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培训教材(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国的税官,向国相平原君家收税。 平原君的手下不肯交,赵奢依法惩处了这些人,平原君却要杀赵奢。 赵奢就向平原君说了这句话,奉劝平原君为了国家的富强,应该奉公守法,平原君终于被说服了。 一、说明  C、 守法篇:  私情行而公法毁。  译文:  徇私舞弊之风盛行,国家的法律就会被破坏。  —— 管子 .八观。  评介:  法律不容私情,执法必须秉公办事。 一、说明  D、 爱国篇:  重莫如国,栋莫如德。  译文:  没有比国家更重要的了,而要成为国家栋梁,没有比具有崇高德行更重要的了。  —— 鲁大夫声伯。  评介:  春秋时代,鲁大夫声伯出使晋国时说的一句名言,他认为国家重于一切,有德之人不会将私利置于国家利益之上,这种人才配称作国家的栋梁。 二、知行合一  知行合一 , 谓 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  知行合一 :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  明武宗正德三年( 1508),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 所谓 “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 “知”,主要指人的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