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峰农机:金桥农机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机及部 分股权转让后,金桥农机更名为 “吉林省吉峰金桥农机有限公司 ”(暂定名,以工商 核定为准 ),本次投资的工商变更登记完成之日(以下简称 “本次投资完成 ”)起, 吉峰金桥的全部股东权益由新老股东按持股比例共同享有。 (一)吉峰农机充分考虑金桥农机原有股东的历史贡献及多年经营所形成的无 形资源价值(包括但不限于其预期收入规模、预期盈利能力、品牌效应、营销网络、 公共关系、经营人才、客户资源、产品代理及补贴经销资格等),在参考金桥农机最 近一期经审计的净资产价值的基础上按 1: 比例溢价增资。 (二)本次投资的增资方案为:金桥农机在现有注册资本人民币 1,000 万元 (大 写:壹仟万元整 )的基础上,增加注册资本人民币 468 万元 (大写:肆佰陆拾捌万元 整 ),金桥农机注册资本增加至人民币 1,468 万元 (大写:壹仟肆佰陆拾捌万元整 )。 由 吉峰农机以货币资金人民币 1, 万元 (大写:壹仟陆佰捌拾肆万捌仟元整 )全 部认购该次新增出资人民币 468 万元 (大写:肆佰陆拾捌万元整 ),其中人民币 468 万元 (大写:肆佰陆拾捌万元整 )用于认缴金桥农机新增注册资本,其余部分人民币 1, 万元 (大写:壹仟贰佰壹拾陆万捌仟元整 )计入金桥农机资本公积,归本次 投资完成后的全体股东共同享有。 金桥农机实际控制人及其他股东均自愿放弃优先 认购权。 (三) 20xx 年 1 月 31 日前,由吉峰金桥出资人民币 500 万元(大写:伍佰万项目可研报告(绝密) 20xx 年 共 58 页,第 9 页 元整)、溢价人民币 300 万元(大写:叁佰万元整)收购注册资本为 200 万元成立的 吉林省现代农业装备销售服务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 “销售服务公司 ”)全部股权并纳 入吉峰金桥的全资子公司进行统一管理。 项目可研报告(绝密) 20xx 年 共 58 页,第 10 页 第二章 项目背景与必要性 第一节 发展农机流通的背景 一、宏观政策的长期扶持,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加速 (一)宏观政策扶持 ―― 为农机行业发展提供长期保障 我国在总体上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新的发展阶 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现代农业 建设,国家加大扶持 “三农 ”政策,使农业机械化遇到了改革开放以来前所未有的 社会经济发展环境,农业机械化已经进入快速发展的重要机遇期。 有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我国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 “三农问题 ”。 从 20xx 年开始,中央连续多个 “一 号文件 ”强调 “农民、农村、 农业 ”工作的重要性,其中多次提到农业机械化对稳 定农村工作、提高粮食生产与农民收入的重要性。 自 20xx 年 11 月《中华人民共和 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正式实施以来,中央财政及各级地方财政支持的一系列强农 惠农政策,使我国农业机械化事业获得了强大的成长动力,广大农民和农村合作组 织购买农机等生产工具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表 1 年 份 20xx 年 20xx 年 20xx 年 20xx 年预计 中央农机购置补贴 40 80 130 150180 增 长额 20 40 50 2060 近三年我国农机购置补贴增加情况 (亿元 ) 表 2 年 份 20xx 年 20xx 年 20xx 年 20xx 年预计 销售收入 1532 1760 2027 2300 销售增长率 13% 15% 15% 13% 近三年来我国农机销售收入增长购置补贴增加情况 (亿元 ) 从表 表 2 可以看出,随着农机购置补贴的逐年增加,农机行业得到了前所 未有的快速发展,农机行业整体保持了 13%以上的增长速度,就业增长也达到了 20%,项目可研报告(绝密) 20xx 年 共 58 页,第 11 页 远远超过同一时期其它行业的增长速度。 有法律保障 国家颁布实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确立了农业机械化的法律地位。 有市场需求 自 20xx 年到 20xx 年的连续六个 “中央一号 ”文件,明确提出了 “要提高农业 机械化水平 ”、 “对农民购买农机具予以补贴 ”、 “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新农村的 首要任务 ” 的政策,给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机遇,构建了以农民 投入为主体的多元 化的农机化发展投入机制,农民购机热情和粮食生产积极性空前 高涨,农机市场需求剧增,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品种日益增多、产销两旺。 (二)内外因的强力推动并加速中国农机化进程 外因拉动 随着国家推进建设现代农业的脚步加快,连续几年国家对农机购置补贴专项资 金翻番的增长, 20xx 年更是在 20xx 年 40 亿补贴额度的基础上一举突破 130 亿元的 历史性总量,农机购置补贴制度的实施将对我国农机化发展形成外部宏观政策强力 的拉动力,同时该补贴制度的实施也对提 高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 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拉动农用工业和服务业发展等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内因驱动 现阶段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产生了两方面的内因推动力:一是人口结构转变成 为催化剂,在我国农村形成了 “精兵强将去创业、年轻力壮去打工、老弱妇孺搞农 业 ”的局面。 这也预示了我国将由劳动力供给过剩向结构性短缺的时代转变;二是 农业机械化升级带来的新挑战,我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才刚跨过 40%的门槛, 距 2020 年达到 65%基本实现农 业机械化的要求还有很大增长空间。 在上述两力驱动下必将迎来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期。 二、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重要意义 (一)以法律形式确定了国家对农机生产及销售的长期扶持政策 20xx 年 6 月 25 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了《中 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以下简称《农机促进法》),法律中明确规定国务 院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部门、经济综合宏观调控部门,根据促进农业 结构调整、保护自然资源与 生态环境、推广农业新技术与加快农机具更新的原则,项目可研报告(绝密) 20xx 年 共 58 页,第 12 页 确定、公布国家支持推广的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产品目录,并定期调整;省级人民 政府主管农业机械化工作的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经济综合宏观调控部门根据上 述原则,确定、公布省级人民政府支持推广的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产品目录,并定 期调整;同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把推进农业机械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 划,采取财政支持和实施国家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以及金融扶持等措 施,逐步提高 对农业机械化的资金投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按照因地制宜、经济有效、 保障安全、保护环境的原则,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因此该法律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以法律形式长期确定 “鼓励、扶持农民和农业生 产经营组织使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促进农业机械化,建设现代农业 ”,推动农 业机械化将成为我国的长期国策。 (二)法律允许并鼓励农业机械销售与服务的社会化、规模化以及技术现代化 在《农机促进法》中国家支持向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 机械产品。 推广农业机械产品,应当适应当地农业发展的需要,并依照农业技术推 广法的规定,在推广地区经过试验证明具有先进性和适用性,国务院农业行政主管 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部门、经济综合宏观调控部门,根据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保护 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推广农业新技术与加快农机具更新的原则,确定、公布国家 支持推广的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产品目录,并定期调整。 省级人民政府主管农业机 械化工作的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经济综合宏观调控部门根据上述原则,确定、 公布省级人民政 府支持推广的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产品目录,并定期调整。 同时县 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不同的农业区域建立农业机械化示范基地, 并鼓励农业机械生产者、经营者等建立农业机械示范点,引导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 组织使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 同时国家明确规定鼓励跨行政区域开展多种形式的农业机械服务,各级人民政 府应当采取措施,鼓励和扶持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机械服务组织,推进农业机械化 信息网络建设,完善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 农业机械服务组织应当根据农民、农业 生产经营组织的需求,提供农业机械示范推广、实用技术培训、维修、信息、中介 等社会化服务。 (三)以法律形式确定了对农机研发、生产、销售、配套服务的企业、个人及 社会团体的扶持政策 在《农机促进法》中,明确规定了国家采取措施,鼓励和支持农业机械生产者项目可研报告(绝密) 20xx 年 共 58 页,第 13 页 增加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投入,并对农业机械的科研开发和制造实 施税收优惠政策。 中央和地方财政预算安排的科技开发资金应当对农业机械工业的 技术创新给予支持。 中央财政、省级财政应当分别安排专项资金,对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购买 国家支持推广的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给予补贴。 补贴资金的使用应当遵循公开、公 正、及时、有效的原则,可以向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发放,也可以采用贴息方 式支持金融机构向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购买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提供贷款。 具 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国家根据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对农业机械的农业生产作业用燃油安排 财政补贴。 燃油补贴应当向直接从事农业机械作业 的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发放。 (四)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了对影响农机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配套进行完善 《农机促进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加强农村机耕道路等农业 机械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为农业机械化创造条件。 同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主管农业机械化工作的部门应当建立农业机械化信 息搜集、整理、发布制度,为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免费提供信息服务。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农业的物质装备水平和综合生产能力,影响 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传统农业 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从中央连续六年以 “一号文件 ” 的形式提出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农业 ”,由此可见,中央将推进农业现代化 和农业机械化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常抓不懈的决心。 三、农机行业背景情况 (一)近年我国农机市场概述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农业在保障农产品供给、保证食品安全以 及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长期以来,中国政府积极致力于农业的发 展。 我们用占世界 7%的耕地,为世界 22%的人口提供了基本充足的食品。 现代农业 和农业机 械化正在形成,农业结构更加协调。 一批新农机、新农机技术得到广泛应 用,农业科技进步不断加快。 20xx 年,全国农机总动力达到 万千瓦,比 20xx 年增长 %。 拖拉 机保有量 万台,比 20xx 年增长 %,其中大中型拖拉机 万台, 比 20xx 年增长 %;大中拖配套农具 万台,比 20xx 年增长 %;小型项目可研报告(绝密) 20xx 年 共 58 页,第 14 页 拖拉机 万台,比 20xx 年增长了 %;小拖配套农具 万部,比 20xx 年增长 %;联合收割机 万台,比 20xx 年增长 %。 在此期间我国的机 耕、机播、机收总面积达 亿亩,其中机耕、机播、机收水平分别为 %、 %、 %,全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 %。 20xx 年,全国农机总动力达到 万千瓦,比上年增长 %。 拖拉机 保有量 万台,比上年增长 %,其中大中型拖拉机 万台,比上年 增长 %;大中拖配套农具 万台,比上年增长 %;小型拖拉机 万台,比上年年增长 %;小拖配套农具 万部,比上年增长 7%;联合收 割机 万台,较上年增长 %。 在此期间我国的机耕、机播、机收总面积达 亿亩,其中机耕、机播、机收水平分别为 %、 %、 %。 全国耕 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全国综合机械化水平达 %,比 上年提高了 个百分点。 20xx 年全国农机总动力达到 亿千瓦,拖拉机总量 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