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s9000基础知识(doc12)-iso9000(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体系标准,从而产生了包含汽车行业特殊要求的统一的质量体系标准。 随后于 1995年 2月公布了修改后的第一版,于 1998年 4 月又公布了修改后的第三版。 目前,供方质量要 求工作组( SQRTF)代表美国三大汽车公司参与世界汽车工业团体( IASG)的工作,包括起草 IASG 对QS9000 的解释文件的工作以及完善和推广 QS9000 的工作。 质量体系的发展进程: 1957— GB— MOS:注册工厂检验手册 AQAP— 4: NATO 检验体系要求 1959— MIL— Q— 9858:质量计划要求 AQAP— 7: NATO 基本检验要求 1961— MIL— I— 45208:检验体系要求 1974— BS 5179: QA 体系动作和评估指南 1962— MIL— C— 45622A:校准体系要求 1975— CSA Z299:质量体系 1963— MIL— Q— 9858A:质量计划要求 1979— BS 5750:质量体系 1964— MIL— 45208A:检验体系要求 1979— ANSI/ASQC :质量体系通用指南 1965— GQS: GM 通用质量标准 1981— 福特的 Q— 101 1965— H— 50:承包方质量计划评估 1983— 克莱斯勒的供方质量保证手册 1966— H— 51:承包检验计划评估 1987— 通用汽车的北美创优目标 1967— H— 52:承包方校准体系评估 1987— ISO 9000 体系标准 1969— ANSI/ASQC C1:质量计划通用要求 1994— QS 9000 第一版 此资料来自 企业 (), 大量管理资料下载 7 1972— 防卫标准 05/21:质量体系要求 1995— QS 9000 第二版 1968— AQAP— 1: NATO 质量控制体系要求 1998— QS 9000 第 六 、 QS9000 标准的特点 QS 9000 标准的制定,为汽车行业零部件组织提供了一个建立质量体系的模式。 其根本目的是从满足质量要求开始保证顾客满意。 这就体现在一切为顾客着想,按顾客的要求进行产品设计、制造、检验与试验。 所以说是一种顾客导向型质量管理方法。 首先,按顾客的要求进行设计。 在进行市场调研时,必须把握顾客对产品的期望,而这些期望则应包括明确的和隐含的期望。 QS 9000 标准中明确规定,供方要把了解到的顾客期望纳入业务计划中进行评审和确认。 在设计的各个阶段,都要设法满足顾客的期望,并能够做到随时可与顾客沟通信息,如供方的CAD 和 CAE 资源的配置,应具有双向接口,可与顾客的系统联接,以便互通信息;对于由顾客决定的特殊要求应认真加以标识,并能有效传递;在批量生产以前,须经顾客的书面批准等。 其次,按顾客的要求进行制造。 QS 9000 标准规定,供方必须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即生产件批准程序( PPAP),产品质量先期策划和控制计划( APQP),潜在失效模式和后果分析( FMEA),统计过程控制( SPC)和测量系统分析( MSA)。 其中,生产件批准程序,实际上就是顾客批准程序(包括样品,小批以及生产要素发生变化),目的是确定供方是否已 经了解顾客工程设计记录和规范的所有要求,该过程是否具有潜在能力,以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按规定和生产节拍来生产满足顾客要求的产品。 而生产制造计划的制定与更改都需经顾客的批此资料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