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油职业技能鉴定题库中级(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C、批控器前表数 D、批控器后表数 ,通知( C)准备停泵装油。 A、班长 B、司机 C、装车泵操作员 D、装车台外操 ( C)法。 A、体积法 B、重量法 C、体积重量法 D、不用计量 ,由于风浪原因,检尺误差增大 ,应( A)处理。 A、多次检尺取平均数 B、待风浪停了再检尺 C、两次检尺数据不超 1mm D、两次检尺取平均数 ,要对计量数据进行( B)。 A、粗大误差剔除 B、吃水差修正 C、不用处理 D、四舍五入 公式错误的是( C)。 A、 m=V20 (ρ ) B、 m=Vt (ρ ) VCF C、 m=Vt (ρ ) D、 m=V20 (ρ ) 值根据( B)求出。 A、 视密和视温 B、 标密和计量温度 C、 视密和计量温度 D、 标密和视密 ( C)。 A、真值=示值-误差 B、真值=示值+误差 C、真值=示值+修正值 D、真值=误差+修正值 , 已参照高度为 ,基准点高为,尺铊浸入液面的高度为 52mm,实际油高为( A)。 A、 B、 C、 D、 ,只要根据未修正测量结果所处的测量范围,采用( B)原则,就可以查到对应的修正值。 A、线性比例内插 B、就近取值 C、保留一位小数 D、保留二位小数 ,计量温度增大, VCF 值( A) . A、减小 B、增大 C、不变 D、视计算结果可大可小 ,船岸的标准体积基本相同,但质量超损耗,是( B)原因造成超损。 A、温度 B、密度 C、体积 D、压力 ,最大流速不应超过( B)。 A、 1m/s B、 2m/s C、 3m/s D、 4m/s ,不可以控制流速的是( B)。 A、泵出口阀 B、泵入口阀 C、泵回流阀 D、容器入口阀 ( B)。 A、操作性别 B、操作技术 C、操作方法 D、操作环境 ( D)。 A、采用修正值消除误差 B、从产生的根源上消除误差 C、测量过程中采用专门的方法消除误差 D、 换一个技术高的人消除误差 、弯头、大小头、( D)、阀门连接组成。 A、压力表 B、真正表 C、止回阀 D、三通 、埋地敷设和( C)敷设三种。 A、高空 B、半地下 C、管沟 D、软管 ,管子与管子以及管子与管件的连接方式有焊接连接、法兰连接和( D)连接。 A、对接 B、手动连接 C、软管连接 D、螺纹连接 ( C)进行检验的重要方法。 A、抗压性 B、承压性 C、严密性 D、保温性 ,蒸汽压力保持稳定,一般不小于( D) . A、 ~ B、 ~ C、 ~ D、 ~ ,在水洗后应用热风吹干管道,热风温度一般应不小于( D)。 A、 50℃ B、 60℃ C、 70℃ D、 80℃ 159.“从泵到泵”输送方式中, 各 站的输量( D)。 A、不相同 B、单独可调 C、自行调节 D、相 同 ,宜安装自动控制最小流量返回阀,当装车泵出口流量()时,最小流量返回阀( A)。 A、降低,开大 B、降低,关小 C、升高,开大 D、升高,不变 ( B)。 A、出口阀开度调节 B、入口阀开度调节 C、旁路调节 D、改变叶轮直径;调速控制 ( C)油品在管线中的压力。 A、小于 B、等于 C、大于 D、不确定 ,当管网压力下降时,下列不正确的做法是( D)。 A、开大供油泵出口阀 B、关小系统回流阀 C、检查泵出口压力是否正常 D、关小供油泵出口阀即可 164.“从泵到泵”输送方式中,当下游泵进口压力下降时,下列不正确的做法是( D)。 A、提高上游泵入口压力 B、开大上游泵出口阀 C、关小下游泵出口阀 D、开大下游泵出口阀 ,泵出口压力表读数突然(),进口真空表读数也相应( B),则可以判断管线发生破裂 泄漏。 A、下降,减少 B、下降,增加 C、增大,增加 D、增大,减少 、作业时的专门巡视检查、( A)等。 A、定期巡视 B、按时巡视 C、常规检查 D、专项检查 ( B)的方式进行。 A、同时输送 B、顺序输送 C、任意输送 D、随机输送 ,该尺(( C)。 A、可以使用,但前后必须用同一把尺 B、用另一尺校正使用 C、不准使用 D、用于非出厂计量 ,该温度计( C)。 A、可以使用。 但前后必须用同一个温度计 B、用另一温度计校正使用 C、不准使用 D、附修正表后使用 ( B)。 A、 半年 B、 一年 C、 二年 D、 18个月 ( D)。 A、半年 B、一年 C、一年半 D、两年 ( B)。 A、半年 B、一年 C、一年半 D、两年 ( B)。 A、半年 B、一年 C、一年半 D、两年 ( A)。 A、体积流量计半年、质量流量计 1年 B、体积流量计 1年、质量流量计半年 C、体积流量计 2年、质量流量计 1年 D、体积流量计 1年、质量流量计 2年 ( D)温度计。 A、电阻式 B、热电偶 C、压力式 D、热敏电阻 ( C),才能达到热平衡。 A、 20~ 30min B、 10~ 20min C、 1~ 6min D、 ~ 1min ,工艺管线和机泵安装压力表的外径一般为( B)为宜。 A、 50mm B、 100mm C、 150mm D、 200mm ,其表盘刻度极限值应为容器最高工作压力的 — 3 倍,最好的为( C)。 