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某省某灌区骨干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55)-工程可研(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变化大、时空分布不均匀,且灌区无灌溉条件,自然灾害频繁。 尤其是冬春旱、伏旱最为明显,给农业生产造成极大的威胁。 据 1985 年至 2020 年 15 年资料统计,干旱年份达 12 年,春旱、夏旱、秋旱、冬旱交替发生,造成的经济损失达 4 亿元之多。 (3) 灌区干旱缺水不仅影响着农业结构调整及农村经济的发展,并且造成农村人畜饮水困难,同时影响乡镇企业发展。 灌区内无好的水源, **水库是解决灌区灌溉和部分群众饮水困难的控制性水源工程。 由于灌区干、支渠骨干工程未续建配套,田间工程未进行配套,群众思水盼水的愿望未 16 能实现。 据统计,灌区干旱年 每户需 1 个劳动力 150 天左右到 3 公里以外拉水, **造纸厂每年因缺水停产 60 天左右。 (4) 灌区内已建有三条经路、六条纬路,形成交通网络,四通八达;灌区内通讯发展迅速,电力有保证,给工农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总之,灌区内基础条件好,土地资源开发潜力大。 但土地资源潜力开发必须以水利为主导因素,以灌区干、支渠骨干工程续建配套为先导。 (5) **县 经济以农业产业为基础,全县有耕地面积 70 万亩,现有灌溉面积 15 万亩。 **灌区 位于 **县 中北部,设计灌溉面积 万亩,在全县耕地面积及灌溉面积中占很大比重。 因 此, **灌区 建设对改善和影响 **县 农业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6) 续建 **灌区 骨干工程,进行田间工程配套,县、乡、镇各级党委、政府非常重视,群众积极性高,要求迫切。 目前,县政府把 **灌区 建设列为内乡重点农田建设项目,工作中心、技术配备、资金等已经向灌区建设倾斜,已按农业综合开发田间工程要求,进行渠、路、林、坝(塘)、井进行统一规划,并已开始实施。 现已修纬路六条,经路五条,共 90km 长,并且路边已种树。 建设小型拦河坝 9 座,可蓄水 50 万 m3。 2020 年 — 2020 年该灌区已纳入省、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总之 ,修建 **灌区 骨干工程是非常必要、非常迫切的,是加快该地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而急需兴建的骨干工程,也是解决该地区水源缺乏、部分群众吃水困难急需兴建的重点工程。 17 4 项目区水资源评价及供需平衡 项目区水资源概况 地表水 灌区地表水主要有灌区内地表水、引用 **水库水。 ⑴灌区内地表水 由于灌区内无实测资料,依据 **省 水利勘测设计院 1973 年编制的《 **省 水利工程水文计算常用图》,由径流等值线图查得灌区径流特征值:灌区内 P=75%年份径流深为 131mm, P=50%年份径流深 为 210mm。 灌区总土地面积为 ,由此计算得灌区 75%年份地表水资源量为 640 万 m3, 50%年份地表水资源量为 1027 万 m3。 ⑵可引水量 **水库为多年调节水库,坝址以上控制流域面积 58km2,多年平均径流深 290mm,多年平均来水量 1680 万 m3,离差系数 Cv 为 ,取 Cs=2Cv。 计算出水库来水量 P=75%年份为 924 万 m3, P=50%年份为 1476 万 m3。 与**水库历年来水资料(表 21)统计结果相符。 由以上分析可知,灌区地表水资源总量 75%年份为 1564 万 m3, 50%年份为 2503 万 m3。 地下水 灌区地下水资源是指逐年得到更新补充的浅层地下水量,地下水资源量可根据水均衡原理求得。 灌区地下水总补给量主要包括降雨入渗补给量、山前侧渗补给量、河道侧渗补给量和田间灌溉渗漏补给量。 