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精细化工有限公司50000吨年浓硝酸(98_)生产线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在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等方面有较好的类比性。 类比项目的职业卫生调查 概况 : XX 先进富春化工有限公司 100000 吨 /年稀硝酸生产装置(采用低压法) ,和 50000 吨 /年浓硝酸生产装置(采用硝酸镁法),在生产工艺、生产设备、 生产规模、产品种类和使用原料与 XXXX 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拟建项目基本相同。 XX 先进富春化工有限公司硝酸生产组织为四班三运转,每班 8h,主要有液氨汽化、氧化炉、酸吸收、硝酸浓缩、中央控制室等岗位。 XX 先进富春化工有限公司硝酸生产装置通风主要 采用自然通风,操作人员均配置工作服、防护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 厂区里设有卫生间和浴室,有 过滤式防毒面具面罩、滤毒罐以及应急冲洗水龙头用于化学中毒事故应急救援。 该公司职业卫生管理由公司安全环保科具体负 责,设职业卫生兼职管理人员一名,负责处理日常环境保护、职业卫生等各项具体工作;公司有作业工人健康定期体检制度,公司制定有各类安全操作规程以及应急救援预案。 XX 先进富春化工有限公司 自成立以来无 职业病发病情况记录。 类比车间的职业危害因素检测 我们在 20xx年 5月 17 日、 18 日、 19日对 XX 先进富春化工 100000吨 /年稀硝酸生产装置和 50000 吨 /年浓硝酸生产装置 进行类比监测 ,具体结果见表 31~表 35。 XXXX 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50000 吨 /年浓硝酸( 98%)生产线 建设 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书 共 52 页 第 18 页 监测依据: WS/T691996《作业场所 噪声测量规范》 评价依据: GBZ1— 20xx《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表 3- 1 类比车间噪声测试及分级结果 监 测 地 点 等效连续 A 声级 dB( A) 日平均接噪时间( h) 噪声作业分级 酸吸收塔旁 89 2 0 中央控制室中心位 65 8 0 氧化炉旁 90 2 0 四合一机组一楼中心位 98 2 Ⅰ 四合一机组二楼中心位 91 2 0 硝酸浓缩塔旁(二楼) 82 2 0 注: 0:安全作业;Ⅰ:轻度危害;Ⅱ:中度危害;Ⅲ:高度危害;Ⅳ:极度危害 根据类比企业噪声监测结果及其接触噪声的时间,除 四合一机组一楼中心位超出标准外 ,其余各监测点的噪声均符合 GBZ120xx《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具体限值见表 14)。 采用 LD80— 1995《噪声作业分级》(见表 15)标准进行分级,除四合一机组一楼中心位分级结果为Ⅰ 级 (轻度危害 )外 ,其他均为 0级 (安全作业 )。 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氨的检验依据 :GBZ/T — 20xx 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氨的评价依据: GBZ2— 20xx《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XXXX 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50000 吨 /年浓硝酸( 98%)生产线 建设 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书 共 52 页 第 19 页 表 32 一氧化氮浓度监测结果 (mg/m3) 测定地点 监测次数 浓度范围 合格次数 不合格次数 STEL ( mg/m3) TWA ( mg/m3) 单项 判断 结果 标准 结果 标准 酸吸收塔旁 18 ﹤ ~ 18 0 30 15 合格 硝酸浓缩塔旁 18 ﹤ ~ 18 0 30 15 合格 中央控制室 18 ﹤ ~ 18 0 30 15 合格 氧化炉旁 18 ﹤ ~ 18 0 30 15 合格 硝酸灌装 2 ﹤ ~ 2 0 30 合格 表 33 二氧化氮浓度监测结果 (mg/m3) 测定地点 监测次数 浓度范围 合格次数 不合格次数 STEL ( mg/m3) TWA ( mg/m3) 