A、 1 倍 B、 倍 C、 2 倍 D、 倍 ,应不超过刻度极限的( B)。 A、 50~ 60% B、 60~ 70% C、 70~ 80% D、 80~ 90% (指针型)在输送液体时,造成指针转动不稳定的原因( B)。 A、温度 B、压力 C、粘度 D、流速 ,流量计表数飘移是( A)原因造成的。 A、温度 B、压力 C、粘度 D、密度 ,流量计里介质发生变化,造成流量计飘移,是( A)现象造成的。 A、汽化 B、升华 C、溶化 D、液化 燃料油时,( D)影响流量计运转噪音增大。 A、温度 B、密度 C、流态 D、粘度 ,当流量计出口阀关小时,( C)影响流量计运转噪音增大。 A、温度 B、密度 C、压力 D、粘度 、压力、密度变化的影响,但是对于( A)的流体有影响。 A、低汽化压力 B、高汽化压力 C、高压力 D、低压力 要求,但是流量计误差还是大,( C)原因有可能影响流量计精度。 A、温度 B、压力 C、零点 D、密度 ( D)。 A、超过检定日期 B、低汽化压力下 C、零点飘移下 D、密度增大下 (A)启动润滑油系统。 A、 15 分钟 B、 30分钟 C、 45 分钟 D、 20 分钟 ( C)全开。 A、入口阀 B、出口阀 C、出入口阀、循环阀 D、循环阀 杆压缩机流量调节应通过调节( C)开度进行。 A、出口阀 B、入口阀 C、循环阀 D、出入口阀均可调节 ( C)。 A、游离水脱除器有立式和卧式、两相和三相之分 B、重力沉降罐按其外形可分为立式和卧式两种 C、 加热处理器只具有加热和脱水两种功能 D、 从工作原理上看自动脱水器可分为破乳剂脱水、重力沉降脱水、加热脱水、机械脱水、电脱水等 ( D) A、电泳聚结 B、偶极聚结 C、振荡聚结 D、阴极聚结 ( B)原理,通过放大机构控制特点无背压阀门开启和关闭。 A、浮力 B、杠杆 C、力学 D、阿基米德 ( A)。 A、 螺栓孔 B、 浮桶 C、 排水阀 D、 罐体 :水力损失、容积损失、( A)。 A、机械损失 B、阻力损失 C、冲击损失 D、压头损失 ( B)。 A、容积损失 B、阻力损失 C、机械损失 D、水力损失 ( B)。 A、 1~ 3 个月 B、 3~ 6个月 C、 6~ 12 个月 D、 12~ 18 个月 离心泵的小修内容的是( D)。 A、更换填料或检修机械密封 B、检查和调整轴瓦间隙 C、检查和调整联轴器同心度 D、检查和调整轴的弯曲度 ( B)。 A、检查联轴器及其与轴配合情况 B、检查轴承,清洗轴承箱 C、检查泵轴直线度和轴颈跳动量 D、检查和调整轴的弯曲 度 ( B)阀门是否打开。 A、泵出口阀 B、管路回流阀 C、泡沫罐出口阀 D、比例混合器调节阀 ,其入口管路的阀门平时应处于( C)状态。 A、关闭 B、半开启 C、全开启 D、无开关要求 (C)。 A、立式机械搅拌器 B、侧向伸入式机械搅拌器 C、压缩风机 D、风搅拌器 ,油品流动达到( C)状态时调合效果最好。 A、液面平稳 B、液面呈漩涡状 C、油品上下循环 D、液面随搅拌器平行转动 ( B)使静止的液体变成湍流状态的液体。 A、速度 B、离心力 C、轴向推力 D、重力加速度 ( C)作用。 A、分离杂质 B、消除静电 C、使物料混合均匀 D、分散作用 ,静态混合器截面 AA 的流量( A)管道内 BB 截面的流量。 A、等于 B、高于 C、低于 D、不确定 ,改变了流体在管道内的( C), 使不同流体物料充分混合。 A、油品温度 B、油品的粘度 C、流动状态 D、流量 ,内外臂分别设独立配重系统的是( A)。 A、自支撑单管输油臂 B、混支撑单管输油臂 C、分支撑单管输油臂 D、分支撑双管输油臂 ,不能进行液压操作的是( A)。 A、自支撑单管输油臂 B、混支撑单管输油臂 C、分支撑单管输油臂 D、分支撑双管输油臂 ,最好选用( D)。 A、自支撑单管输油臂 B、混支撑单管输 油臂 C、分支撑单管输油臂 D、 分支撑双管输油臂 ( A)。 A、自支撑单管输油臂 B、混支撑单管输油臂 C、分支撑单管输油臂 D、分支撑双管输油臂 ,不属于独立支撑双管输油臂特点的是( B)。 A、内外臂共用一配重系统 B、气相管与液相管能异步动作 C、支撑系统与工艺管线相互独立 D、旋转接头负荷小 ( A) . A、空气过滤器 B、劳保鞋 C、防护手套 D、空气呼吸器 ( B)。 A、椭圆的 B、偏心地安装在泵壳内 C、安装在泵壳中心 D、以上说法均不对 ( D),使吸入室形成足够真空度。 A、泵体 B、出口管 C、出口阀 D、扩散管 ,先打开蒸汽总管排凝阀,将管内( D)排净。 A、油泥 B、杂物 C、锈渣 D、冷凝水 217.( B)开泵操作应先开启蒸汽进口阀,再开启 吸入口阀。 A、水环真空泵 B、喷射真空泵 C、离心泵 D、往复泵 ( B)变化达到吸气、排气目的。 A、叶轮 B、空腔容积 C、吸入室 D、气液分离室 ( A)。 A、旋转式真空泵 B、水环式真空泵 C、喷射式真空泵 D、干式真空泵 ,油封式真空泵,干式真空泵和( C)。 A、喷射式真空泵 B、活塞式真空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