根据省地矿局对 **地下水储量的划分,灌区岗丘属Ⅱ 1 区,地下水可采模数为 万 m3/年 km2,埋深在 45— 80m。 根据该资料划分计算灌区地下水资源可开采总量为 379 万 m3。 现有水利工程可供水量、现状供水量、供需水量平衡 可供水量 灌区现状年( 2020 年)有可灌溉面积 万亩, 主要依靠地表水供给。 18 现状年( 2020 年)灌区地表水开发主要有: 1. **水库供水。 **水库兴利库容 1250 万 m3,现主要灌溉 **水库下游干一、二斗,灌溉面积 万亩,多余水量随发电弃走。 2. 灌区内杨凹、坪坦、薛扒三座小 (Ⅱ )类水库,累计总库容为 万m3,兴利库容库 万 m3,年可供水量为 69 万 m3。 现主要灌溉三座小水库下游耕地,灌溉面积合计为 万亩。 3. 灌区内现有拦河堰坝 15 座,总兴利水量 83 万 m3,年可供水量为 166万 m3。 现主要为人畜生活用水及乡村企业用水补充水源。 现状需水量 农业需水量 农业需水量以灌溉综合毛定额乘以灌溉面积。 **灌区 现状年灌溉面积 万亩,主要是利用 **水库干一二斗渠引库水灌溉和利用灌区内小水库引水灌溉。 根据灌区作物种植情况及灌溉管理现状,灌溉保证率 75%时综合毛灌溉定额为 266m3/亩,灌溉保证率 50%时综合毛灌溉定额为 220m3/亩。 从而计算出灌溉保证率 75%时,现状年农业需水量为 万 m3,灌溉保证率 50%时,现状年农业需水量 88 万 m3。 乡村企业用水量 灌区发展农村经济主要是农业、养殖业、个体企业及 季节性的农村产品加工业,用水量较少。 据统计,灌区企业收入 500 万元,用水定额 80m3/万元,经计算个体企业年用量 4 万 m3。 生活需水量 灌区生活用水包括农村人口生活用水和大小牲畜用水。 现状年灌区农村人口 万人,大牲畜 万头,小牲畜 万头。 由于灌区现状水资源比较贫乏,用水条件较差,农村人口用水定额 40L/d,大牲畜 40L/d,小牲畜 15L/d。 经计算,现状年农村人口总用水量 万 m3,大牲畜为 7 万 m3,小牲畜为 万 m3,综合计算灌区内生活用水总量为 万 m3。 供需水量平衡 19 灌区水量平衡计算中用水对象包括农业、个体企业及农村人畜用水等,由前计算知,灌区用水总量 P=75%时为 万 m P=50%时为 万m3。 灌区来水包括当地地表水、 **水库供水等。 由前计算知,现状年供水量远大于需水量,满足该区域用水需要。 设计水平年可供水量预测、需水量预测,供需水量平衡 可供水量 地表水 地表水可供水量与地表水过程及地表水拦蓄工程、数量、规模有关,设计水平年 (2020 年 )灌溉面积增加 万亩,改善面积 万亩,灌区灌溉面积达到 万亩。 随着灌区灌溉面积增加,将充分利用 **水库兴利库容,提高地表水利用程度。 在水量平衡计算时,灌区 2020 年地表水可供水量为 **水库、灌区小 (Ⅱ )类水库、灌区拦河坝等。 农业灌溉保证率 75%时累计可供水量为 1159 万 m3,其中灌区地表水 235 万 m3,水库供水量 924 万m3;农业灌溉保证率 50%时,可供水量 1711 万 m3,其中灌区地表水 235万 m3,水库供水量 1476 万 m3。 地下水 全灌区范围内地下水资源总量为 379 万 m3,地下水可供给量与地下水埋深、井的数量分布情况、单井出水量和实际开 采水平等因数有关。 经分析预测 2020 年地下水可开采量为 151 万 m3。 农业需水量的预测 灌溉制度 **县 **灌区 内无雨量观测站及实测资料,可借用位于同一纬度,土壤组成、气候条件及灌区地形类似的邻近灌区 —— 镇平县赵湾灌区灌溉制度分析计算结果,确定小麦、玉米、烟叶、辣椒等作物 P=75%、 50%不同设计年份次灌水定额见表 4- 表 4- 2。 根据灌区内作物种植结构,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高产高效作物为主,经济作物以 **名牌烟叶和花生为主,其种植比例小麦 35%,玉米 35%,烟 20 叶 45%,辣椒 20%,复播指数 135%。 分析确定灌区中等干旱年 P=75%正常综合净灌溉定额 178m3/亩,节水综合净灌溉定额 ,平水年P=50%正常综合净灌溉定额 ,节水综合净灌溉为。 节水综合净灌溉定额为正常综合净灌溉定额的 80%。 