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北京节能投资可行性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解决了 200 多万农民的安全饮水问题,推动 “农村亮起来、农民暖起来、农业资源循环起来 ”工程和街坊路硬化、农户改厕等五项工程建设,郊区基础设施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 表现之四是,积极推动京津冀都市圈区域合作。 区域交通体系逐步完善,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合作取得突破,农业、旅游、制造业等产业领域合作取得实质进展,拓展了北京的发展空间。 第五,坚持对外开放,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开展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 表现 8 之一是,国际化水平和开放程度不断提高。 借助举办奥运契机,北京加强了与国际的交流 和合作,促进了发展环境改善、开放度提高,城市形象提升。 北京已成为承接国际资本、吞吐全球货物的重要窗口。 20xx 年以来累计利用外商直接投资 219 亿美元, 20xx 年全市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 亿美元,其中投向服务业的占 %。 地区进出口规模从 20xx 年的 亿美元扩大到 20xx 年的 亿美元,年均增长 %。 同时,北京还发挥区位优势和比较优势,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承接国际服务外包转移,在与国际接轨中促进服务业水平提升。 表现之二是,国际高端要素加速聚集。 截至 20xx 年底,世界 500 强企 业累计有 203 家来京投资。 摩根大通、德意志银行等 7 家外资银行在京设立法人金融机构。 微软、美国通用、路透、三星、谷歌等公司的地区性研发机构落户北京。 普华永道、麦肯锡等 200 多家世界级商务服务企业,凤凰卫视、华尔街日报、 CNN、 BBC、 VOA 等国际传媒机构以及纽约证券交易所、纳斯达克联席场外交易市场等纷纷入驻商务中心区。 总之,奥运筹办促进了北京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快了国际化和现代化步伐,提升了城市品质和承载力,加速了经济发展,奥运会后北京仍能保持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 20xx 年 北京市 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和约 束指标建议为:北京市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今天上午在此间开幕,北京市市长郭金龙做政府工作报告。 郭金龙提出 20xx 年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力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9%。 郭金龙说,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是:力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9%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以内;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增长 6%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保持在 %以内;地方财政收入增长 10%以上;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水耗分别下降 4%和 5%,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 2%和 3%;市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比重 力争达到 71% 北京 市 节能减排政策: 经济的发展与节能减排是缺一不可的, 北京 市 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努力践行着国家的节能减排政策。 一、节能减排工作的主要成效 总的看,我市节能减排工作稳步推进,取得了一定成效。 市政府及相关部门能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省关于做好节能减排工作的要求,围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总体目标,逐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加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和重点领域的节能工作,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加大环保设施的建设和运行,积极控制污染物排放。 据统计,我市的能耗、电耗、污 染物排放总量较 “十五 ”末都呈现双下降。 20xx 年,全市万元 GDP 能耗下降 %(比上年度目标任务 %超%),降幅居全省第一位;万元 GDP 电耗为 千瓦时 /万元,比上年下降 .%,降幅居全省第一位;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 %,降幅居全省第五位。 今年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 9 单位增加值能耗 吨,同比下降 %; SO2 排放量为 万吨,比上年下降 %; COD 排放量为 万吨,比上年下降 %,超额完成 SO2 削减 3%、 COD 削减 %的年 度工作目标。 到目前为止,全市 89 个减排项目中, 34 个结构调整关停项目已完成 32 个, 21 个 SO2 工程减排项目有 11个, 34 个 COD 工程减排项目有 30 个建成并投入使用。 (一)加强领导,强化责任,节能减排工作力度不断加大。 市政府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的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相继制定了《三明市加强节能工作实施意见》、《重点企业节能行动实施方案》,关于 20xx 年度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项目任务、减排计划和工作意见。 与各县(市、区)签定了循环经济、清洁生产、节能目标、减排目标责任书,层 层分解落实节能减排任务。 以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为突破口,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大淘汰落后生产产能,积极控制污染物排放,力争完成省下达我市 “十一五 ”期间单位 GDP 能耗下降 19%、 COD比 20xx 年削减 %,控制在 万吨, SO2 比 20xx 年削减 16%,控制在 万吨的目标任务。 (二)强化措施,节能降耗工作稳步推进 一是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产业不断优化升级。 截止今年 8 月,全市已淘汰落后水泥产能 万吨,拆除立窑 32 座;其中今年 1—8 月新淘汰落后水泥产能 万吨,超额 完成省政府下达我市年内淘汰102 万吨计划。 二是突出重点领域,节能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围绕节能 “十大工程 ”,突出冶金、建材、化工、纺织、造纸、林木加工等六个行业,重点推广应用电机变频调速、低温余热利用、循环流化床、垃圾焚烧发电、能量系统优化等技术,落实节能指标任务。 据统计, 60 家重点能耗企业 20xx 年单位综合能耗为 吨标煤 /万元,比上年的 吨标煤 /万元下降 56%,其中列入国家、省重点能耗的 29 家企业预测单位综合能耗为 吨,比上年同期下降 %。 三是发展循环经济,节能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通过大力推进清洁生产,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进一步提升节能技术水平。 目前,全市已有 56 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合格企业审核,累计取得经济效益 亿元。 梅列经济开发区和永安林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永安人造板厂等 5 家企业已列入省第二批开展循环经济示范点,全市各种综合利用企业达 210 家,其中 46 家企业被省确定工业固态综合利用企业,享受国家有关减免优惠政策。 市、县两级政府和全市近 500 家企业,共与 180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有力地促进了科技与节能、资源综合利用的有效结合。 四是推进全社会节能,综合能耗不断降低。 通过加强宣传培训,推广新能源应用等措施,不断增强全社会节能意识,促进综合能耗的降低。 目前已有 40 多种节能技术和产品在三明建筑市场中得到了推广应用。 农村沼气建设遍及全市 138 个乡镇、 1254 个行政村,户用沼气总数达 万口,年可产沼气 2080万立方米,相当于节约 万吨煤。 10 (三)落实责任,减排工作有序推进 一是抓结构调整,控制排污总量。 20xx 年共完成结构调整项目 191 项,相继关停了永安火电厂 2台小火电机组、尤溪梅恒冶炼 5000 吨 /年电铅生产线、青山纸业 3和 4煤粉炉等。 今年的 34 个结构调整关停项目中已完成 32 个,其中关停了 12 条水泥生产线、淘汰 万吨水泥落后产能,关停了 4 家小造纸厂,沙县麦丹 15 吨和 6 吨锅炉已停炉。 二是抓污染减排项目,削减排污总量。 采取积极措施,加大扶持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大力实施燃煤电厂脱硫工程,推进工业废水深度治理和生活污水治理,污染减排项目总体进展顺利。 今年的 21 个SO2 工程减排项目已完成永安福建纺织化纤集团有限公司 3锅炉、田龙纺织染整有限公司、三农股份有限公司、三明金叶复烤有限公司锅炉烟气脱硫等 11 个项目, 34 个 COD 工程减排项 目中沙县污水处理厂、青纸 1洗选、福建纺织化纤集团污水处理站改造等 30 个项目建成并投入使用,青纸 5锅炉脱硫治理、三钢 1烧结机脱硫项目、泰宁污水处理厂等一批重点项目正在抓紧组织实施。 三是抓制度建设,加大减排工作监管力度。 环保、经贸等部门依法加强对排污企业的监督检查,严格新建项目总量控制分析和环保审批。 加强对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建立动态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台帐,确保各项减排得到落实。 实施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督促企业污染治理设施稳定运行、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 到目前全市 37 家重点企业安装了 101 台(套)在线监控 设备,有效遏制污染物偷排、漏排行为。 三、对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建议意见 (一)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大对节能减排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 各级政府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加快发展与保护生态的关系、经济增长与保护环境的关系,认真宣传贯彻落实《节能法》和《环保法》及节能减排相关政策法规,加强节能减排意识的贯彻和普及,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培训活动,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企业主及广大群众节能减排意识,积极推动企业自主开展节能减排工作。 要充分发挥舆论的引导、宣传和监督作用,总结推广发展循环经济、资源综合利用 、节能减排的经验和做法。 建立信息发布制度,定期公布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能耗情况,定期公布节能减排指标完成情况,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 (二)要进一步落实目标责任,强力推进我市节能减排工作。 建立健全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和评价考核体系,加大节能目标考核管理,建立完善切实可行的监督、检查制度,严格落实问责制和 “一票否决 ”制,为落实节能减排措施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建立健全节能减排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节能减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一步加强市直有部门的协调配合,强化市、县上下协调联动,层层落实责任制,将节能减排任 务落实到具体的项目和企业身上,共同推动节能减排工作。 (三)要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继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契机,大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围绕节能 “十大工程 ”,突出冶金、建材、 11 化工、造纸、林木加工等六个行业,深入推广节能减排新技术。 抓好企业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工作,全面推进清洁生产,淘汰落后生产方式,逐步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