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主体施工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二)、模板支撑方木的计算 方木按照均布荷载下三跨连续梁计算。 1.荷载的计算: ( 1)钢筋混凝土板自重( kN/m): q11 = 25 =( 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 kN/m): q12 = =( 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kN/m):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q2 = ( 1+1) =静荷载: q1 = + =活荷载: q2 = =2.方木的计算: 按照三跨连续梁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计算公式如下: 均布荷载: q = 最大弯矩: M = = 1 1= 最大剪力: Q= 1 = 最大支座力: N= 1 = 方木的截面力学参数为: 本算例中,截面惯性矩 I和截面抵抗矩 W分 别为: W = 6 8 8/6 = 64cm3; I = 6 8 8 8/12 = 256cm4; ( 1)方木强度计算 截面应力 σ = 106/64000=方木的计算强度小于 ,满足要求。 22 ( 2)方木抗剪计算 最大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 Q = 截面抗剪强度必须满足: T = 3Q/2bh [T] 截面抗剪强度计算值: T=3 1114/( 2 )=截面抗剪强度设计值 [T]=方木的抗剪 强度计算满足要求。 ( 3)方木挠度计算 最大变形: v = 10004/( 100 2560000)= 方木的最大挠度小于 1000/250,满足要求。 三)、板底支撑钢管计算 横向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连续梁计算: 集中荷载 P取纵向板底支撑传递力, P= 支撑钢管计算简图 支撑钢管弯矩图( ) 23 支撑钢管变形图( mm) 支撑钢管剪力图( kN) 经过连续梁的计算得到 最大弯矩; Mmax= 最大变形; vmax= 最大支座力; Qmax= 截面应力: σ = 106/5080=支撑钢管的计算强度小于 ,满足要求。 四)、扣件抗滑移的计算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规范 ): R ≤ Rc 其中: Rc 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 ; R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计算中 R取最大支座反力, R= 当直角扣件的拧紧力矩达 ,试验表明 :单扣件在 12kN的荷载下会滑动,其抗滑承载力可取 ; 五)、模板支架荷载标准值(立杆轴力) 24 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 1.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 ( 1)脚手架的自重( kN): NG1 = = ( 2)模板的自重( kN): NG2 = 1 1= ( 3)钢筋混凝土楼板自重( kN): NG3 = 25 1 1= 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 NG = NG1+NG2+NG3 =。 2.活荷载 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与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NQ = ( 1+1) 1 1=2kN 3.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 N = + 六)、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其中: N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 ( kN); N = φ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 l0/i 查表得到; i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 ( cm); i = A 立杆净截 面面积 ( cm2); A = W 立杆净截面抵抗矩( cm3); W = σ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计算值 ( N/mm2); [f]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 [f] = ; l0 计算长度 ( m); 25 如果完全参照《扣件式规范》,由公式( 1)或( 2)计算: l0 = k1uh ( 1) l0 = ( h+2a) ( 2) k1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取值为 ; u 计算长度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表 ; u = a 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 a = ; 公式( 1)的计算结果: σ = ,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σ 小于 [f],满足要求。 