厂普遍采用一罐发酵工艺,即麦汁的主发酵,双乙酰还原、降温以及贮酒阶段在同一个露天发酵罐中进行。 一罐法工艺有以下优点:清洗消耗少,因为只有一个容器必须清洗;转入空罐时 CO2 损失少;酒损少,因为没有了管道中残酒的损失;所需的工作时间少,因此不用倒罐;节能,因为不用倒罐,没有氧侵入的危险。 故在设计中采用此法。 故本设计选用锥形罐一罐法下面酵母发酵(即发酵温度为 5~10℃) 17 酵母的添加与回收 在麦汁进行充氧同时添加酵母,为了使酵母均匀分布在发酵罐中,酵母应在整个麦汁流入过程中均匀添加,接种量一般为( ) 107/mL 麦汁,即约 浓酵母泥 /hL麦汁。 种酵母要求:外观色泽洁白,凝聚性良好,无黏着现象,无杂质,无变异,镜检酵母细胞大小整齐,健壮,无杂菌感染,细胞活性 97%以上,冷水低温保存时间不超过 3 天,使用代数不超过 7 代。 沉降于发酵罐底的酵母可以分为三类:上层为轻质酵母,主要由落下的泡盖和最后沉降下来的酵母细胞组成,可做饲料或经行其它综合利用。 中层为核心酵母,由健壮、发酵力强的酵母细胞组成,其量占 65%70%,可留作下批种酵母用。 下层为弱细胞或死细胞,由最初沉降下来的颗粒组成,可作饲料或弃置不用。 发酵设备的降温控制 本设计采用的发酵设备为应用极为广泛的露天锥形发酵罐,酵母在发酵过程中会产生热量,为使发酵和后熟在设计的工艺温度下进行,必须进行冷却。 常用的冷却方式有两种:间接冷却法和直接冷却法,由于直接冷却的冷却介质是液氨,即液氨直接在锥形罐的冷却夹套中蒸发并吸热,在实际生产中需要注意一下几个方面:一是液氨具有刺激性臭味,在一定条件下可燃可爆,二 是液氨工作压力较高,且渗透性很强,因而发酵罐的夹套焊接要求也较高,故本设计采用间接冷却方式。 间接冷却方式其冷溶剂是乙二醇与水的混合溶液,它在氨制冷的蒸发器箱中进行冷却,温度一般控制在 5℃左右,它主要用于麦汁冷却和发酵罐的降温,一般情况下,发酵罐冷却系统有两种介质循环,即液氨吸热蒸发制冷循环系统和冷却发酵罐酒液的酒精水循环系统。 啤酒过滤 啤酒过滤理论 经过发酵或后处理的成熟啤酒,其残余酵母和蛋白质凝固物等沉积于贮酒罐底部,少量仍悬浮于酒液中,这些物质在以后的贮存期间会从啤酒中析出 ,导致啤酒浑浊。 所以,必须经过过滤工序将其除去。 啤酒过滤式一种物理分离过程,是啤酒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生产工序。 经过过滤后,啤酒外观清亮透明,富有光泽,使其更富有吸引力,同时,可赋予啤酒以良好的生物稳定性与非生物稳定性,使其至少在保质期内不出现外观的变化,从而保证了啤酒外观质量的完美。 啤酒过滤方式的选择与论证 对于啤酒过滤来说,现在使用较普遍的过滤方法主要有硅藻土过滤法、滤棉过滤机和微孔膜过滤机。 硅澡过滤机易实现自动化,过滤效果好,速度快,杂菌清洗容易,维修方便,过滤能力可通过加减滤板框 数调节,故选此法。 18 啤酒的包装 啤酒的包装形式有瓶装、易拉罐装和桶装三种形式,本设计生产的主要是瓶装啤酒。 一瓶啤酒质量的好坏,对消费者来说,首先看到的是这瓶啤酒的包装。 产品包装既是产品的卖点,又是市场的亮点,新颖独特的包装设计往往最容易打动消费者的心。 因此,啤酒企业不仅要生产合乎标准和品质上乘的产品,而且要有端庄美观的商标和包装,如此才能使其产品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使其品牌更加深入人心。 啤酒包装的基本功能有以下几点。 ( 1)保护功能。 包装应该保证产品的安全和清洁卫生,使其在储存、运输和销售过程中 不致散失、损坏和变质,这是包装最基本的作用。 ( 2)美化增值功能。 美观大方的包装造型、生动形象的图案和新颖别致的装潢可以衬托产品形象,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 ( 3)促销功能。 包装是“无声的推销员”,消费者通过包装可以了解产品,引起消费兴趣,激发购买动机,从而有利于扩大商品销售。 