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楼基坑开挖及边坡支护工程施工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水泥、钢筋、钢绞线等原材料须按计划分期、分批进场。 六、 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土方工程 ( 1)机械选择 城市建设中的基坑开挖一般选择反铲挖土机,配备自卸汽车挖运施工 ,本工 程 也是如此。 ( 2)施工 工艺流程 如上图所示 , 挖土范围:西、南、北三侧面 基底为最外侧桩边外扩 米工作面,东侧为裙房最东侧轴线外扩 米。 西面 1 区开挖深度约 米,分为 5 步,每步开挖约 米,东面、南面、北面 2 区开挖深度 约 为 米,分为 2 层,每层为 米,开挖至图纸设计高程 (177。 绝对高程为)。 现场土质为普硬土,机械开挖需在槽、坑和沟边上作业。 据现场实测, 基 坑 开挖深度 约 为 ~ 米。 西南角、 西北角及西侧因 场地窄小 ,故 开挖坡度 均为 1:;东侧存在施工道路, 开挖坡度 为 1:;南北 1200 21500 32570 15800 33030 81400 1 区 2 区 北 5楼基坑开挖示意图 两侧 开挖坡度 为 1:。 (具体基坑尺寸以现场实测实量为准) 设备进场→场地平整→施工放线→地上、地下障碍物清除→第一层开挖→第二层开挖 →第 N 层 至预留土层标高→土方收尾施工→工程验收→后续施工。 土方外运:挖土机挖土装车→运土车现场出口处清扫、冲洗轮胎→出场外运→渣土消纳场卸土。 ( 3)施工 工序 ○ 1 基坑正式开挖前应进行场地平整,暴露的地下障碍物也应提前挖除。 ○ 2 挖土机挖土应配合护坡支护施工,每步开挖至相应护坡施工标高。 施工时首先开挖周边土方,然后向中间开挖。 土方开挖 要 为土钉及锚杆施工留置工作面,土钉施工工作面宽度与土钉长度相符合。 ○ 3 对于中间区域土体可分 2 步开挖至槽底,每步挖深不宜超过 3m。 ○ 4 土方收尾坡道即为基坑东 北 侧进出口,坡道口宽度不宜小于 6m。 土方收尾后期,用挖掘机坐落于坡道,将坑内少量剩余土方直接挖土装车,运土车辆停放在土方收尾平台上方地面。 边坡支护工程 (一) 施工机具配备 空压机、 混凝土喷射机、注浆泵、砂浆搅拌机、切割机、电焊机各 1 台;高压水管 200m;配电箱 2 只; 人工洛阳铲 5 把。 (二)施工要求 土钉杆体采用 18 或 20 三 级 螺纹 钢筋 (施工详图 附后 )。 预应力锚杆采用 1φ ( 1860)钢绞线,预应力锚杆之间采用 14槽钢连接,单根 预应力锚杆 拉拔力不小于 10T。 土钉、预应力锚杆水平方向间距为 ,与水平方向夹角为 8~101。5楼基坑开挖及边坡支护工程施工方案(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二)、模板支撑方木的计算 方木按照均布荷载下三跨连续梁计算。 1.荷载的计算: ( 1)钢筋混凝土板自重( kN/m): q11 = 25 =( 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 kN/m): q12 = =( 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kN/m):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q2 = ( 1+1) =静荷载: q1 = + =活荷载: q2 = =2.方木的计算:
5楼 安全生产 专项方案 17 口,必须用坚实的盖板予以覆盖。 楼板、屋面和平台等面上,短边边为 25— 50cm 的洞口、安装预制构件时的洞口,以及缺件临时形成的等处,可用竹、木等作盖板覆盖洞口。 盖板必须保持四周搁置均衡,并有固定位置的措施。 楼板、层面和平台等面上,短边边长为 50— 150cm 的洞口,必须设置以扣件扣接钢管而成的网格,并在其上懑铺竹钯或脚手板
,并调整好爬升架滚轮与塔身的间隙,然后放松电缆,其长度略大于顶升高度 ,并紧固好电缆卷筒。 ,必须有专人指挥,非作业人员不得登上顶升套架的操作台,操作室内只准一人操作,应严格听从信号指挥。 ,应把起重小车和平衡重移近塔帽,并使吊臂和平衡臂处于平衡状态,将回转部分制动住,严禁回转臂杆及其他作业。 ,必须先将塔身附着在建筑物上方可继续顶升。 ,各连接螺栓应按规定的力距紧固
引脚位 符号 名称及功能 4,1,13,10 1 2 34 和输出端 5, 3,14,12 A1, A2, A3, A4 运算输入端 6, 2,15,11 B1, B2, B3, B4 运算输入端 7 C0 进位输入端 9 C4 进位输出端 8 GND 接地( 0V) 16 Vcc 正电压 电源 4bit 超前进位加法器的全定制设计 3 推荐工作条件 表 22 SMIC 电特性 表
电方面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研究工作。 三 、 本课题研究内容 : 本课题主要是研究设计 40kw 同步电动机。 首先根据给 定的功率,功率因数,相数,频率及额定相电压确定同步发电机的主要规格,即:容量,额定相电压,额定相电流,同步转速。 其次 ,进行电枢绕组的选择: 范围 ,确定绕组的每相串联导体数 ,即 :NmIDAZ .确定每槽导体数 ndS ,即: NaZmSnd .
二、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 有机茶生产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有机农业生产技术。 在有机茶的生产、加工乃至销售等各个环节都要受到有关有机茶认证资格的认证机构进行监督认证。 特别是在茶园的田间管理过程中,茶叶生产绝不允许受到任何化学及其它污染。 有机茶生产在我国虽然起步较晚。 但是,在以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为首的我国国内各个科研院所联合攻关,目前已取得了相当的技术成果。 如有机茶专用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