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大桥钢结构整体节点拼装工艺(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2020 定扭矩扳手 个 60 2 PID 1500 定扭矩扳手 个 40 3 PID 600 定扭矩扳手 个 20 4 AC7502020N m 带响定扭矩扳手 个 10 5 AC250750 带响定扭矩扳手 个 10 6 PT 2020N m 表盘扳手 个 5 7 PT 1000N m 表盘扳手 个 5 8 扭矩测量仪 2020N m 台 4 9 其它试验仪器 套 1 运输整体节段的大型船舶,公司已提前与有实力的运输公司联系,保证运输需要,满足预拼场拼梁和工地架梁进度需求。 一旦我公司中标,则可马上签约。 准备搭建 大型 胎架如下: 精密拼装台座 4 个,可同时 3+1 拼装整节段 12 个; 存梁台座 3 个,每个台座可存整节段 4 个,总共存梁 12 个; 局部防风防雨棚 4 个。 五、整体节段拼装方案、技术措施、拼装工艺及方法 节段拼装 工艺技术准备 、技术文件准备 技术部门认真研究钢桁梁图纸内容和招标文件,在此基础上编写《天兴洲长江大桥节段拼装制造规则》并通过专家评审, 作为标准来指导和控制钢桁梁工厂拼装、水上运输、桥上施工的全过程, 并邀请设计部门进行技术交底。 对制造验收规则进行分解细化,用于指导生产,控制施工质量。 工艺文件报请监理工程师审查,主要文件报请监理工程师和甲方审定或批准。 、工装设计 为保证钢桁梁的拼装精度,提高生产效率,将设计制造一系列工装设施,由于天兴洲长江大桥制造工期紧张,且全熔透焊缝多,焊接变形量大,因此决定 了工装设计和拼装 台座力应力求结构简单、精度可靠、操作方便效率高,能满足工期要求。 同时所有的支撑体系、所有的定位装置都要有足够的强度、刚度,要能控制杆件的变形。 工装设施还要便于测量、转换支承体系和调整线型。 、施工图绘制 施工图采用计算机 CAD 绘图,内容为: 工装设计、布置图; 钢桁梁节段拼装顺序图、节段存放图、发送部件表、运输轮次图等。 、焊接工艺评定 焊接工艺评定是编制焊接工艺指导书的依据,应在桥面板组拼前分别对工厂焊接和工地焊接进行焊接工艺评定,评定试验用的母材应与产品一致,采用与实际结 构相同的线材及焊材。 焊接工艺评定试验除按《铁路钢桥制造规范》( TB1021298)附录 C 的规定进行外,还应执行招标文件《技术规范》关于焊接接头性能的基本要求。 试验报告按规定程序批准后,根据焊接工艺评定试验的结论编制焊接工艺指导书,指导书应包括母材、焊接材料、焊接方法、焊接接头形式、组装要求及允许偏差、焊接工艺参数和焊接顺序、预热、后热和焊后热处理工艺以及焊接检验方法及合格标准等主要内容。 焊接过程中应严格按焊接工艺指导书规定的工艺参数和焊接顺序施焊。 、工艺文件编制 按照天兴洲长江大桥钢桁梁设计文件 和招标文件中《技术规范》要求,编制《天兴洲长江大桥钢桁梁制造验收规则》作为验收标准来指导和控制钢桁梁工厂整体拼装、水上运输、桥上焊接的全过程,工艺文件如下: 天兴洲长江大桥钢桁梁 整节段拼装 验收规则 天兴洲长江大桥钢桁梁整拼装施工组织设计 天兴洲长江大桥钢桁梁 整节段拼装 技术方案 焊接工艺评定任务书 焊接工艺评定试验报告 基本构件存放工艺 节段拼装工艺 节段焊接工艺 节段测量工艺 节段检验工艺 高强度螺栓施拧工艺 节段拼装胎架图 节段拼装场地布置图 节段场内转场装置图 节段存放吊装工艺 节段运输规程 桥上焊接工 艺 涂装工艺 节段拼装的施工准备 ◆ 尽早 进行场地总体规划和布置 施工条件。 ◆ 合理配置机械设备,及时进场。 ◆ 搭设拼装台座、滑道严格检测。 ◆ 合理组织,优化管理结构。 ◆ 组织管理和技术人员、质检人员认真阅读有关规范和设计文件,有针对性地细化各工序施工工艺。 ◆ 按专业化分,系统地编制 拼装、 测量和质量、安全检查各项工作细则。 ◆ 成立配备专业人员组成的测量监控小组。 ◆ 成立专项试验室 ◆ 成立以项目总工程师为首的施工技术攻关小组,制订 QC 小组活动计划。 ◆ 成立技术专家组、技术监控组,提高技术水平、监控拼装质量和专 项研究并解决节段制造过程中的技术难题。 