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钢原料场技改工程堆取料机安装施工组织设计(44页)-工程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运行和持续改进,不断提高顾客满意度。 质量控制目标 我们将遵循公司的质量方针,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验收规范优质高速组织施工。 检验批合格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的质量经抽样检验合格 ,优良率 达 50%。 具有完整的施工操作依据、质量检查记录。 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合格质量的规定。 分项工程所含的检验批均应符合合格下列规定。 分项工程所含的检验批的质量验收记录应完整。 分部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 分部工程所含分项工程的质量均应验收合格。 质量控制资料应完整。 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和设备安装等分部工程有关安全及功能的检验和抽样检测结果应符合有关规定。 观感质量验收应符合要求,得分率达 90%。 单位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规定: 单位工程所含分部工程的质量均应达到优良水平。 质量控制资料应完整。 单位工程所含分部工程有关安全和功能的检测资料应完整。 主要功能项目的抽查结果应符合相关专业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观感质量验收应符合要求。 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记录应符合《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的规定。 2. 选用主要规范 本项目采用以下主要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J300- 2020) 《建设工程监理规范》( GB50319- 2020) 《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J50202- 2020)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 GB/ T50326- 2020)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 2020) 《砼质量控制标准》( GB50164- 92) 《建筑装饰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10- 2020)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 GB50194- 93)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03- 2020) 《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 GB/ T50328- 2020) 《钢结构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5— 2020) 《现场设备、工业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36- 98) 《碳素结构钢》 (GB/T700— 1988) 《工业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35- 97) 《治金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液压、气动和润滑系统)( YBJ207- 85) 检验工作手册 (用于材料检验试验 ) 3. 确保质量目标的主要措施 质量保证体系 建立由项目负责人直接管理,技术质量负责制,专业质量检查员作业层检查的三线管理系统,形成一个横向由土建到各专业项目,纵 向从项目负责人到作业体的质量管理网络。 检测主要设备清单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生产厂家 备 注 1 经纬 仪 J2A 苏州 2 经纬仪 J2— 2 北京 3 水准仪 DSZ3 苏州 4 水准仪 DS24 天津 5 测距仪 DMC3 拓普康 6 万能材料试验机 WE1000 天水 7 万能材料试验机 WE100A 山东 8 试压机 YE— 200A 天水 9 电动抗折仪 KZJ50001 山东 10 水泥细度负压筛 FSY— 150B 沈阳 12 压碎指标测定仪 φ l52 125mm 河北 质量管理制度 根据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责任制的要求,在工程中特制定以下质量 管理制度。 技术负责人 质量负责人 建筑分公司负责人 管装分公司负责人 电装分公司负责人 供运分公司负责人 项目负责人 金结分公司负责人 技术交底制度 坚持以技术进步来保证施工质量的原则。 技术部门应编制有针对性的施工组织设计,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针对特殊工序编制要有针对性的作业指导书。 每个工种、每道工序施工前要组织进行各级技术交底,包括项目技术负责人对作业队的技术交底,作业队对班组的技术交底,班组长对作业人员的技术交底。 各级交底以书面进行。 