第三章 物料衡算 物料衡算的意义 物料衡算是指理论上进行生产时,所要消耗的物料和可以得到的产品以及副产品的量,物料衡算的准确与否关系到整个生产工艺的合理性和设计的可行性,是整个设计阶段的重要一环。 物料衡算基础数据 根据表 31 的基础数据,先进行 100kg 原料生产 11176。 P 啤酒的物料衡算,然后进行100L11176。 P 啤酒的物料衡算,最后进行 7 万吨 /年啤酒厂的物料衡算 表 31 啤酒生产基础数据 项目 名称 百分比﹪ 说明 定 额 指 标 原料利用率 98 麦芽水分 大米水分 11 无水麦芽浸出率 75 无水大米浸出率 95 原料 配比 麦芽 70 大米 30 损 失 冷却损失 发酵损失 对热麦汁而言 19 率 过滤损失 装瓶损失 总损 失率 啤酒总损失率 对热麦汁而言 100 ㎏原料生产 11176。 P 啤酒的物料衡算 (1)热麦汁量 根据表 31 可得原料收得率分别为: 原料麦芽收得率为: (1005)247。 100=% 原料大米收得率为: (10011)247。 100=% 混合原料收得率为: ( %+ %) 98%=% 由上述可得 100kg 混合原料可制得的 11176。 P 热麦汁量为: ( 247。 11) 100=(kg) 又知 11176。 P 麦汁在 20℃时的 密度为 ,而 100℃热麦汁比 20℃时的麦汁体积增加 倍。 故热麦汁( 100℃)体积为: ( 247。 ) =(L) (2)冷麦汁量 ()=(L) (3)发酵液量 ()=(L) (4)过滤酒量 ()=(L) (5)成品啤酒量 ()=(L) 生产 100L 11176。 P 啤酒的物料衡算 根据上述衡 算结果知, 100kg 混合原料可生产 11176。 P 淡色啤酒约 ,故可得下述结果: (1)生产 100L11176。 P 经典啤酒需耗混合原料量 ( 100/) 100=(kg) (2)麦芽耗用量 70%=(kg) (3)大米耗用量 30%=(kg) 20 (4)酒花耗用 量 对浅色啤酒,热麦 汁中加入的酒花量为 %,故酒花耗用量为: ( ) 100 %=(kg) 同理, 100kg 原料耗酒花: = (5)热麦汁量 ( ) 100=(L) (6)冷麦汁量 ( ) 100=(L) (7)发酵液量: ( ) 100=(L) (8)滤过酒量: ( ) 100=(L) (9)成品酒量: ( ) 100=100(L) (10)湿糖化糟量: 设排出的湿麦糟含水分 80%, 湿麦芽糟量为: [()(10075)/(10080)] = 湿大米糟量为: [()(10095)/(10080)] = 故湿糖化糟量为: += 同理, 100kg 原料产生湿糖化糟: = (11)湿酒花糟量: 设酒花在麦汁中的浸出率为 40%,酒花糟含水分以 80%计,则酒花糟量为: )801 0 0( )401 0 0( 同理, 100kg 原料产生湿酒花糟: = (12)酵母量(以商品干酵母计) 生产 100L 啤酒可得 2kg 湿酵母泥,其中一半作生产接种用,一半作商品酵母用,即为 1kg。 湿酵母泥含水分 85% 酵母含固形物量 : 851001 则含水分 7%的商品干酵母量为: 21 (13)二氧化碳量 因 11176。 P 冷麦汁密度为 ,则 冷麦汁质量为: = 所以, 11176。 P 冷麦汁 中浸出物量为: 11% = 设麦汁的真正发酵度为 80%,则可发酵的浸出物量为: 80%= 麦芽糖发酵的化学反应式为: C12H22O11+H2O 2C6H12O6 2C6H2O6 4C2H5OH+4CO2+560kJ 设麦芽汁中的浸出物均为麦芽糖构成,则 CO2 生成量为: 式中 44— CO2 分子量 342— 麦芽糖( C12H22O11) 分子量 设 11176。 P 啤酒含二氧化碳为 %,酒中含 CO2 量为 : ﹪ = 则释放出的 CO2 量为: = 而 1m3CO2在 20℃常压下重 故释放出的 CO2 的体积为: m 年产 10 万吨 11176。 