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de库存管理与wms系统接口设计与实现硕士毕业论文(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信息化经济, 其 经济活动中有一半以上与信息活动有关 [1]。 在七大工业国中 ( 即美国,日本,德国,法国,英国,加拿大和意大利 ) ,与 IT相关的资本投入对 GDP 增长的贡献从 1989 年到 20xx 年间 飞速 增长 ,信息技术相关的资本投入对非信息技术资本投入的迅速替代 [2]。 我国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后半段 [3],从 产业结构 上 看,我国正在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 , 资本密集型产业结构向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结构转变,从生产要素方面看,信息化产业具有效率高,增长快,效益高,低污染,低能耗的特点符合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我国 基本 国情,从能源结构方面来看,信息产业的能源相较 传统产业的能源相比较主要是可再生型,如太阳能,生物能,海洋能等 [4]。 目前 我国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和成效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数据 , 20xx 年 我国 电子商务交易额已经超过 40000 亿元 ,其中单淘宝 20xx 年交易额达 4000 亿元人民币。 [5]全国 70 多万家中小企业拥有自己的网站,其中一半在长三角;全国 1800 多家行业网站,六成以上在长三角。 以上 这些数据充分说明,经济发展对信息化产生了强烈的需求, 信息化来势凶猛,势不可挡的。 企业要可持续的发展就要把握先机,顺应社会发展的主流,创建信息化的企业。 我国的 企业信息化起步于 20 世纪 70 年代中期,改革开放后在 80 年代掀起了高潮,进入 90 年代以来迈进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虽然 就目前发展水平看,仍落后于发达国家 l0~ 20 年左右。 但是 未来在追赶欧美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我国 企业的 发展潜力是不可预计的。 课题 来源 由于 社会 信息化 发展 的大背景下,企业也意识到信息化建设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必经之路, 现有的 企业 模式 已不能 满足企业的长足发展了,企业希望自身 能够 智能化 管理 ,最大最优化管理和利用企业 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伴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 1 章 绪论 2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网络技术的 全球的蓬勃发展和计算机产业的稳步提高,为 企业信息化建设 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如何 协助企业 高效的管理企业 资源。 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利用计算机软件来协助企业进行高效的企业资源管理是有效的途径。 但是 各种软件工具在协助企业进行企业资源管理的时候 在 凸显出自生优势的同时,其弊端也日益显示出来,所以很多企业基于自身的特点和不同软件的优势, 很多企业 选取一种或多种软件针对自身 条件来高效管理企业资源。 正是因为这些原因,造成企业目前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企业多部门多信息系统的尴尬局面。 各个软件在自己权利范围之内能够进行高效的管理,但是一个企业内部的信息是流动的,某一个业务如采购业务,不仅仅只会影响到采购部门,这笔业务还会影响到仓库部门,财务部门等,而各个部门之间需要交互的信息不能通过软件进行传递,往往需要人工在系统间进行,信息孤岛问题日益严重。 而接口开发 技术就 可以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接口 就可以很好的解决不同的软件之间 信息传递的问题了。 基于此本文 结合我 参与的 上海东冠纸业有限 公司 WMS 系统与 JDE E90 的库存管理模块接口开发项目,对制造型企业关注的库存管理业务进行研究分析, 了解 企业的库存业务模式 , 分别分析 WMS 系统和 JDE 库存管理系统中的数据走向,并以此为切入点,设计两系统的接口的方案 , 从而 解决 企业所关注的库存管理 信息在 WMS 系统与 JDE 系统 间准确及时传输的问题。 本文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 1)理论研究 首先 从 ERP 理论 入手,研究 ERP 的发展 历程 及其特点。 并且介绍国内外的主流 ERP 软件,对各自的特征和优势进行分析。 其次介绍库存管理的理论,及 其 经典的库存管理 模型 如 ABC 模型,定量订货模型,定期订货模型 最后介绍 EDI 接口的概念 ,并且说明 JDE 是怎样利用 EDI 进行数据传输的,传输过程是怎样的。 ( 2)案例分析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 1 章 绪论 3 通过 笔者参与 的制造型企业 上海东冠纸业有限 公司 二期项目 , WMS 系统与 JDE 系统接口开发 项目 的 实际项目, 分析 企业 目前 的 库存管理 现状, 和存在的问题,随着 企业规模的扩大,业务的扩展, 库存问题越来越突出, 精准及时的库存现状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产排成,原材料的采购,以及销售到下游客户的产成品。 由于 WMS 系统与 JDE 系统数据传递 完全通过人工操作 , 纸质单据中间传输, 导致 了企业内库存数据不能及时反映到 各个部门,而且由于业务量得增加出错率频繁,本文 站在 ERP 软件实施顾问的角度上,对企业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结合 JDE 数据流动方式,以及数据库的特点,设计并开发接口,使WMS 系统与 JDE 系统之间 库存 数据传输 达到实时 无纸化 传输。 在项目中本人 是 JDE 实施顾问助理的身份, 通 过进行需求调研了解客户的库存管理现状,进一步了解 客户的一些特殊需求,如调拨时两仓库间同一产品的成本必须相等,确定总体开发逻辑,然后以总体开发逻辑作为指导,在此基础上进行产品入库,出库,调拨作业的详细接口设计。 文章主要分为 5 个章节,结构安排如下: 第一章节: 介绍 课题 背景,课题来源,以及课题的研究意义,简述了文章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节:介绍 ERP 基础 理论 ,库存管理理论以及 EDI 接口的提出和 JDE软件 怎样利用 EDI 接口 来实现数据数据交换的 第三章节: 以上海东冠纸业有限公司接口开发 项目实施 为具体案例, 介绍上海东冠纸业有限公司的企业背景,介绍目前企业库存现 状,以及面临的问题,最后提出总体的解决方案。 第四章节: 针对接口开发的总体方案,对入库,出库,调拨作 业给出了相应的具体的解决开发方案, 并举实际操作实例,来展示开发界面, 及其功能, 同时根据上海东冠纸业有限公司 半年 的 使用情况 和现状分析接口实施 后 对 企业库存管理带来的显著变化; 第五章节: 对全文进行总结,对未来工作进行了展望。 本章小结 本章 以社会信息化建设为背景介绍了选题原因和意义,指出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面临的普遍信息传递不畅的问题,最后 给出 本文 的主要研究内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 1 章 绪论 4 容,并简述了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 2 章 ERP 及其相关理论技术介绍 5 第 2章 ERP 及其相关理论技术介绍 ERP 理论的形成 ERP 是 在早期物料需求计划 ( M RP) 和中期制造资源计划 ( MRP ) 的基础上随着企业的需求而发展成为现在的 ERP 模式 [7]。 ERP 最早是 20 世纪 90 年代初由美国著名的计算机技术咨询和评估集团Garter Group Inc 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提出的 [8]但是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具有代表性的定义是 :企业资源计划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的,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 ERP 系统集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思想于一身,成为现代企业的运行模式 [9] 企业资源计划 ( ERP) 体现了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企业管理理论 , 并提供了企业信息化集成的最佳方案 . 它将企业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统一起来进行管理 , 对企业所拥有的人力、资金、材料、 设备、方法 ( 生产技术 ) 、信息和时间等各项资源进行综合平衡和充分考虑 , 最大限度地利用企业的现有资源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 科学、有效地管理企业人、财、物、产、供、销等各项具体业务工作 [10]。 ERP 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 1) 基本的 MRP:20 世纪 60 年代,制造业为了打破“发出订单,然后催办”的计划管理方式,设置了安全库存量,为需求和提前期提供缓冲 [11] ,20世纪 70 年代,为了解决库存积压和短缺问题,出现了 基本的 MRP 即物料需求计划( 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这种理论方法与传统的库存理论方法有着明显的不同,它的主要特点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引入了时间分段和反映产品结构的物料清单 BOM( Billing of Materials),较好的解决了库存管理和生产控制中的难题,即可以按时按量得到所需物料。 