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公司池窑钢结构制安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报告(87页)-工程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在案,同时办理技术核定,在向作业人员进行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加以描述。 施工技术交底应具有针对性,图纸中有特殊要求的部位和工艺特性,应向作业人员做详细交底。 施工技术交底主要依据施工设计图纸,阅图深度是施工技术交底是否准确的关键,各专业施工人应加以重视。 施工技术交底工作布置在作业人员进场前进行。 7 主要施工技术 措施 钢材除锈及防腐 我公司为保证钢材喷砂除锈的效果,底漆的涂装质量,以及整体进度,现已联系好重钢和重轴厂等专业喷丸公司,各公司同时也作好了抢工的准备。 ,应在我公司的专业预处理基地进行喷砂除锈,除锈等级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底层涂装,经检验合格后方能进现场下料制作,部分外加工件准备采用先加工后喷砂除锈,再刷底漆的方法进行施工,以减少或消除以往施工过程中的除锈不彻底,底漆涂刷不均等质量通病。 为使打磨、油漆涂装工作具有可操作性 ,项目部将设 5~ 10 人的打磨班 ,专门负责 对钢结构杆构件的点、线、面的打磨清理工作。 项目部将和打磨班签定质量责任书,对打磨工作马虎、不彻底的行为进行处罚,对因此导致油漆存在质量缺陷的后果负责。 企业 () 管理资源下载第一站 钢构件表面的面漆涂装应在制作、安装质量检验合格后进行,局部除锈,可用电动工具或人工除锈。 涂料、涂装遍数、涂层厚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本项目的涂装工程对于不同部位有不同的要求,涂装时将根据安装顺序具体施工,做到“早安装、早涂装”,对于漆膜破损部位严格按涂装工艺分层补刷漆,使分层漆膜及干漆膜总厚度分别达到设计及规范要求,除此之外,要采取行 之有效的措施,比如集中人力,设备等在大的工作面基本结束之后统一涂装,以求钢结构的油漆外观质量达到较高的水平。 当天使用的油漆应遵循“用多少,配多少”的原则,严禁随意加添稀剂或配多用少,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涂装时,环境温度宜在 5— 38℃之间,相对湿度不应大于 85%,构件表面有结露时不得涂装,涂装后 4H 内不得淋雨。 施工图中注明不涂装的部位不得涂装。 安装焊缝处应留出 30— 50mm暂不涂装。 涂装应均匀,无误涂、漏涂,无明显起皱、流挂,附着应良好。 涂装时 应留出构件编号,中心线,安装基准线,定位标记,重心点,吊点等标记,直到安装完毕方可进行涂刷,对于甲方要求永久保留的基准点、基准线,将打上钢印或制作不锈钢永久指示牌。 7 . 为保证涂装外观质量 ,应特别注意改进和加强涂装的工艺处理 :选用棕毛柔软的油漆刷或滚筒刷等 ,油漆在选料、配比、稀释、涂刷应集中,并大面积进行,上道油漆干后才进入下层涂刷,避免油漆面漆外观偏差较大,影响整体效果。 严格按照三峡牌油漆涂装技术要求和池窑钢构涂装方案施工(详见涂装方案。 钢构件预加工 结合本工程具体特 点和本公司实际情况,我公司目前选择了重庆港机厂和我公司钢结构公司进行构件加工。 为确保钢结构加工制作满足工程安装质量和企业 () 管理资源下载第一站 进度的需要,减少或消除因加工偏差超标造成安装返工或返修等耽误工期的现象,加工件根据需要在加工场进行预组装,待现场具备安装条件后,运至现场安装;另外一部分现场制作安装。 在本期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保证现场的整体安装进度达到 2020年 6月 30日筑炉的条件,我公司将加大结构件的外加工力度,把能够进行外加工的楼梯,栏杆等结构全部在加工场完成制作,现场将以安装为主,非标加工为辅进行施工。 施工前技 术准备 ( 1)熟悉并完善图纸; ( 2)熟悉与工程有关的各种技术文件; ( 3)参加设计交底; ( 4)根据设计要求编制钢构件加工计划; ( 5)编制质量检测计划并将各分部分项质量目标落实到人; ( 6)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特殊过程作业指导书; ( 7)编制工程各项资源计划; ( 8)对班组进行施工技术交底; ( 9)明确并准备施工验收评定规范。 钢材的预处理 钢材的预处理包括进料检验、除锈、底漆、矫正和成型等工序。 