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
2、瓜头到“一条线”上比较困难。 一般可以将瓜蔓围绕茎基部盘绕一周,通过调整所盘绕“圈”的大小,调整瓜蔓整齐度,这样还可以将坐瓜结位拖后,有利于统一授粉和分辨植株坐瓜情况。 留蔓条数要适宜:西瓜的品种、种植密度、栽培方式等,都影响着西瓜的留蔓条数。 不同品种的西瓜,需要留取的瓜蔓数是不同的。 在同等种植密度下,中大型的西瓜,每株留瓜 1 个,一般留下生长比较粗壮的 34 条蔓小型的西瓜,每株留瓜
2、果穗。 套上果穗后使果柄置于袋的开口基部(勿将叶片和枝条装入袋子内),然后从袋口两侧依次按“折扇”方式叠袋口,用捆扎丝扎紧袋口于折叠处。 不要将捆扎丝缠在果柄上,套袋时用力方向要始终向上,以免拉掉幼穗。 用力宜轻,尽量不碰触幼穗,袋口也要扎紧,以免害虫爬入袋内危害果穗和防止纸袋被风吹落。 另外,树冠上部及骨干枝背上裸露果实应少套,以避免日灼的发生。 葡萄园每亩平均套袋数量为 1600 个左右
2、庸或偏弱,基部芽结实率高的品种宜采用中、短梢修剪。 枝组更新 若采用单枝更新,冬剪是对结果母枝进行短梢修剪,不留预备枝,第二年在结果母枝所抽生的新枝中,上部的结果,下部的疏去花序做预备枝,冬剪时去掉已结果的枝,对预备枝进行短梢修剪。 若采用枝更新,每个结果部位留一个结果母枝和一个预备枝上部的仍按中、长梢修剪,下枝留 23 芽短截。 注意多年生枝蔓更新 对于先端衰弱
2、由植株下部向上逐渐发展,严重时全株叶片脱落。 发病株矮小,株形不舒展、果小,长形果有时弯曲。 纵切根茎部可见到木质部维管束变色,呈黄褐色或棕褐色。 二、发生规律茄子的黄萎病是由丽花轮支孢真菌浸染引起。 病菌以休眠菌丝、厚垣孢子和微菌核随病残体在土壤越冬,成为翌年的初浸染源。 土壤中病菌可存活 68 年,病菌通过混有病残体的肥料、带菌土壤和茄科杂草,借风、雨、人、畜及农具传到无病田。
2、家坡红皮蒜比较抗病;晚熟品种比早熟品种发病轻。 这几年在调查中发现,种植二水早的蒜区发病中心常有抗病单株出现,可以通过选育进一步提高该品种的抗病性。 对大蒜叶斑病,首先应采取农业措施预防。 (1)精选抗病良种,剔除病残种,适期播种,合理密植。 (2)科学施肥,以有机肥为主,适量增施磷钾肥和微肥,大力推广大蒜专用生物活性菌肥;田间“三沟”配套,排涝降渍。 (3)播种前集中销毁病残体。
2、月下旬至 5 月上旬,核桃树叶长出后卵块开始孵化。 幼虫孵化后由树干向树冠中下部内膛叶片转移,在叶片的背面群集危害叶片,随着虫龄的增长逐渐向树冠中上部及四周叶片分散扩散取食叶片。 5 月下旬至 6 月上旬,幼虫进入 5 龄暴食期,1 只幼虫 1 天能吃掉 6叶子,全树叶片吃完后,幼虫开始下树转移到第 2 食源危害。 6 月上旬,已完成虫龄发育阶段的幼虫开始在树下的灌木杂草上缀叶结茧化蛹
2、但不伤木质部,只剥下韧皮层,留下形成层为度,使地上营养积累以满足开花和结果营养的需要。 若用斧,以利斧平砍主干,要深浅一致,深达木质部。 幼树 1 年砍 1次,1 次破 3 圈,呈梅花三点形,盛果期树每隔 3 天砍 1 次,共 3,直至坐果为止。 五、剥口:剥后伤口要涂杀虫剂防虫,并用纸或塑料薄膜包扎,以防日晒风干或人畜损伤。 六、对象:一般只在大树(7 年生以上或干径大于10旺树
2、树抗旱能力,提高果实产量和果品质量。 三、树盘盖草。 据多年试验表明,树盘盖草,夏可防旱降温,冬可防冻保温。 在高温干旱时,盖草可降低地温 7以上,缩小土壤上下层的温差,防止日灼发生和控制杂草生长,起到保水、保肥和提高防旱效果等作用。 树盘盖草一般常用稻草、麦秆、干杂草、丝茅草等切成 1015 厘米长,覆盖厚 1015 厘米。 盖草可按 树盘范围覆盖。 四、注意灌水。
2、。 平均每叶有山楂红蜘蛛雌成螨3 头、卵 4 粒,发生较严重。 防治指标:调查百片叶,平均每叶有螨 4 头即可开始打药。 2、苹小卷叶蛾:1 年发生 3 代,以幼虫在树干、枝条、剪锯口、翘皮缝以及拉枝用的布条等处越冬。 4 月初开始出蛰,4 月中、下旬为出蛰盛期,越冬幼虫出蛰后即危害花蕾和嫩叶,展叶后,幼虫吐丝缀叶形成虫苞,于其中危害,且有转移危害习性。 这一时期也是打药的关键时期。 3
2、,制造养分能力差。 普查,进入伏天以后黄瓜病虫害发生严重,主要有白粉病、靶斑病、霜霉病、细菌性叶枯病、生理性充水、烟(白)粉虱、斑潜蝇等为害黄瓜叶片,和瓜条争夺养分。 特别是烟(白)粉虱发生量大,排泄物污染叶面,致使叶片失绿黄化,色泽暗淡,植株养分损失严重。 由于根系不能正常吸收养分,叶片不能正常制造养分,养分还受到病虫的掠夺,致使瓜条由于缺乏营养而发生尖头瓜。 针对上述三种不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