对参加天兴洲长江大桥钢桁梁整体拼装制造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操作工人进行岗前培训,进行质量、技术交底,对于拼装主要工种,如组装、焊接、 涂装、 装吊、高强度 螺栓 施拧人员、船舶驾驶等进行特殊培训和考试,实行持证上岗制度。 、 存放 及场地要求 ( 1) 基本构件 存放场地及拼装场必须平整,道路畅通,具有良好的排水系统。 存放场和 拼装 场设存放临时支垫及固定台座要牢固,防止不均匀下沉导致杆件扭曲和倒塌。 设置紧固件库房、油漆及工具库、试验室等。 ( 2) 装 卸吊装作业时,防止碰撞钢梁 构 件。 严禁锤击 构 件损伤钢梁焊缝,不得损坏和油污杆件喷铝面。 为防止杆件在装卸、倒运翻身过程中操作不当引起杆件的变形,必须设计专用吊具,制订详细操作细则,并严格执行。 ( 3)构 件除分类存放外,并按安装顺序排列,杆件应置于垫木或轨枕上。 ① 构 件底与地面应留有 20cm 以上的净空。 ② 构 件支点应设在自重作用下 构 件不致产生永久变形处,同类杆件多层堆放时,各层间垫块应在同一垂直线上,主桁弦、斜、竖杆叠放不宜超过三层,如杆件截面小,亦可增加层次,但最多不得超过五层。 ③ 每堆 构 件的附近应有排水 沟,防止地基沉降不均引起杆件侧向歪斜倾倒。 ④ 防止雨水积存于杆件表面。 ⑤ 放置时应将 构 件刚度较大的一面竖立。 多片排列时,应设支撑及螺栓把各杆件彼此联牢。 ⑥ 构 件间应留有适当空隙以便起吊操作及查对杆号。 ( 4) 杆件进场复检及缺陷处理 钢梁进场后,应按设计文件及《 天兴洲 长江大桥钢梁制造规则》对出厂提供的技术资料和实物进行检查核对并登记造册,经监理签认后,按规定处理。 主要检查以下项目 : ①、由于运输和装卸不当造成的杆件损伤变形。 ②、杆件缺陷在工厂漏查者。 ③、由于搬运过程中造成的杆件油漆或喷铝面的缺损。 ④、板边的飞刺、焊缝外观等。 ⑤、漆膜厚度及喷铝层厚度。 ⑥、桁梁杆件基本尺寸,其允许偏差必须满足《制造规则》规定。 进场杆件发现有不允许的缺陷时,应由 制造 返工修理好后,方可安装。 ⑦ 杆件缺陷有扭斜、弯曲裂纹、折断、裂边,一面凸出、剥层等,损伤严重及有怀疑时,应用放大镜检查或探伤检查,直至取样做材 质试验鉴定。 ⑧钢梁构件在拼装部位有毛刺、焊接飞溅,应予以铲除。 构件在运输作业造成局部变形,不影响构件质量的,可用锤击或千斤顶冷作调整,锤击时应垫衬板,不得直接击打钢板,但矫正作业须经监理批准,并作好记录。 缺 损严重的,不能采取工地矫正措施的应返厂处理。 ⑨杆件(板)在运输和装卸过程中,将工厂喷(刷)涂油漆或喷铝层碰(摩)坏处,应在存放场及时按工厂原订技术标准补涂上。 如因除锈不当,油漆面露出锈斑、大面积脱落、风化等不良情况,应及时报告监理人员检查签认,以便找制造厂处理。 (5)构件存放应按照先拼的放在近处和上层的原则,为拼装配料节省时间。 ( 6)基本构件转场大重量的构件采用 80 吨全液压轮胎式运梁台车 ,其它构件用 60 吨、 40 吨平板运输车。 节段拼装台座 准备 拼装台座设计应满足《技术规范》要求: 台座的尺寸应经 过精确测量,台座要有足够的刚度和足够的承载力,不得发生沉陷、变位、变形。 台座的平面位置和座顶的高程应处在测量网的控制下。 台座上要设置纵、横基线。 台座外设置独立的基线、基点,以便随时对台座进行检测。 节段拼装时,只准节点中心和临时连接杆件支 点支承在 台座上。 每轮次节段出胎后,应重新对台座进行检测,做好检测记录,确认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轮次的拼装。 本标段共设 4 个拼装台座, 3 个存梁台座,每个台座可拼或存 4个整节段。 ( 1) 拼装 台座 组成 :节段支墩、滑道。 ①节段 支墩 组成: 管桩、 承 台、支承柱 、支承横梁 、调节装置。 管桩 采用 2 Φ 25m 管 桩 ; 承 台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 支承柱 和支承横梁 为 钢结构 ; 支承柱与 承 台预埋钢板连接 ;支承横梁横跨在支承柱上,用螺栓与支承柱连接;每节整节段梁拼装前根据设计图纸定出支承横梁支承顶面高度尺寸,用安装在支承柱上的调节装置调节台座的 线型。 ② 滑道:横移滑道、纵移滑道,由两条平行的地基梁组成。 横移滑道中心距 30 米,纵移滑道中心距由节点中心与临时 竖杆中心尺寸决定。 由于节段重量大,滑道平直度要求高,滑道移梁时不得发生过大的挠度或下沉。 为此滑道梁截面为钢筋混凝土梁。 为减轻摩阻力,滑道上铺设 宽通长厚钢板,其上再铺设 宽通长镜面不锈钢板。 台车与滑道间采用 MGE2 型材料作滑动面。 ③ 滑道布置在 支承柱 中间。 (2)存梁台座 :存梁台座 2 个与拼装台座相同,另一个台座设在纵向滑道上,整节段梁纵向放置。 预埋件滑道 支墩 台座布置图 滑道基础断面图台座支墩布置图支承柱承台管桩支承横梁 滑道 调节装置 单个支墩图临时 竖杆 的制造 为保证吊装过程中整体节段不变形,整体节段在预拼装时 装有临时杆件,临时杆件材料为 Q235B,重量为 820 吨。 临时杆件制造流程:下料→平板→胎架拼装→焊接→胎架钻孔 节段拼装工艺 参入工厂节段试装的基本构件 必须有质检部门出具的合格证才可进入 工厂节段的拼装。 节段拼装按一个节间长度,在上下弦杆节点外拼接处分节。 本标段共 52 个整体节段 +6 个试装节段,节段中基本构件组成有上、下边桁弦杆、上、下中桁弦杆、竖杆、斜杆、铁路横梁、铁路纵梁、下平纵联、桥门架及横联、公路正交异性桥面板、节点连接板、临时连接杆件等组成。 节段最大重近 700 吨。 根据天兴洲长江大桥招标文件和技术规范的要求,拟采用 3+1 节段连续匹配组装即一次拼装三个节段,拼装精度满足要求后,留下一个节段,并参入下一轮次的拼装。 拼装在四个台座上同时进行,按照架梁供货节段先后顺序拼装。 拼装按照下弦平面→斜杆、竖杆→横联→上弦平面的顺序,实行立体阶梯形推进方式逐段组装与焊接。 拼装时,以台座的中心线为基准,重点控制桥梁的拱度、直度等节段几何尺寸精度、栓孔重合率、相邻接口的匹配。 ( 1) 拼装冲钉的公称直径应与工厂试拼中工地钉孔重合 率相适应。 冲钉材质可选用 35 号或 45 号碳素结构钢制作,并经过热处理方能使用。 冲钉圆柱部分的长度应大于板束厚度,冲钉使用多次后,经检查如不符合偏差要求,应予以更换。 ( 2) 杆件 拼装 后应满足下列要求: ①、 拼装 单元重量不得超过吊机额定重量。 ②、部件编号、数量和方向符合设计图或 拼装 图。 ③、由板厚小于 32mm 组成的板束,其板层密贴情况应满足 插片深入板层缝隙深度不大于 20mm 的规定。 ④、支承节点磨光顶紧范围内接触面缝隙不大于。 ⑤、栓孔重合率应达到《制造规则》对工厂试拼质量要求。 ( 3)拼 装 时在节点板和 构件 连接部分,应先把浮土、油污、积水等清理干净,对栓孔内的铝皮、油漆、飞边、铁屑、浮锈等亦应清除,以保证栓孔直径。 ( 4) 拼装时,所用冲钉不得少于螺栓孔总数的 10%,螺栓不得少于螺栓孔总数的 25%。 ( 5) 杆件拼装前 ,应根据设计图绘制拼装图和栓钉图 ,清查构件编号和数量 ,在基本杆件上标出钉栓长度区域线 ,起吊重心位置和单元重量及安装方向。 但标示线不得侵入高栓垫圈范围。 ( 6) 拼接螺栓初拧前严格检查拼接件的各部分尺寸、数量、编号、位置、方向及轴线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确认无误后,再进行高强度螺栓的初拧 、终拧工作。 ( 7) 在组拼板层较多的 构 件时,如发现有错孔较大的现象,不宜用大锤猛打冲钉过眼,应先查明原因,再作适当处理。 ( 8) 节点板、拼接板与 构 件组拼时,先均匀分布打入钉孔总数25%的冲钉,再上 50%的高强度螺栓进行初拧,检查合格后以白色油漆在螺栓头作标记后,再装 25%空孔的高强度螺栓,并作一般拧紧,然后逐个把冲钉换上螺栓,亦作一般拧紧,再将第二批高强度螺栓进行初拧,经检查合格后亦用白色油漆作标记。 然后按照“施拧工艺”规定,把全部高强度螺栓依顺序进行终拧,终拧后用红色油漆作标记,终拧的螺栓经过检查合格后 ,作出标记, 拼装 工作才算完成。 在上下弦杆节段拼接处螺栓可用普通螺栓。 : 节段拼装精度控制 ( 1)拼装精度控制要点: ① 几何尺寸及线形控制 拼装在测平的台座上进行,杆件处于自由状态,按拼装图垫起各点拱度值。 拼装要循序进行,每拼装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