单项 判断 结果 标准 结果 标准 酸吸收塔旁 18 ﹤ ~ 18 0 10 5 合格 硝酸浓缩塔旁 18 ﹤ ~ 18 0 10 5 合格 中央控制室 18 ﹤ ~ 18 0 10 5 合格 氧化炉旁 18 ~ 18 3 10 5 不 合格 硝酸灌装 2 ~ 2 0 10 合格 XXXX 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50000 吨 /年浓硝酸( 98%)生产线 建设 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书 共 52 页 第 20 页 表 34 氨浓度监测结果 (mg/m3) 测定地点 监测次数 浓度范围 合格次数 不合格次数 STEL ( mg/m3) TWA ( mg/m3) 单项 判断 结果 标准 结果 标准 液氨汽化岗位 18 ﹤ ~ 18 0 30 20 合格 中央控制室 18 ﹤ ~ 18 0 30 20 合格 氧化炉旁 18 ﹤ ~ 18 0 30 20 合格 液氨装卸处 3 ﹤ ~ 3 0 30 合格 以上结果除氧化炉旁二氧化氮的 TWA 和 STEL 均不符合 GBZ2— 20xx《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其余的监测结果均符合 GBZ2— 20xx《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PCTWA和 PCSTEL的要求。 本次类比监测的时间为 20xx 年 5月,故无法对氧化岗位进行高温作业分级,但我们依据《高温作业环境气象 条件测定方法》( GB9341989)对氧化岗位和中央控制室的温度、湿度和风速进行了测定,监测数据见表35。 表 35 气象条件测定结果 监测地点 温度(℃) 湿度( %) 风速( m/s) 氧化炉旁 66 中央控制室中心位 82 氧化镁粉尘 本项目中氧化镁是配制硝酸镁的原料,虽然在加料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氧化镁粉尘,但由于一般情况下每 月只加料一次,本次类比监测无法进行空气中氧化镁粉尘浓度检测。 XXXX 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50000 吨 /年浓硝酸( 98%)生产线 建设 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书 共 52 页 第 21 页 根据 XXXX 精细化 工有限公司 年产 50000 吨浓 硝酸( 98%)生产线的生产特点, 本项目使用、生产的危险化学品原料和产品具有有毒、腐蚀等职业病危险特性,因此物料在使用过程中若发生泄漏,较易引起中毒、腐蚀灼伤等危害,并且生产中还存在高温、噪声等其它危险、有害因素。 因此本项目潜在的职业病危害主要是人员中毒、腐蚀灼伤、高温和噪声 危害 等。 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副产品、产品、催化剂等物质的危害性分析 本生产过程的原材料主要为:液氨;使用的催化剂为:铂铑网;中间产物及辅助物料为: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硝酸镁;产品 为: 55%~ 68%稀硝酸、 98%浓 硝酸。 其主要危险性见表 41。 这些物质的理化性质、 毒性与健康、急救、防护措施等见附件。 XXXX 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50000 吨 /年浓硝酸( 98%)生产线 建设 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书 共 52 页 第 22 页 表 41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危害性 物料名称 危害程度 毒性 PC STEL PCTWA 健康危害特性 可能导致的职业病 一氧化氮 Ⅲ 中度危害 LD50:无资料 LC50: 1068mg/m3, 4小时 (大鼠吸入 ) 30mg/m3 15 mg/m3 本品不稳定,在空气中很快转变为二氧化氮产生刺激作用。 氮氧化物主要损害呼吸道 , 吸入初期仅有轻微的眼及呼吸道刺激症状 , 常经数小时至十几小时 或更长时间潜伏期后发生迟发性肺水肿、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慢性影响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及慢性呼吸道炎症。 一氧化氮浓度高可致高铁血红蛋白血症。 氮氧化合物中毒,化学性眼部灼伤。 