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质量控制思考题(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4)应对评标委员会所做评标报告或竞选评价报告写出分析报告,提交建设单位。 (5)对中选或中标的方案修改与整合提出建议,并组织落实。 另外,若委托了招标代理机构或其他中介机构,监理单位应协助建设单位监督其工作程序是否符 合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 1简述控规设计阶段监理质量控制要点 (1)审查承担控规设计的规划设计单位和规划师是否具有国家规定的相应资质和资格。 (资质审查) (2)收集整理各方面的基础资料,要进行深入调查研究,保证其准确。 采用的勘察、测量图件和资料应符合城市规划勘察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和质量要求。 (资料收集) (3)审核控规设计是否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规划法》的各项规划原则,是否符合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是否采用了先进的设计方法和技术手段。 (规范审核) (4)是否符合总体规 划或分区规划的要求。 (要求考核) (5)应进行多方案比较和经济技术论证,并广泛征求有关部门和当地居民的意见。 (意见征求) (6)是否运用城市设计方法,综合考虑自然环境、人文因素和居民生产、生活的需要,对城市空间环境做出统一规划,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生活质量和城市景观的艺术水平,为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或环境设计甚至单体设计提供了充分的设计依据。 (依据提供) 1监理工程师在设计方案评选与决策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应注意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1)设计方案比选不是就方案论方案的单纯 技术问题,必须与投资联系起来,进行方案间的技术经济分析。 监理工程师应在技术经济分析的基础上编写评选和决策建议书。 (2)制定监理规划时,必须明确设计方案选择和设计工作应遵循的原则和程序,并征得建设单位同意,避免出现对设计单位要求不一致。 (3)对采用综合评估法进行评选和决策时,应注意需量化的因素是否全面及其权重是否分配合理。 (4)进行设计方案比较选择时,应处理好质量、投资与进度的关系,使其达到对立的统一。 (5)监理工程师要注意设计方案之间的主要差异,并提出 进行方案整合或改进设计方案的建议。 1施工图设计的深度要求是什么。 ( 1)能据以编制施工图预算。 ( 2)能据以安排材料、设备订货和非标准设备的制作。 ( 3)能据以进行施工和安装。 ( 4)能据以进行工程验收。 简述施工图设计阶段监理质量控制程序 2 监理工程 师施工图审核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图纸的规范性。 (2)建筑造型与立面设计。 (3)平面设计。 (4)空间设计。 (5)装修设计。 (6)结构设计。 (7)工艺流程设计。 (8)设备设计。 (9)水、电、自控等设计。 (10)城规、环境、消防、卫生等要求满足情况。 (11)各专业设计的协调一致情况。 (12)施工可行性。 并特别注意过分设计、不足设计两种极端情况。 建筑施工图 —— 审核房间、车间尺寸及布置情况,门窗及内外装修,材料选用等是否满足建筑功能要求。 结构施工图 —— 审核承重结构布置情况,结构材料的选择,施工质量的要求。 给排水施工图 —— 审核水处理工艺设备及管道布置和走向,加工安装的质量要求。 2设计交底的目的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设计交底是指在施工图完成并经审查合格后,设计单位在设计文件交付施工时,按法律规定的义务就施工图设计文件向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做出的详细的说明。 设计交底的目的是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正确贯彻设计意图,使其加深对设计文件特点、难 点、疑点的理解关键工程部位的质量要求,确保工程质量。 设计交底一般包括以下主要内容:设计的意图说明,特殊的工艺要求、建筑、结构、工艺、设备等各专业在施工中的特点、难点、疑点和容易发生的问题说明,对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等对设计图纸疑问的解释等。 2 图纸会审一般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 1﹞ 是否无证设计或越级设计;图纸是否经设计单位正式签署。 ﹝ 2﹞ 地质勘探资料是否齐全。 ﹝ 3﹞ 设计图纸与说明是否齐全,有无分期供图的时间表。 ﹝ 4﹞ 设计地震烈度是否符合当地要求。 ﹝ 5﹞ 几个设计单位共同设计的图纸相互间有无矛盾;专业图纸之间、平立剖面图之间有无矛盾;标注有无遗漏。 ﹝ 6﹞ 总平面与施工图的几何尺寸、平面位置、标高等是否一致。 ﹝ 7﹞ 防火、消防是否满足要求。 ﹝ 8﹞ 建筑结构与各专业图纸本身是否有差错及矛盾;结构图与建筑图的平面尺寸及标高是否一致;建筑图与结构图的表示方法是否清楚;是否符合制图标准;预埋件是否表示清楚;有无钢筋明细表;钢筋的构造要求在图中是否表示清楚。 ﹝ 9﹞ 施工图中所列各种标准图册,施工单位是否具备。 ﹝ 10﹞ 材料来源有 无保证,能否代换;图中所要求的条件能否满足;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有无问题。 ﹝ 11﹞ 地基处理方法是否合理,建筑与结构构造是否存在不能施工、不便于施工的技术问题,或容易导致质量、安全、工程费用增加等方面的问题。 ﹝ 12﹞ 工艺管道、电气线路、设备装置、运输道路与建筑物之间或相互间有无矛盾,布置是否合理。 ﹝ 13﹞ 施工安全、环境卫生有无保证。 ﹝ 14﹞ 图纸是否符合监理大刚提出的要求。 2 简述组织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的法律法规依据,试述如何进行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国务院《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以及国家计委、建设部和各地方政府的相关配套法规、规章均对此有明文规定和具体要求。 特别是《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 “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发现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文件不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合同约定的质量要求,应当报告建设单位,建设单位有权要求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单位对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文件进行补充、修改 ”,第三十条规定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单位应当在建设工程施工前,向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说明建设工程勘察、设计,解释建设工程的勘察、设计文件。 ”并 应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勘察、设计问题。 这些是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的直接法律依据。 设计交底由承担 设计阶段 监理任务的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负责组织,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和承担 施工阶段 监理任务的监理单位等相关 参建单位进行交底。 图纸会审由承担 施工阶段 监理任务的监理单位负责组织,施工单位、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等相关参建单位参加。 2监理工程师控制设计变更应注意哪些主要问题。 为了保证建设工程的质量,监理工程师应对设计变更进行严格控制,并注意以下几点: (1)应随时掌握国家政策法规的变化,特别是有关设计、施工的规范、规程的变化,有关材料或产品的 淘汰或禁用,并将信息尽快通知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避免产生设计变更的潜在因素。 (2)加强对 设计阶段 的质量控制。 特别是施工图设计文件的审核,对施工图节点做法的可施工性要根据自己的经验给与评判,对各专业图纸的交叉要严格控制会签工作,力争将矛盾和差错解决在出图之前。 (3)对建设单位和承包单位提出的设计变更要求要进行统筹考虑,确定其必要性, 同时将设计变更对建设工期和费用的影响分析清楚并通报给建设单位,非改不可的要调整施工计划,以尽可能减少对工程的不利影响。 (4)要严格控制设计变更的签批手续,以明确责任,减少索赔,现将施工图设计文件投入使用前和使用后两种情况列出监理工程师对设计变更的控制程序,如图 42 和图 43 所示, 设计阶段 设计变更由该阶段监理单位负责控制, 施工阶段 设计变更由承担 施工阶段 监理任务的监理单位负责控制。 施工图设计文件投入使用前或 设计阶段 设计变更控制程序框图 施工阶段 设计变更控制程序框图 2知识点 ( 1)执业资格注册管理制度 单位资质制度 —— 资质证书 个人资格制度 —— 执业资格证书 ( 2)工程勘察、设计单位资质类别 工程勘察资质 —— 综合类、专业类、劳务类 工程设计资质 —— 综合资质、行业资质、专项资质 ( 3)资质考核六项要求:单位资历和信誉、技术力量、技术水平、技术装备及应用 水平、管理水平、业务成果。 前五项为硬性要求。 ( 4) 工程勘察资质等级 综合类 —— 甲级 —— 承担业务范围和地区不受限制 专业类 —— 甲、乙、丙三级 —— 甲级承担本专业不收限制、乙级承担本专业中小型工程项目、丙级承担本专业小型工程项目。 