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铸管理(doc22)-经营管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运、包装仔细。 2. 压机中小心取出。 3. 自动取出,及时放入铁框。 模具伤痕 模具使用、 搬运不当 1. 压铸过程中不得用硬物碰伤模具。 2. 模具搬运时小心。 3. 伤痕补焊打光。 10 (七)内部缺陷的原因及对策 原 因 对 策 收 缩 气 孔 肉厚部铝液的供给 量不足 肉厚极端变化 1. 浇口改厚、改宽、位置变更,或者渣包的大小位置更改。 2. 浇口速度加快,充填时间减小。 3. 铸造压力增加 4. 气孔部冷却水增加 5. 气孔处用型芯。 6. 肉厚尽量均匀。 气 孔 空气的卷入(模具 的空气、离型剂的 空气) 1. 浇口、渣包、排气的大小及位置变更,或者分型面变更。 2. 浇口速度减小,充填时间加长。 3. 铸造压力增加 4. 涂料减少。 5. 铸件形状变更。 6. 涂料喷后必须吹干。 铝液中空气 1. 除气、除酸充分。 2. 回炉料中垃圾、油要清理干净。 蜂 状 孔 充填不充分 氧化皮 混入 1. 料缸倒铝时速度减慢,尽量减少铝液振动。 2. 氧化皮及时清理。 3. 浇口速度提高,增压充分。 4. 离型剂减少。 肉厚 部的 针孔 压力遗漏 1. 模具合模充分,减少飞边。 2. 增压行程调整,压力增加。 11 (八)材质不良的原因及对策 硬 质 点 细分 原 因 对 策 非 金 属 氧化皮混入 1. 氧化皮及时清理。 2. 溶液的渣及时清理。 3. 坩埚、料勺、勺子用涂料充分涂布。 熔解炉的杂质混入 1. 用不会和铝反应的耐火砖。 2. 耐火砖定期更换。 杂质杂物混入 1. 脱酸剂和脱酸处理充分。 2. 镇静时间充 分实行。 3. 回炉料中对砂、油、垃圾清理干净。 4. 熔解器具的氧化物,铁锈充分除去。 金 属 性 硅未熔解 1. Al— Si 合金,不使用细粉硅。 2. 溶制时要高温长时间,使硅充分熔化。 硅结晶混入 铝温尽量保持一致,使铝保持充分熔化状态。 复 合 性 铝液和硅瓦、铝 液和铁坩埚反应 物混入 1. 低铝质砖瓦不使用。 2. 铁坩埚里氧化皮及时清理。 偏 析 性 成分偏析,急冷效果造成成分偏析 Ca、 Mg、 Na 杂质尽量减到最小,特别是 Ca 要小于。 材质不良 合金成分超标,杂质 超标,材料错用 1. 规程管理、品质管理加强。 2. 作业标准书明确标明材质。 酸化物的混入 铝液氧化,给料时氧化皮进料勺 1. 离型剂、冲头油尽量少用。 2. 及时清理氧化皮。 12 四、压铸实务 (一)上机前准备 1. 设备点检、并记录。 2. 作业工具、备件确认。 3. 交接班了解上一班的产品质量情况、注意事项,以上检查内容如有异常,报告班长处置。 4. 清理分型面及滑块处隔皮。 5. 检查冷却回路。 6. 紧固压板螺丝、拉杆螺丝、压射杆抱攀螺丝。 7. 对照欠缺图,检查上班之末件产品。 8. 铸造条件确认并填入日报表。 9. 进行除渣处理。 (二)正常生产 1. 产品记数器及废品计数器复“零”。 2. 不定时地 检查产品外观质量、型芯断弯、咬模等情况。 3. 注意铝温及铝液的变化并及时补充(加铝锭时必须事先预热)。 4. 滑块及分型面隔皮需及时清理。 5. 坩埚表面杂质及氧化皮需及时清理。 (三)结束操作 1. 将最后一模产品放置到工作台。 2. 清理作业环境。 3. 将生产过程的各项数据如实记入日报表。 (四)不合格品的处理及压铸条件的调整 生产过程中,出现不合格品时,将废品放入废品车,并按记数器。 1. 零星不合格品,继续作业。 2. 连续出现不合格时, C 级以上员工允许在设定范围内调整条件;如不能解决问题,报告班长或 A 级员工。 3. 当调整条件超出设定范围时,必须 有班长或 A级员工的确认签名,并记入日报表。 同时还要委托课长或技术员进行跟踪,确认是否修订作业标准书。 13 (五)产品的堆放及运输 1. 压铸产品必须整齐放于铁架中,高度不得超过铁框边缘,以便铁框叠起,防止产品落地损坏。 2. 特殊要求的产品要用衬板隔开,避免损坏(具体可参照作业标准书)。 3. 产品满框后,完整填写流水票,用液压车整齐地放到指定的区域内。 (六)涂料配比及喷涂 1. 涂料的种类和配比必须参照作业标准书,不得擅自变动。 2. 喷涂时,水蒸气必须吹干,否则会产生气孔、冷隔等缺陷。 3. 喷涂 的重点,主要是容易咬模、容易粘模的位置(因产品而异)。 4. 喷涂原则上是越少越好。 (七)卸模 原则上卸模要整付模具一起卸,但当因各种原因不能合模或半边修理时可以分开卸模。 A.卸定模 1. 拆除定模左右水管 2. 安装吊环螺丝,并用行车慢慢固定。 3. 松开压板螺丝。 4. 调整行车平移,使定模浇口套脱离料缸。 5. 移动行车,拆除浇口套水管,把定模放置于指定木板上。 B.卸动模 1. 拆除左右动模水管。 2. 松开拉杆螺丝。 3. 安装吊环螺丝,用行车轻轻固定。 4. 松开压板螺丝。 5. 移动行车,拆除分流子水管,把动模放置于指定木板上。 C.卸整付模具 1. 合模 2. 拆 除左右水管 3. 动定模处安装吊环螺丝,用行车轻轻固定。 4. 松开拉杆螺丝。 14 5. 松开压板螺丝。 6. 慢速开模 7. 移动行车,拆除下面水管,把模具放到指定的木板上。 D.模具卸下后 1. 清理外形的铝末、垃圾。 2. 放最后一模产品。 3. 需要修理时,填写“修理委托单”。 (八)模具安装 A.安装前准备 1. 检查模具的浇口套大小(和料缸及压射头配合之尺寸)。 2. 根据模具尺寸及要求选择机床。 3. 调换机床的料缸、压射头。 4. 调换拉杆及顶杆(注意:如模具不用拉杆时,机床上的拉杆必须取出,以免损坏机床)。 B.安装 1. 安装吊环螺丝,用行车吊起模具(定模要稍高于动模 ,便于安装)。 2. 安装浇口套、分流子的冷却水管。 3. 清理机床的动定模板。 4. 移动行车、调整,直至浇口套与料缸配合一致(注意:模具移近机床时,必须用慢速,以免误动而损坏机床、模具)。压铸管理(doc22)-经营管理(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