二氧化氮 Ⅲ 中度危害 LD50:无资料 LC50: 126mg/m3, 4 小时 (大鼠吸入 ) 10 mg/m3 5 mg/m3 氮氧化物主要损害呼吸道 , 吸入初期仅有轻微的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 , 常经数小时至十几小时或更长时间潜伏期后发生迟发性肺水肿、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 慢性影响 主要表现为神经衷弱综合征及慢性呼吸道炎症。 氮氧化合物中毒 ,化学性眼部灼伤。 硝酸 Ⅲ 中度危害 其蒸气有刺激作用,引起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 皮肤接触引起灼伤。 长期接触可引起牙齿酸蚀症。 化学性皮肤灼伤,化学性眼部灼伤,牙酸蚀病 氨 Ⅳ 轻度危害 LD50: 350 mg/kg(大鼠经口 ) LC50: 1390mg/m3, 4小时 (大鼠吸入 ) 30 mg/m3 20 mg/m3 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 引起 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 ,进而引起 支气管炎 、 肺炎 等。 严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肺水肿,或有呼吸窘迫综合征。 高浓度氨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 液氨或高浓度氨可致眼灼伤;液 氨可致皮肤灼伤。 氨中毒 ,化学性眼部灼伤 ,化学性皮肤灼伤 硝酸镁 Ⅳ 轻度危害 LD50: 5440 mg/kg(大鼠经口 ) LC50: 无资料 本品粉尘对上呼吸道 、眼和皮肤 有刺激性。 氧化镁 LD50:无资料 LC50: 无资料 25 mg/m3 (氧化镁烟) 10 mg/m3 (氧化镁烟) 氧化镁刺激粘膜引起结膜炎和鼻炎, 吸入 可发生金属烟热。 金属烟热 , 其他尘肺 注:①以上分级根据 GB50441985《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进行;②根据《 高毒物品目录》( 卫法监发 [20xx]142号 ) 氨属于高毒物品。 XXXX 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50000 吨 /年浓硝酸( 98%)生产线 建设 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书 共 52 页 第 23 页 危害因素 分析 根据拟建项目的生产工艺、总图布置情况,我们将拟建项目分成 储罐区、稀硝酸生产和硝酸浓缩三个单元。 储罐区主要布置有硝酸罐和液氨储罐;稀硝酸生产单元主要包括的工艺设备为:液氨蒸发器、三合一机组、氧化炉、废热锅炉、酸吸收塔等;硝酸浓缩单元主要布置的工艺设备为:稀硝酸高位槽、浓缩塔、漂白塔、硝酸镁系统等。 具体分析见表 42。 表 42 工艺过程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 单元 工序 工艺过程 主要职业病危 险因素 主要危害 储 罐 区 液氨装卸 将液氨从槽 罐车上卸到液氨储罐 氨 人员中毒、冻伤 液氨储罐 存储液氨 氨 人员中毒、冻伤 浓硝酸储槽 存储浓硝酸 硝酸、氧化氮 人员中毒、灼伤 浓硝酸灌装 浓硝酸储槽里的硝酸灌装到槽车上 硝酸、氧化氮 人员中毒、灼伤 稀硝酸储槽 存储稀硝酸 硝酸、氧化氮 人员中毒、灼伤 稀 硝 酸 生 产 单 元 液氨蒸发 液氨用温水加热进行汽化变成氨气进入缓冲罐 氨 人员中毒 氨气加热 将氨气进行加热 氨 人员中毒 空气压缩 噪声 氨氧混合 原料氨气和空气分别经过氨过滤器和空气洗涤器净化后,一 起进入混合气鼓风机充分混合。 氨 人员中毒 氧化炉 混合气体充入混合器预热器中预热,通过纸板过滤器后进入氧化炉,在一定的压力和高温条件下,经触煤催化,生成氧化氮气体。 其中 96%以上的氨氧化为一氧化氮。 氨、氧化氮、噪声 *、高温 * 人员中毒、中暑、烫伤 氧化氮洗涤 将氧化氮气体送入洗涤器洗去未反应的氨,并将气体进一步冷却到 45℃。 在这过程中,有一部分气体转化为浓度为10%左右的硝酸。 氧化氮、氨、硝酸 人员中毒、中暑、烫伤、灼伤 XXXX 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50000 吨 /年浓硝酸( 98%)生产线 建设 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 书 共 52 页 第 24 页 废热锅炉 高温的氧化氮气体和水进行热交换,将热量转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