在钢材运进现场以后,由于运输变形等原因,钢材存在变形并超出允许偏差的可能,这时就需要对钢材采取矫正 和成型的措施。 或者钢构件在施焊后也可能变形,需要在组对前进行矫正。 ( 1)矫正可采用冷矫正或加热矫正; ( 2)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在加热矫正时,加热温度应根据钢材性能选定,但不得超过 900℃。 低合金结构钢在加热矫正后应缓慢冷却; ( 3)冷矫正可用 400t和 200t 油压机校正; ( 4)矫正后钢材表面,不应有明显的凹面或损伤,划痕深度不得大于 ; ( 5)当零件采用热加工成型时,加热温度应控制在 900— 1000℃;碳素结构钢在温度下降到 700℃和低合金钢在温度分别下降到 800℃之前,应结束加工;企业 () 管理资源下载第一站 低合金 结构钢应缓慢冷却; ( 6)弯曲成型的零件应采用弧形样板检查,当零件弦长小于或等于 1500mm时,样板弦长不应小于零件弦长的 2/3。 零件弦长大于 1500mm 时,样板弦长不应小于 1500mm,成型部位与样板的间隙不得大于 ; ( 7)型材构件的制作是常规结构制作,下料时尽量采用砂轮切割,矫正采用人工式矫直机矫正。 放样、号料和切割 ( 1)放样和号料应根据工艺要求预留制作和安装时的焊接收缩余量,以及切割、刨边和铣平等加工余量。 ( 2)放样和样板(样杆)的允许偏差: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mm) 1 平行线距离和分段尺寸 177。 2 对角线差 3 宽度、长度 177。 4 孔距 177。 5 加工样板 177。 20” ( 3)号料的允许偏差: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mm) 1 零件外形尺寸 177。 2 孔距 177。 ( 4)普通板材尽量采用半自动或全自动割刀进行切割,不锈钢板材尽量采用等离子切割机进行切割,大型型钢采用等离子切割机切割,原则上减少用氧气 乙炔焰切割。 ( 5)切割前应将钢材切割区域表面的铁 銹 、污物等清除干净,气割后应清企业 () 管理资源下载第一站 除熔渣和飞溅物。 气割的允许偏差: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mm) 1 零件宽度、长度 177。 2 切割面平面度 且不大于 (t 为切割面厚度 ) 3 割纹深度 4 局部缺口深度 ( 6)机械剪切的零件,其钢板厚度不宜大于 ,剪切面应平整,允许偏差: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mm) 1 零件宽度、长度 177。 2 边缘缺棱 3 型钢端部垂直度 边缘加工 ( 1)气割或机械剪切的零件,需要进行边缘加工时,其剖削量不应小于 mm。 ( 2)边缘加工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 边缘加工允许偏差( mm) 项目 允许偏差 零件宽度、长度 177。 加工边直线度 L/3000,且不大于 相邻两边夹角 177。 6′ 加工面垂直度 ,且不应大于 企业 () 管理资源下载第一站 ( 3)焊缝坡口应按工艺要求确定。 孔加工 ( 1)本工程钢结构主要采取以高强度螺栓 (普通螺栓 )加焊接的连接方式,对制孔要求较高,制孔时采用钢模板配钻。 ( 2) C 级螺栓孔,其孔壁表面粗糙度 Ra 不应大于 25181。 m,其允许偏差值为 :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mm) 1 直径 + 2 圆度 3 垂直度 且不大于 (t 为工件厚度 ) ( 3)螺栓孔距的允许偏差: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mm) ≤ 500 5011200 12013000 3000 1 同一组内任意孔距离 177。 177。 __ __ 2 相邻两组的端孔距离 177。 177。 177。 177。 螺栓孔的允许偏差超过上述规定时,不得采用钢块堵塞,可采用与母材材质相匹配的焊条补焊后重新制孔。 ( 4)螺栓孔的分组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节点中连接板与一根杆件相连的所有螺栓孔为一组; 2) 对接接头拼接板一侧的螺栓孔为一组; 3)在两相邻节点或接头间的螺栓孔为一组,但不包括上述两款所规定的企业 () 管理资源下载第一站 螺栓孔; 4)受弯构件翼缘上的连续螺栓孔,每米长度范围内为一组。 ( 5)钻孔:由于连接板钻孔量较大,采用模板叠钻孔的方式进行钻孔,但最多不得多于 10 层,其点焊部位应规矩、整齐。 