公式( 2)的计算结果: σ = ,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σ 小于 [f],满足要求。 七)、楼板强度的计算 1.计算楼板强度说明: 验算楼板强度时按照最不利考虑,楼 板的跨度取 ,楼板承受的荷载按照线均布考虑。 宽度范围内配筋 1级钢筋级钢筋,配筋面积 As=14994mm2, fy=210N/mm2。 板的截面尺寸为 b h=3570mm 140mm,截面有效高度 h0=120mm。 按照楼板每 8天浇筑一层,所以需要验算 8天、 16天、 24天 ...的,承载能力是否满足荷载要求,其计算简图如下: 26 8天的强度是否满足承载力要求。 楼板计算长边 ,短边 =, 楼板计算范围内摆放 6 4排脚手架,将其荷载转换为计算宽度内均布荷载。 第 2层楼板所需承受的荷载为: q=2 (+25 )+1 ( 6 4/)+ (1+1)=计 算 单 元 板 带 所 承 受 均 布 荷 载 : q= =板带所需承担的最大弯矩按照两边固接双向板计算: Mmax= ql2= = 验算楼板混凝土强度的平均气温为 ℃ ,查温度、龄期对混凝土强度影响曲线得到 8天后混凝土强度达到%, C35混凝土 强度近似等效为。 混凝土弯曲抗压强度设计值为 fcm=则可以得到矩形截面相对受压区高度: ξ = Asfy/bh0fcm = 14994 210/(3570 120 )= 27 查表得到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抗弯能力计算系数为 α s= 此层楼板所能承受的最大弯矩为: M1= α sbh02fcm = 3570 1202 106= 结论:由于 Σ Mi = = Mmax= 所以第 8天以 后的各层楼板强度和足以承受以上楼层传递下来的荷载。 第 2层以下的模板支撑可以拆除。 、模板拆除: 模板拆除原则:先支后拆、后支先拆。 先拆除不承重模板,后拆除承重模板。 自上而下,支撑先拆除侧向支撑,后拆除竖向支撑。 侧模的拆除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不掉棱角的情况下拆除。 梁、板、底模板拆除应在砼强度≥ 75%设计强度时拆除,当梁、板跨度大于 8m,模板拆除必须达到设计砼强度 100%才能拆除。 悬臂梁、板模板拆除,必须在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100%才能拆除。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预控: 177。 以上 模板工程采用内控法,主要是预控模板的轴线、外放尺寸、标高、几何尺寸、稳定性、模板的刚度和强度必须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质量记录: 钢筋隐蔽工程记录。 模板分项工程预检记录。 模板技术复核检查记录。 28 模板分项工程质量评定记录。 : 本工程所有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泵送至操作面。 零星混凝土采用塔吊吊运料斗进行浇筑。 商品混凝土按设计要求,供应到现场。 坍落度应根据配合比的要求严加控制,严禁随意加水以增加坍落度,现场泵送混凝土坍落度在 16cm177。 2之间。 泵送混凝土作业条件: a、泵送作业,模板及其支撑设计除按正常计算外,还应考虑脉冲水平推力和输送混凝土速度快所引起过载及侧压力,以确保模板支撑系统有足够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b、施工前应根据浇筑的混凝土量、工期、构件的特点,泵送能力等确定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布料方法。 c、泵送前应办理好隐蔽工程验收手续,模板已清理干净,并淋水湿润。 d、现场配备的混凝土搅拌能力必须等于或大于泵送能力。 e、混凝土泵的操作人员须经培训考核合格,才能上岗操作。 f、浇捣混凝土楼面时,应搭设操作走桥,防止踩踏钢筋。 g、检查油箱、水箱的油位,水量适宜,各油管接头坚固。 h、准备好清洗泵机和管道的机具,如空气压缩机、棉球、清洁管接头等,为保证空气压缩机正常工作,应储备一定压力,以备随时使用。 i、空载起动泵机前,应在料车内加一半的水量,使活塞在缸筒内移动时,不至于磨擦力过大,损坏活塞。 j、检查液压油是否干净,查看真空表上指针,若指到‚红色‛范围内,应拆除更换清洗滤清器。 29 k、准备好润滑管道的水泥砂浆,一般用 1: 2水泥砂浆,塌落度为 12~ 16cm。 泵机空机应运行一段时间,观察工作状态是否正常,正常后才能泵送混凝土。 泵送工艺: a、泵送混凝土前,先把储料斗内清水从管道泵出,达到湿润和清洁管道的目的,然后向料斗内加入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水泥砂浆 (或 1: 2 水泥砂浆 ),润滑管道后即可开始泵送混凝土。 b、开始泵送时,泵送速度宜放慢,油压变化应在允许范围内,待泵送顺利时,以正常速度进行泵送。 