P 淡色啤酒糖化车间物料衡算 生产旺季以 170 天计,占总产量的 70%,则旺季日产量为: 100000 70%247。 170=412(吨 /天 ) 设生产旺季每天糖化 8 次,旺季总糖化。年产10万吨11度单色啤酒发酵罐设计(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镜中的两个镜子是平行放置的,光线经过镜子反射时,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它们的余角有 ∠ 1= ∠ 3, ∠ 4= ∠ 6),请解释为什么进入潜 望镜的光和离开潜望镜的光线是平行的。 【解析】因为镜子是平行的,所以可以把它们看成是两条平行线,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所以 ∠ 3= ∠ 4,又因为 ∠ 1= ∠ 3, ∠ 4= ∠ 6,所以 ∠ 1= ∠ 3= ∠ 4= ∠ 6,所以 180176。
线的同位角的平分线互相平行 . ( ) ( ) ①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线。 ②在同一平面内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 ③若线段 AB与CD没有交点 ,则 AB∥ CD。 ④若 a∥ b,b∥ c,则 a与 c不相交 .⑤两条射线或线段互相垂直是指它们所在的直线互相垂直 . ,则 ( )。 AB∥ CD,AB∥ EF,则 _____∥ ______,理由是
可准确控制打料时的抬模间隙。 d、通入蒸汽于气室中,分布均匀,加热均匀,防止局部过热或蒸汽死角,管路分布合理。 e、蒸汽、压缩空气以及真空的有效控制。 根据工艺要求,选用台面尺寸为 1000╳ 800mm 的模样成型机 18 台,生产 6缸缸体模样;选用台面尺寸为 800╳ 600mm 的模样成型机 35 台,生产 4 缸缸体模样。 ( 5)粘结机 由于本项目的生产批量较大
) ∵ ∠ AEF=∠ B(已知) ∴ ∠ A+ ∠ AEF= 180176。 (等量代换) ∴ AD∥ EF( ) 思考:在填写两个依据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推广:你有其他方法证明这个问题吗。 你写出过程。 专题三: 平行线识别中的新型题 平行线的识别是初中阶段的基础性问题.学好它有助于后续知识的学习,因此,我们必须对平行线的条件能加以灵活运用.请看这一部分的新型题: 一、开放型 例 1. 如图
省东北部,隶属濮阳市,是黄河中下游冲积平原的 组成部分。 南临黄河,与山东省鄄城县相望,北依金堤,和山东莘县接壤,东毗台前县,西接濮阳县。 自然资源状况 ( 1)气候适宜。 本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全年平均气温为 ℃ ,无霜期多年平均为 211 天,年日照时数为 小时,年平均降雨量为 毫米,为作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气候条件。 ( 2)土壤肥沃。 全县现有耕地 51 万亩
⊥ BC ( 已知 ) ∴ ∠ 2+∠ CDG=90176。 ( 垂直的性质 ) ∵ ∠ 1=∠ 2 ( 已知 ) ∴ ∠ B=∠ CDG ( 等角的余角相等 ) ∴ AB∥ DG (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 :如图, ∵ CF⊥ AE ( 已知 ) ∴ ∠ EAC +∠ ACD=90176。 ( 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 ) ∵ ∠ ACB=90176。 即 ∠ DCB+∠ ACD=90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