钢构件验收、预拼装及组装 ,按照规范以及技术交底等技术资料进行验收,有预拼要求的杆、构杆在自由状态下预拼装。 高强度螺栓和普通螺栓连接的板叠,采用试孔器进行检 查。 预拼装检查合格后,标注中心线,控制基准线等标记特殊位置。 验收加工厂应提交的资料是否齐全合格。 组装前,零件、部件应经检查合格;连接接触面和沿焊缝边缘 30—50mm 范围内的铁 銹 、毛刺、飞边、污垢等应清除干净。 构件的锐角、锐边应用手提砂轮机倒角。 板材、型材的拼接,应在组装前进行;构件的组装应在部件组装、焊接、矫正后进行。 组装前,应清除焊疤和焊渣。 组装顺序应根据施工图结构形式、焊接方法和焊接顺序以及现场实际情况等因素综合确定。 保 证顶紧接触面有 75%以上的面积紧贴。 部分要求较高的结合面,应根据设计的技术要求用塞尺检查贴合情况。 构件的隐蔽部位,应焊接、涂装并经检查合格后方可封闭。 采用夹具组装时,拆除夹具时应用气割切除,严禁用锤击落并不应损伤母材,之后用磨光机打磨平整。 钢材及结构件半成品运输及堆放 轻型钢结构运输根据需要选用不同吨位的货车。 运输前,改造运输车架 ,避免运输过程中造成构件扭曲变形,若柱、梁超长,必须办理超长运输证,并作好标志。 企业 () 管理资源下载第一站 钢材及结构件的运输次序根据安装工艺 及流程图分单元成套供应。 运输前检查构件编号是否与现场相符,避免多次转运,对于宜损部位应采取加衬垫等特殊措施进行保护,避免造成构件变形和损坏。 钢材及结构件存放场地应平整坚实、无积水。 钢材及结构件按种类、型号和安装顺序分区存放;构件下方用枕木支撑,相同型号的钢材及结构件叠放时其支点在一条线上,堆放不允许超过三层,并套牢,作成品、半成品及安全标志。 钢材及结构件上、下车时钢丝绳所捆位置用垫衬包角,保护构件或底漆等不受损伤,构件装车后采用手拉葫芦或其他措施将其与车架绑牢,另外注意上下车时轻 拿轻放,避免撞击或受强力导致钢材及结构件变形。 钢构件出加工厂前,及进施工现场后,安装前,应分别对其质量进行严格检查,如变形、缺陷超出允许偏差时,进行相应处理,检查结果应形成相关记录资料。 加工厂要提供规范要求的有关制作和预拼装资料,以作为安装的依据。 钢结构定位基准测量 本工程的钢结构各部分对于标高的要求特别高,有的部位的标高允许偏差要求低于 ,因此,在进行钢结构的安装以前,必须对钢结构的标高基准点和纵横向中心线进行确认,并进行永久性的标识。 标高基准点的测量和设置 在进行正式安装前,需要和土建施工单位协调,由土建单位移交窑炉车间的基准零标高,并作好移交记录。 我方以该基准零标高为基准,在车间内主要建筑立柱上,设置两个以上的 FL+1000mm 永久性的标高点,作为所有安装与效验的基准。 这种标高点的设置位置和数量要保证在整个安装过程中,进行所有可能的标高测量时便于观察。 在进行正式的标高点测量时,先在所选定的设置位置,分别固定一块不锈钢标识板( 300 200),然后,以基准零点为测量基准,用水准仪在各个不锈钢标识板上测出 FL+1000mm 标高并作好临时标记,对这些企业 () 管理资源下载第一站 所有的标高点 进行相互的比较测量,直到所有的标高点的相互标高差不超过,最后形成正式的 FL+1000mm 标高点,并作好永久标识。 本工程的玻璃液位线确定为 FL+5915mm,在池窑车间的两个主要立柱上分别用不锈钢做标记,方法同 FL+1000mm 标高点设置。 钢结构基准中心线的确定 ( 1)池窑中心线的确定 该线是画在窑底上,穿过换热器、熔炉、过渡通路、主通路和拉丝通路烟囱的中心,在两边的墙上采用不锈钢板做标记,所有的安装与校验均以此中心为基准。 ( 2)池窑成形基准线 通过 熔炉 成形端墙的外部画一条线,穿过 池窑中心线,标明为池窑成形基准线( F、 B、 R、 L)。 池窑成形基准线与池窑中心线相垂直,该线主要用于池窑砌砖和池窑钢结构的安装,在两边的墙(或就近的立柱)上采用不锈钢板做标记,并在旁边标上说明,所有的安装与校验均以此中心线为基准。 ( 3)拉丝通路中心线 该线位于 、 通路和 、 通路之间正中央,也就是拉丝通路的中心线。 拉丝通路中心线与池窑中心线相垂直,此线是基于池窑成形基准线而测量的,在两边的墙上采用不锈钢板做标记,并在旁边标上说明,拉丝通路钢结构的安装与校验均以此中心线为基准。 ( 4)金属换热器中心线 金属换热器中心线与池窑中心线相垂直,此线是基于池窑成形基准线而测量的,在图纸上已有明确标识,金属换热器钢结构及金属换热器的安装与校验均以此中心线为基准。 ( 5)加料口中心线 加料口中心线与。复合材料公司池窑钢结构制安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报告(87页)-工程设计(编辑修改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