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9000吨方便面油炸设备课程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降落数值 ≥ 200秒 灰分 ≤ 0. 5% ②水质要求参考如下: 项目 指标 硬度 ≤ 10度 pH 7. 5~ 8. 5 碱度 ≤ 50毫克/千克 铁 ≤ 0. 1毫克/千克 锰 ≤ 0. 1毫克/千克 ③食盐 主要起强化面粉筋力的作用,兼有增味、防腐作用,一般用精盐。 通常为%%[4] ④油脂 多采用棕榈油作为油炸方便面的油炸用油,也可搭配适当比例的猪板油以增加产品风味。 选用油炸用油时,首先应考虑油脂的稳定性,其次为风味、色泽、熔点等。 ⑤碱 加碱能有效地强化筋力,并使方便面在蒸煮、冲泡时不糊汤,食用爽口。 一般用食碱(纯碱、无水碳酸钠),加碱量为面粉量的 %,与加盐量一样, 7 视面粉筋力而定,筋力 弱多加,强则少加。 ⑥抗氧化剂 为防止油脂氧化变质,应在炸油中适当加入 BHA、 BHT、 TBHQ 或天然抗氧化剂。 ⑦淀粉 一般用玉米淀粉,用量 46%,加入淀粉后,面团硬度增加,方便面煮熟后有咬劲。 ⑧面质改良剂 主要有复合磷酸盐、食盐、碳酸钾和纯碱、乳化剂、增稠剂、谷朊粉、增筋剂、鸡蛋等。 当小麦粉质量有缺陷或生产高质量的方便面时,往往要添加多种面质改良剂。 ⑨色素 可使用桅子黄等天然色素来使面条产生好看的黄色。 ⑩其它辅料 为缩短和面时间,增加面团延展性,减少吸油量, 可加入增粘剂(如羧甲基纤维素)用量为面粉量的 %。 为使油脂能均匀分布,防止淀粉老化,可加乳化剂。 一般用单甘油脂,或与蔗糖脂混合使用。 用量为面粉量的 %,与等量的食用油于 60℃均质乳化。 为增加鲜味,可加 %的味精。 3. 工艺流程 和面 → 熟化 → 复合压延 → 连续压延 → 切丝成型 → 蒸煮 → 定量切断→ 油炸 → 风冷 → 包装 操作要点 和面 加工性能良好,面粉充分均匀吸水,颗粒松散,大小均匀,色泽呈均匀肉黄色,不含“生粉”。 面粉中加入添加物预混 1 分钟,快速均匀加水,同时快速搅拌,约 13 分钟,再慢速搅拌 3— 4分钟,既形成具有加工性能的面团。 面粉中湿面筋的含量要求在 3234%。 通常要求 100 公斤面粉加水 30 公斤左右。 和面温 8 度最好控制在 30℃。 [5]和面时适当加入溶解食盐,不仅增味,而且能够强化面筋,改良面团加工性能。 和面时加入适量食用碱,能够增强面筋,但切忌多加。 熟化 将和好的面团放入一个低速搅拌的熟化盘中,在低温、 低速搅拌下完成熟化,通常是 58转 /分钟。 要求熟化时间不少于 10分钟。 熟化温度低于和面温度。 一般为 25℃。 熟化时注意保持面团水分。 复合压延 将松散的面团压成细密的,达到规定要求的薄面片;进一步促进面筋网络组织细密化,并使细紧的网络组织。 在面片中均匀分布,把淀粉颗粒包围起来,从而使面片具有一定的韧性和强度。 要求面团干湿均匀、面筋形成充分、温度适当、结构性能好的面团。 保证面片厚薄均匀,平整光滑,无破边、孔洞,色泽均匀,并具有一定的韧性和强度。 切丝成型 面片由面刀纵切成条 后垂直落入波纹成型导箱内,经导箱下面短网带的慢速输送形成波纹。 面条下落的线速与短网带线速的速比通常为 7: 1~ 10: 1,波纹的疏密受此速比的影响。 另外,导箱上的压力锤重量也是影响波纹成型的又一因素。 短网带向前输送一段距离后,将波纹面条卸到连续蒸面机的长网带上,二者的速比约 1: 4~ 1: 5。 [6]这样,最初形成的紧密波纹面带被拉得比较稀疏、扁平,目的是便于蒸熟。 蒸面 一般采用倾斜式连续蒸面机,蒸汽压力为 0. 15~ 0. 2兆帕,机内温度 95~98℃,蒸面时间 90~ 120 秒,面条α化程度可达 85%以 上。 为节省占地,已有多层回转式连续蒸面机投入生产。 着味 该工序有的设在蒸面与切断之间,有的设在入模与干燥之间,用于生产调味方便面,方法为喷淋调味液或浸渍。 切断、折叠、入模 从连续蒸面机出来的熟面带被旋转式切刀和托辊按一定长度切断,即完成面块的定量操 9 作。 接着,折叠导板将切断后的面块齐腰对折(生产碗装面不需对折),并由入模装置输入油炸锅或热风干燥机的模盒中 [7]。 入模装置有六线并立入模机和三线分列入模机两种,前者适于大型厂,后者适于中小型厂。 油炸干燥 为控制 炸油劣变,应定时检测油脂酸价、过氧化值、碘价等的变化。 为降低面块含油率,应注意油锅内温区设置、面块油炸前的含水量、油炸时间、添加剂的使用、面块沥油装置等因素。 冷却、包装 在冷却机内经吹风强制冷却至室温或略高于室温,然后加入调味汤料进入自动包装机,用符合卫生要求的复合塑料薄膜(袋装面)或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碗装面)完成包装,后者将逐渐被可降解材料代替。 4. 物料衡算: 产量计算 本次设计为年产 9000 吨方便面。 考虑到节假日及大修时间,按每年 300 个工作日, 每日两班,一班 8 小时计算,则 每班的工作量 9000/300/2= 15 吨 以每袋 包装计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