因技术措施不当或交底不清而造成质量事故的要追究有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 料进场检验制度 本工程的钢材、钢筋、水泥等各类材料需具备出厂合格证,并根据国家规范要求分批分量进行抽检,抽检不合格的材料 一律不准使用,因使用不合格材料而造成的质量事故要追究验收人员的责任、施工人员的责任及项目负责人的责任。 样板引路制度 施工操作注意工序的优化,工艺改进和工序的标准化操作,通过不断探索,积累必要的管理和操作经验,提高工序的操作水平,确保操作质量。 每个分项工程或工种(特别是量大面广的分项工程)都要在开始大面积操作前做出示范样板,统一操作要求,明确质量目标。 施工挂牌制度 主要工种如钢筋、混凝土、模板、砌砖、抹灰等,施工过程中在现场实行挂牌制度,注明管理者、操作者、施工日期,并做相应的图文记录,作为重要施工档案保 存。 因现场不按规范、规程施工而造成 的事故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过程“三检”制度 实行并坚持自检、互检、交接检制度。 自检要作方案记录。 隐蔽工程要由项目技术负责人、质检员、项目负责人及业主或(主管部门)检查,并做出较详细的档案记录。 质量否决制度 对不合格分项、分部和单位工程必须进行返工。 不合格的分项工程流入下道工序,要追究班组长的责任,不合格分部工程流入下道工序,要追究施工队和项目负责人的责任。 有关责任人要针对出现不合格品的原因采取必要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成品保护制度 要象重视工序的操作一样重视成品的保护。 项目负责人应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减少工序的交叉作业,上下工序的成品造成影响时,应征得上道工序操作人员及管理人员的同意,并避免破坏和污染,否则,造成的损失由下道工序操作者和管理人员负责。 质量文件记录制度 质量记录是质量责任追溯的依据,应力求真实和详尽,各类现场操作记录及材料试验记录、质量检验记录等要妥善保管,特别是各类工序交接的处理,应详细记录当时的情况,理清各方责任。 有关工程技术、质量的文件资料管理制度 工程文件资料的完整是工程竣工验收的重要依据,应真实和详尽,由专职资料员整理、保管、存档,做到工程技术、 质量保证资料 及验收资料随工程进度同步进行。 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核定制度 竣工工程首先由企业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规范进行质量等级评定,然后报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进行等级核定,合格的工程交给业主,未经质量等级核定或定为不合格的工程不得交工。 工服务承诺制度 工程竣工后在建筑物醒目位置镶嵌标牌,注明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以及开工、竣工的日期,这是一种纪念,更是一种承诺。 我公司将主动做好用户回访工作,按有关规定实行工程保修服务。 培训上岗制度 工程项目所有管理及操作人员应经过业务知识技能培训,并持证上岗。 因无证指挥、无证操作造成工程质量不合格或出现质量事故的,除要追究直接责任外,还要追究企业主管领导的责任。 工程质量事故报告及调查制度 工程发生质量事故,马上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并做好事故现场抢险及保护工作, 主管部门根据事故等级逐级上报,同时按照“三不放过”原则,负责事故的调查及处理工作。 对事故上报不及时或隐瞒不报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施工中的计量管理 A. 按施工工艺计量网络图,质量检测计量网络图配齐计量器具。 B. 国家规定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必须 100%,按时送检,其它讲 量器具也应按计划送检,送检率不得低于 90%,并作好原始记录。 C. 计量器具统一建卡,分发给专人保管,并由计量管理部门统一调配。 D. 原材料检测要及时作好记录,发现质量超过正负公差范围时要立即通知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处理。 E. 模板安装预留预埋误差不得超过规范的范围,否则要整改。 F. 钢筋的规格型号,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钢筋加工严格按配料单进行;绑扎及焊接参数用相应计算器具进行检测,偏差不得超过规范要求。 G. 搅拌砂浆和砼的计量器具进行一次检查,减少仪表造成的系统误差。 砼施工中,试验人员根据气候条件注意调整配合比,并按规定做强度试块及塌落度试验。 H. 试验人员每季度要对实验仪 器进行一次抽查,维修及保养,无证人员不得使用仪器设备,各种试验要按其试验程序及标准操作。 I. 现场测量每季度要对所有测量仪器进行抽查,维护及保养。 在测量前对仪器要认真校核,按测量步骤做好原始记录,及时消除测量中的各种因素造成的误差。 J. 计量器具的保管,使用人员必须按其使用说明书正确使用,精心维修,妥善保管。 使用完毕应擦干净,对量具量仪的测量面和刻度不得用油石、砂纸等硬物擦;非计量人员不得任意拆卸、检修计量器具;对较贵重的计量器具,其存放应符合规定要求。 质量保证措施 加强技术管理,认真贯彻规范、标准及各项管理制度 ,建立岗位责任制,形成项目技术措施管理体系,搞好从技术措施的提出、审批、交底、执行、检查及修正等一系列的工作。 实行目标管理,进行目标分解,落实责任制,按照单位工程及分部分项工程落实到各责任单位和人员。 从项目的各单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