c、泵送期间,料斗内的混凝土量应保护不低于缸筒口上100mm 到料斗口下 150mm 之间为宜。 避免吸入效率低,容易吸入空气而造成塞管,太多则反抽时会溢出并加大搅拌轴负荷。 d、混凝土泵送宜连续作业,当混凝土供应不及时时,需降低泵送速度,泵 送暂时中断时,搅拌不应停止。 当叶片被卡死时,需反转排除,再正转,反转一定时间,待正转顺利后方可继续泵送。 e、泵送中途若停歇时间超过 20min,管道又较长时,应每隔 5min 开一次,泵送少量混凝土,管道较短时,可采用每隔 5min 正反转 2- 3行程,使管内混凝土蠕动,防止沁水离析,长时间停泵 (超过 45min)气温高,混凝土塌落度小时可能造成塞管,宜将混凝土从泵和输送管中清除。 f、泵送先远后近,在浇筑中逐渐拆管。 g、在高温季节泵送,宜用湿草袋覆盖管道进行降温,以降低入模温度。 h、泵送管道的水平换算距离总和应小 于设备的最大泵送距离。 30 泵送结束: a、泵送将结束时,应估算混凝土管道内和料斗内储存的混凝土量及浇捣现场所欠混凝土量 (216。 125mm 径管每 100m 有),以便决定拌制混凝土量。 b、泵送完毕清理管道时,采用空气压缩机推动清洗球。 先安好专用清洗管,再启动空气机,逐渐加压,清洗过程中,应随时敲击输送管,了解混凝土是否接近排空。 当输送管内有 10m左右混凝土时,应将压缩机缓慢减压,防止出现大喷爆和伤人。 c、向下泵送时,混凝土的塌落度应适当减少,混凝土泵送应有一段水平管道和弯上管道才折向下方。 并应避免 垂直向下装方式以防离析和混入空气,对压送不利。 d、凡管道经过的位置要平整,管道应用支架或木垫楞等垫固,不得直接与模板、钢筋接触,若放在脚手架上,应采取加固措施。 e、垂直管穿越每一层楼板时,应用木枋或预埋螺栓锚固。 f、对施工中途新接驳的输送管应先清除管内杂物,并水或水泥砂浆润滑管臂。 g、用布料机浇注混凝土时,应避免对侧面模板直接冲击。 h、垂直向上管和靠近混凝土泵的起始混凝土输送管宜用新管或磨损较少的管。 i、泵送中途停歇时间一般不应大于 60min,否则要予以清管或添加自拌混凝土以保证泵机连续工作。 j、最初泵出的砂浆应均匀分布到较大的工作面上,不能集中一点浇筑。 k、泵送过程中,要做好开泵记录,机械运行记录,压力表压力记录,泵送混凝土量记录混凝土塌落度抽查记录。 混凝土送泵主要安全技术措施: a、泵机要随时检查乳化剂冷却润滑水箱中的水量是否足 31 够和干净,一般每工作 8小时要更换一次。 b、当泵机运行声音变化,油。5主体施工方案(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5楼 安全生产 专项方案 17 口,必须用坚实的盖板予以覆盖。 楼板、屋面和平台等面上,短边边为 25— 50cm 的洞口、安装预制构件时的洞口,以及缺件临时形成的等处,可用竹、木等作盖板覆盖洞口。 盖板必须保持四周搁置均衡,并有固定位置的措施。 楼板、层面和平台等面上,短边边长为 50— 150cm 的洞口,必须设置以扣件扣接钢管而成的网格,并在其上懑铺竹钯或脚手板
,并调整好爬升架滚轮与塔身的间隙,然后放松电缆,其长度略大于顶升高度 ,并紧固好电缆卷筒。 ,必须有专人指挥,非作业人员不得登上顶升套架的操作台,操作室内只准一人操作,应严格听从信号指挥。 ,应把起重小车和平衡重移近塔帽,并使吊臂和平衡臂处于平衡状态,将回转部分制动住,严禁回转臂杆及其他作业。 ,必须先将塔身附着在建筑物上方可继续顶升。 ,各连接螺栓应按规定的力距紧固
万元 空压 站 设备投资估算 设备 (含运杂 费 、安装 费 ) 万元 厂区及 车间管道 l0 万元 合计 : 万元 5000 吨奥贝球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5 工艺 技术路线, 设备 选型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生产工艺流程 如下 : → ↑ → → 工作制 度 及年时 基数 采用 两 班制 生产 工人年时基 数 l 810h 造型 (芯) 材料 配砂 (制芯) 型砂型芯 性能检验 炉 料 熔
水泥、钢筋、钢绞线等原材料须按计划分期、分批进场。 六、 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土方工程 ( 1)机械选择 城市建设中的基坑开挖一般选择反铲挖土机,配备自卸汽车挖运施工 ,本工 程 也是如此。 ( 2)施工 工艺流程 如上图所示 , 挖土范围:西、南、北三侧面 基底为最外侧桩边外扩 米工作面,东侧为裙房最东侧轴线外扩 米。 西面 1 区开挖深度约 米,分为 5 步,每步开挖约 米,东面、南面、北面
引脚位 符号 名称及功能 4,1,13,10 1 2 34 和输出端 5, 3,14,12 A1, A2, A3, A4 运算输入端 6, 2,15,11 B1, B2, B3, B4 运算输入端 7 C0 进位输入端 9 C4 进位输出端 8 GND 接地( 0V) 16 Vcc 正电压 电源 4bit 超前进位加法器的全定制设计 3 推荐工作条件 表 22 SMIC 电特性 表
电方面进行了一系列试验研究工作。 三 、 本课题研究内容 : 本课题主要是研究设计 40kw 同步电动机。 首先根据给 定的功率,功率因数,相数,频率及额定相电压确定同步发电机的主要规格,即:容量,额定相电压,额定相电流,同步转速。 其次 ,进行电枢绕组的选择: 范围 ,确定绕组的每相串联导体数 ,即 :NmIDAZ .确定每槽导体数 ndS ,即: NaZmS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