正常灌溉定额表 表 41 单位: m3/亩 作物 75% 50% 灌水次数 灌溉定额 灌水次数 灌溉定额 小麦 3 150 3 120 玉米 3 135 3 90 烟叶 3 120 2 80 辣椒 3 120 2 80 综合 178 节水灌溉定额表 表 42 单位: m3/亩 作物 75% 50% 灌水次数 灌溉定额 灌水次数 灌溉定额 小麦 3 120 3 96 玉米 3 108 3 72 烟叶 3 96 2 64 辣椒 3 96 2 64 综合 根据灌区灌溉制度分析结果 ,选定灌区中等干旱年 P= 75%灌溉用水典型年为 1974 年 10月~ 1975 年 9 月,平水年 P= 50%灌溉用水典型年为 1981年 10 月~ 1982 年 9 月。 根据选定的中等干旱年 P= 75%灌溉用水( 1974 年 10 月~ 1975 年 9月),由作物种植比例及其灌水定额,计算出作物次灌水的净灌水率。 灌水率计算公式如下: TMq βα 21 式中: q — 净灌水率 (m3/s万亩 ); M — 灌水定额 (m3/亩 ); T — 灌水延续天数 (天 ); α — 作物种植比例 ( % )。 β — 系 数,灌区每天引水 24 小时,持续灌水,β =。 作物次灌水的净灌水率见表 43。 设计典型年灌水率(修正)计算表 表 43 作物 作物种植比例 (%) 灌水次数 灌水定额( m3/亩) 灌水时间 (月-日 ) 持续时间 (天) 灌水率 q( m3/s万亩) 始 终 小麦 35 1 50 1211 1219 9 35 2 50 311 319 9 35 3 50 51 59 9 150 玉米 35 1 45 611 619 9 35 2 45 717 725 9 35 3 45 831 98 9 135 烟叶 45 1 30 42 47 6 45 2 30 529 63 6 45 3 30 711 717 7 45 4 30 86 811 6 120 辣椒 20 1 30 619 624 6 20 2 30 711 717 7 20 3 30 726 731 6 20 4 30 812 817 6 120 综合 由上表绘制设计灌水率图并进行修正,根据修正后的灌水率图,选用**灌区 设计净灌水率值为 万 亩。 设计灌水率修正图如下。 22 设计典型年正常灌溉单位面积净灌溉用水过程见表 44,节水灌溉单位面积净灌溉用水为正常灌溉的 80%。 设计典型年单位面积净灌溉用水过程表 表 44 月 旬 灌 水率(m3/s 万亩 ) 持续天数 (天) 单位面积用水量( m3/亩) 月 旬 灌水率(m3/s 万亩 ) 持续天数 (天) 单位面积用水量( m3/亩) 10 上 0 4 上 6 中 0 中 0 下 0 下 0 11 上 0 5 上 9 中 0 中 0 下 0 下 3 12 上 0 6 上 3 中 9 中 下 0 下 4 1 上 0 7 上 0 中 0 中 下 0 下 2 上 0 8 上 5 中 0 中 下 0 下 0 3 上 0 9 上 9 中 9 中 0 下 0 下 0 农业需水量 ⑴灌溉面积 **灌区 设计灌溉面积 万亩。 其中采用正常灌溉方式的灌溉面积占70%,共 万亩;采用节水灌溉方式的灌溉面积 30%,共 万亩。 则设计灌溉保证率为 75%时,全灌区综合净灌溉定额为 ,设计灌溉保证率为 50%时,全灌区综合净灌溉定额为 118m3/亩, ⑵农业需水量 23 灌区农业需水量以综合毛灌溉定额乘以灌溉面积计算。 本次灌区干、支渠骨干配套工程达到高标准建设,积极推行节水工程措施,尽一切可能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 灌区干管、支渠、斗渠均采用钢筋砼低压管 道输水,渠道水利用系数均为 ,农渠、毛渠采用砼硬化衬砌,渠道水利用率均为 ,田间水利用系数为 ,并考虑灌区 30%面积高效节水,经计算全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 则全灌区综合毛灌溉定额灌溉保证率 75%时为 223m3/亩,灌溉保证率 50%时 157m3/亩。 由此计算出灌区设计水平年( 2。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