2) 闭环 MRP : 由于基本的 MRP 只考虑了库存和产品结构的相关信息,是单向的信息,与管理的思想不符合,管理思想强调的是闭环的信息流,由输入至输出再循环影响输入端,从而形成信息回路。 且实际的生产中会受到各种各样的因素的影响如企业的制造工艺,生产设备和生产规模的变化,更有甚者会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另外如果制定的生产计划不考虑企业的实际生产能力,在执行生产计划时会偏离计划,因此采用基本的 MRP 原理制定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 2 章 ERP 及其相关理论技术介绍 6 的生产计划于采购计划往往会造成不可行。 综合以上信息且基于市场的需要,20 世纪 80 年代发展并形成了 MRP 理论。 很明显的发现闭环 MRP 与基本的 MRP 相比,他对能力提出了需求计划,只有在满足能力的前提下,才能保证物料需求计划的执行和实现。 3) MRPⅡ :闭环的 MRP 的管理思想的运行过程主要是物流(基于基本的 MRP所以其实质还是在需要的时间提供需要的数量的物料)也有部分信息流,但是生产的运作过程中,产品从原材料的投入到产成品的产出过程都伴随着企业资金的流通过程,对于资金流闭环 MRP 是无法反映出来的,而且资金的运作会影响到生产的运作,如采购计划制定后,由于企业的资金短缺而无法按时完成,这点就会影响到整个生产计划的执行。 基于此, 1977 年美国著名的生产管理专家奥列弗 怀特提出了 MRPⅡ的概念,它是一个围绕企业的基本经营目标,以生产计划为主线,对企业制造的各种资源进行统一计划和控制的有效系统,也是企业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并使之充分的反应在动态反馈系统。 企业可以对自己的生产成本以及资金运作过程进行掌握,从而有效的调整经营规划和生产计划,从而得到可行可靠的生产计划。 但是随着市场和技术的发展, MRPⅡ的缺陷也日益突出企业竞争范围的扩大,要求企业在企业的各个方面加强管理而不仅仅对 制造资源进行集成管理企业的规模逐渐扩大,多集团多工厂要求统一部署统 一作战,这种即要求独立有要求统一的资源共享管理是 MRPⅡ目前是无法解决的。 信息全球话,要求企业 之间要加强信息交流与信息共享,企业之间既是经济对手又是合作伙伴,信息管理扩大到整个供应链这也是 MRPⅡ目前无法解决的。 4) ERP 系统实现了对整个供应链信息进行集成管理, ERP 理论与系统是从MRPⅡ发展起来的,它除继承了 MRPⅡ的基本思想 (制造、供销及财务 )外,还大大地扩展了管理的模块,扩大了管理的范围,更加灵活或柔性的开展业务活动,实时地响应市场需求。 ERP 理论思想 :ERP 中的企业资源包括企业的“三流”资 源 :物流资源、资金流资源、信息流资源。 ERP 实质上就是对这“三流”资源进行全面集成管理的管理信息系统。 概括地说, ERP 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利用现代企业的先进管理思想,全面地集成了企业所有资源信息,为企业提供决策、计划、控制与经营业绩评估的全方位和系统化的管理 平台。 [12]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 2 章 ERP 及其相关理论技术介绍 7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 ERP 理论的形成并不是摒弃 MRPⅡ ,闭环 MRP,基本 MRP,而是在早期的理论的基础之上加工形成的, ERP 理论形成是为了解决库存管理的问题,所以 ERP 理论是库存管理的理论支持,同时库存管理理论又对 ERP 理论进行补充完善,二者相辅相成, ERP 不仅仅着眼于企业的基本模块他还渗透到各行各业。 基于 ERP 理论的指导和软件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社会信息化发展趋势,为辅助企业进行资源管理的 ERP 软件的产生 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ERP 软件出现是 必然的也 是 自然的。 目前 市场上 主流的 ERP 软件产品,有 SAP, ORACLE 的 JDE 和 EBS,国内有 用友 软件,金蝶软件等 软件。 SAP 公司成立于 1972 年,总部位于德国的沃尔多夫市,是全球最大的ERP 软件商和第三大独立软件供应商,目前, SAP 在 50 多个国家拥有 29000多名员工, SAP 在 120 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 18800 多家客户。 秉承 了德国人的严谨作风 , SAP 系统功能设计的非常 细致, SAP 通过复杂的参数表和层层定义来实现各种业务功能。 例如,系统可以通过 6000 个开关设置,调整软件的业务流程。 SAP 的参数设置实际上包括了软件底层的数据结构,功能较强,但是实施非常复杂,不够灵活,如果企业的业务需要调整,就会涉及非常广泛的底层数据设置,参数和规则的调整 ,甚至可能影响已有业务数据,这就是导致 SAP 项目实施过程十分昂贵和复杂的原因。 而且 SAP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经常会期望客户改变商业运作模式以适应其软件,所以 SAP 适合稳定,标准的业务流程。 [13] 在开发方向 SAP 使用 的是 其专有的 ABAP 语言, 由于它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