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
在学习动机从日常生活出发,吸引学生注意力,并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引入到新课教学中3联系生活,分组讨论,解决教材P20“问题探讨”1);问:为什么我们平时总是要多吃些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呢。 它有什么作用呢。 蛋白质究竟是什么物质。 常见食品中哪些富含蛋白质(瘦肉、鸡蛋、牛奶、豆浆等)通过提问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蛋白质的功能用图片展示蛋白质所构成的各种重要的生命物质
一个难点。 联系生活, 自主探索 氨基酸的种类 结合课本上与生活的联系,说明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的含义。 要求学生课后查阅资料,完成以下两个问题: 8 种必需氨基酸, 12 种非必需氨基酸具体包括哪些。 联系生活,查找资料,完成问题。 生活中哪些食物富含 8 种必需氨基酸,我们应该怎样合理搭配食物,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提出一份合理的食谱。 增强学生自学和查 找 资料 的 能力,拓展生物知识。
人的红细胞和心肌细胞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为什么这两种细胞的功能却完全不同。 肌球蛋白 血红蛋白 注 : 蛋白质结构的不同决定了其功能的不同 即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决定了其功能的多样性 三、蛋白质的功能多样性 血红蛋白分子 胰岛素结晶 蛋白质分子功能 —— 蛋白质是一切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 —— 结构蛋白 催化作用:如各种酶 调节作用:如调节新陈代谢、 生长发育的某些 激素等 免疫作用
[H] 少量 [H]、 O2 H2O 大量 线粒体 线粒体 1mol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共释放 2870kJ/mol的能量,其中一部分以 热能 形式散失 (约 60%); 另一部分转移到 ATP中(1161kJ/mol,约 40%)储存,约形成 38个 ATP。 ( 5)有氧呼吸能量的转换 葡萄糖的初步分解 C6H12O6 酶 + 4[H] + 能量 细胞质基质 与有氧呼吸第一阶段相同 (少量)
的 3000万个碱基对。 中国是继美国、英国、日本、德国、法国之后第六个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参与国,也是参与这一计划的惟一的发展中国家。 1999年 12月 1日 ,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联合研究小组宣布,他们完整地译出人体第22对染色体的遗传密码,这是人类首次成功地完成人体
噬菌体 大肠杆菌 研究方法 同位素标记法 蛋白质的组成元素: DNA 的组成元素: C、 H、 O、 N、 S C、 H、 O、 N、 P (标记 35S ) (标记 32P) (一 )标记噬菌体方法: 同位素示踪 (标记 )法 返回 标记大肠杆 菌 大肠杆 菌 + 含 35s的培养基 含 35s的大肠杆 菌 大肠杆 菌 + 含 32p的培养基 含 32p的大肠杆 菌 标记 T2噬菌体
习 基础知识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 是否有更好的实验材料 , 可以不用经过人工提纯 DNA,就能单独地去观察 DNA 或蛋白质的作用呢。 美国科学家赫尔希和蔡斯找到了一种理想的实验材料 —— T2 噬菌体。 回忆噬菌体的结构(学生一起回答) 回顾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动画演示): 合成子代噬菌体的 模板、 原料及场所 分别 是什么。 展示该部分内容的预习作业,学生点评
9%的磷都存在于 DNA分子中 问题: 如何区分噬菌体中的蛋白质与 DNA? 如何分别获得 35S与 32P标记的噬菌体。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被 35S标记的 噬菌体 被 35S标记的噬菌体与 细菌混合 搅拌器 离心后 上清夜的放 射性很高 沉淀物的放 射性很低 在新形成的噬菌体 中没有检测到 35S 被 32P标记的 噬菌体 被 32P标记的噬菌体与 细菌混合 搅拌器 离心后 上清夜的放
的相对分子质量= (或 者游离羧基)数= (氨基酸数 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失去的水分子数 水的分子量)。 an18(nm) 肽链数。 课堂练习 : 多个氨基酸形成的 5条肽链,至少含有多少个氨基, 至少含有多少个羧基呢。 、 2 、 3 、 5 、 5 组成人体的 20种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是 128, 血红蛋白 由 4条多肽链组成,共含有 574个氨基酸,则血红蛋白 的分子质量约为 ; ;
—— 氧 C. 葡萄糖 —— 氧 —— 水 D. 葡萄糖 —— 丙酮酸 —— 二氧化碳 5 、将鼠的肝细胞磨碎,离心后试管中有一层成分含许多呼吸酶。 这些呼吸酶可能来自 A. 细 胞膜 B. 细胞质 C. 核仁 D. 核膜 五、课堂领悟小结: 六、课后作业 ,只适用于有氧呼吸的是 ( ) ATP CO2 ,面里含水量增加的原因是 ( ) 自身物质分解产生水 18O的 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