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深圳市高三年级第二次调研考试生物(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的片段 B.基因的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 C.基因存在于细胞核、核糖体等结构 D.基因表达时会受到 环境的影响 27.假设右图是一个哺乳动物细胞分裂的示意图,该细胞 A.位于精巢中 B.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 C.为初级精母细胞 D.只含两对等位基因 28.在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有利于 A.种群的繁衍 B.维持生物体正常的生命活动 c.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D.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三、非选择题:满分为 86分。 本题包括 1 1个小题,其中第 38, 39题为选做题,考生只能选做一题。 29. (8分 )图示高等植物体内的部分物质转变过程,图中 NADP+是接收和 传递氢及电子的物质,请据图作答: 5 (1)③包括 和 两个主要过程。 (2)请指出下列过程发生的场所 ① ③ ④ (3)多施有机肥有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的原因是 等 30. (7分 )为探究酶的浓度 (以土豆块数多少代表 )对酶促反应的影响,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装置。 可供选用的材料用具有: 3%的过氧化氢溶液,新鲜土豆 (含有过氧化氢酶 ),水果刀, 量筒,带刻度的 50ml注射器 (3个 ),橡皮塞,计时器。 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1)实验步骤 ①将新鲜土豆去皮,。 ②取 3个 50ml的注射器并编号为 3, , 如图示装置。 ③ (2)实验中需控制的无关变量有 和 等。 (3)如果下图是 2号注射器的实验结果,请画出 l、 3号注射器实 验结果图。 31. (10分 )下面是有关细胞分裂的四个图像,甲图是某二倍体植物根尖分生区的显微照 片。 请据图作答: ’ (1)乙和丙是某同学为显示出甲图细胞中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等特点而绘制的示意图,乙和丙是否正确 ?为什么 ? (2)观察有丝分裂实验的一般步骤是:培养 (根尖 → 固定一解离 → → → → 观察。 (3)甲图中 A、 B两个细胞分别对应于丁图的时期分别是 , (填字母 )。 (4)甲图中 B指示的细胞如进入丁图的 e期,这一时期叫做 ,此时,细胞内活动加强的细胞器是。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对应于丁图 c→ d变化的时期是。 32. (9分 )已知某高等植物的高秆 (T)对矮秆 (t)为显性,抗病 (R)对易感病 (r)为显性,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现将一株表现型为高秆抗病植株 (用 I表示 )的花粉授给另一表现型相同的植株 (用 II表示 ),所得后代群体 (用 III表示 )的表现型是高秆:矮秆 =3: 1,抗病:易感病 =3: 1。 请据此作答。 (1)III中 基因型有 种,双显性个体占 ,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 6 (2)若 III中全部的矮秆抗病个体进行自交,所得到的后代中纯合的矮秆抗病个体占。 (3)将 I植株的花粉进行离体培养所获得的植株为 倍体,基因型是 ,该培养过程中细胞的分裂方式是。 33. (9分 )豚鼠的毛色中,白色与黑色是一对相对性状。 有编号为①~⑨的 9只豚鼠,其中编号是奇数的为雄性,偶数的为雌性。 已知③和④是①与②产生的后代,⑦和⑧是⑤ 与⑥产生的后代,⑨是④与⑦产生的后代,③和⑧是白色,其余的均为黑色。 若用 B、b分别表示其显隐性基因。 请作答: (1)豚鼠的毛色中, 是显性性状。 (2)控制豚鼠的毛色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 个体④的基因型是 ; (3)个体⑦为杂合子的概率为 (4)若利用以上豚鼠检测⑨的基因型,可采取的方法和结论是 34. (8分 )有三管能稳定遗传的灰身果蝇,有一管出现了一只黑身雄果蝇。 已知灰身对黑 身为显性,请设计实验,判断黑身基因是 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 x染色体上。 (1)实验步骤 ①用 与 交配, 得到子一代。 ②将子一代的 与 交配,观察后代性状表现规律。 (2)可能的实验结果和相应的结论 ①若后代 则黑身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②若后代 则黑身基因位于 x染色体上。 35. (7分 )某学生将 a、 b两种植物,分成①、②、③、④四组,种植在成分相同的完全培养液内,以探究影响这两种植物的可能原因。 处理方法如下图 所示: (1)如果①为对照组,②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