劳务类 —— 岩土工程治理、工程钻探、凿井等,不分级别,只能承担业务范围内劳务工作。 ( 5)工程设计资质等级 综合资质 —— 不设级别 行业资质 —— 21 个行业,甲 、 乙 、 丙三个级别 专项资质 —— 6 个专项(建筑装饰、环境工程、建筑智能化、消防工程、建筑幕墙、轻型房屋钢结构),设甲乙丙或丙级 以下级别。 ( 6)资质动态管理核查 工程勘察甲级、建筑工程设计甲级及其他工程设计甲乙级 —— 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 委托企业工商注册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年检。 工程勘察乙级、勘察劳务、建筑工程设计乙级和其他建设工程勘察、设计丙级及以下资质 —— 企业工商注册所在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并负责年检 —— 年检结论为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三种。 第三章 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 施工准备、施工过程、竣工验收各阶段的质量控制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 1)施工准备 —— 对各项准备工作及影响质量的各 因素进行控制 —— 确保施工质量的先决条件 ( 2)施工过程 —— 对实际投入的生产要素质量及作业技术活动的实施状态和结果进行控制 ( 3)竣工验收 —— 对所完成的具有独立的功能和使用价值的最终产品及有关方面的质量进行控制 施工质量控制的依据主要有哪些方面。 施工阶段监理工程师进行质量控制的依据,大体上有以下四类: ( 1) 工程合同文件(包括工程承包合同文件、委托监理合同文件等) ( 2) 设计文件 “按图施工”是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一项重要原则。 ( 3) 国家及政府有关部门颁布的有关质量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性文 件 ( 4) 有关质量检验与控制的专门技术法规性文件,属于这类专门的技术法规性的依据主要有以下四类: ① 工程项目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20)以及其他行业工程项目的质量验收标准。 ② 有关工程材料、半成品和构配件质量控制方面的专门技术法规性依据。 ◆有关工程材料及其制品质量的技术标准。 ◆有关材料或半成品等的取样、试验等方面的技术标准或规程等。 ◆有关材料验收、包装、标识及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等。 ③ 控制施工作业活动质量的技术规程。 ④ 凡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工程,事先应试验,并应有权威性技术部门的技术鉴定书及有关的质量数据、指标,在此基础制定有关质量标准和施工工艺规程,以此作为判断与控制质量的依据。 简要说明施工阶段监理工程师质量控制的工作程序 在施工阶段全过程中,监理工程师要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检查与控制,不仅涉及最终产品的检查、验收,而且涉及施工过程各环节及中间产品的监督、检查与验收。 在每项工程开始前,承包单位须做好施 工准备工作,然后填报《工程开工 /复工报审表》及附件,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查。 若审查合格,则由总监理工程师批复准予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应督促承包单位加强内部质量管理,严格质量控制。 施工作业过程均应按规定工艺和技术要求进行。 在每道工序完成后,承包单位应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填报《 报验申请表》交监理工程师检验。 监理工程师收到检查申请后应在合同规定时间内到现场检验,检验合格后予以确认。 监理工程师对承包单位资质核查的内容是什么。 (1)招投标阶段对承包单位资质的审查 1)根据工程的类型、规模和特点,确定参与投标企业的资质等级,并取得招投标管理部门的认可。 2)对符合参与投标承包企业的考核 ① 查对《营业执照》及《建筑业企业资质证书》。 ② 考核承包企业近期的表现,查对年检情况,资质升降级情况,了解其有否工程质量、施工安全、现场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质量是否是上升趋势。 ③ 查对近期承建工程,实地参观考核工程质量情况及现场管理水平。 (2)对中标进场从事项目施工的承包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检查 1)了解企业的质量意识,质量管理情况,重点了解企业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工程项目管理和质量控制的情况。 2)贯彻 ISO9000 标准、体系建立和通过认证的情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