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
近 30 年来,电力拖动系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但技术革新是永无止尽的,为了进一步提高电动机自动控制系统的性能, 有关研究工作正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 1)采用新型电力电子器件 电力电子器件的不断进步,为电机控制系统的完善提供了物质保证,新的电力电子器件正向高压,大功率,高频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 智能功率模块( IPM)的广泛应用,使得新型电动机自动控制系统的体积更小,可靠性更高。
在本系统的设计中 要先从 键盘中输入 给定的 设定值, 在 通过 D/A 转 换器转换输出 即时值。 所以 本设计 需要有 0 到 9 的数字键、小数点等等按键,按键 比 较多,所以 本 键盘输入模块 设计 采用 的是 4*4 矩阵键盘。 电子负载系统中按键需要实现的功能有 : 1. 09 数字键: 在 本设计中 使 用 专门 的 0 到 9 数字输入键, 依次按下数字键后,系统逐个扫描,
被内部上拉 电阻拉 为高电平,并 可 作为 输入端口。 作 输入端时,由于外部下拉为低电平, P3 口将输出电流( ILL)这是由于上拉 电阻 的缘故。 P3 口除了作为一般的 I/O 口线外,更重要的用途是它的第二功能 可作为 AT89S51的一些特殊功能口: RXD(串行输入口) TXD(串行输出口) 0INT (外部中断 0) 1INT (外部中断 1) T0( 定 时器 0) T1( 定
两个机器周期以上的高电平,就能确保单片机可靠复位 i,即程序从 0000H 单元开始执行。 如果此脚一直处于高电平,则单片机始终维持在复位状态,只有当RST 变成低电平后,才退出复位,程序继续向下执行。 复位操作一般使用于: 系统 进行 正常初始化 ; 2 操作错误 从而导致 程序运行出错 或 系统处于死锁状态 时。 ( 2)复位 电路 单片机的 复位信号是高电平 信号 有效,持续 24 个 的
样的 发电 机拥有很大的功率密度,拥有更好地效率和更加良好的性能。 一般有下面几点好处: ( 1) 由于采用高性能 永磁性 材料,直流 发电 机转子体积得以减小,可以具有较低的惯性,更快的响应速度,更高的转矩惯量比。 ( 2) 因为没的转子上头的损失,这样就不需要所谓定 子励磁 电流分量,这样来说的话它就工作速度就很快了。 功率一样的机器跟它来比较的话,机器的驱动这点动力就不能满足了
id major grid accident, and power is restored as soon as possible to reduce the power loss. At the same time, it is also a utility substation system, unlike other control and protection equipment,
m in 2 r2 .3 4 c o sd s T d a dU U n U U U U ( 34) 将有关各量代入整理可得 2 cum i n 2%2 . 3 4 c o s 2 . 3 4 c o s100d s Tkg x gU n U UU upK K K S ( 35) 本设计取负载系数 , ,短路电压百分比
定 、电容 、电感 、 负载值均在图 41 中 标示。 仿真参数 一 输入电压 100V,触发信号周期 88us(占空比为 %),电感 9mH, 电容 560pF时的输出电压、触发信号、电感电流 、输出电压波形 如图 411 所示。 20V/500W直流降压斩波实验 8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实训报告 L = 9 m h D i s c r e t e ,T s = 5 e 0 0 5 s .p o
电流滤波时间 oiT =, 电流环小时间常数之和 iT :按小时间常数近似处理, 电流环小时间常数之和 iT :按小时间常数近似处理,取 i s oiT T T = (41) 电流调节器结构的选择 根据设计要求 5%i ,并保证稳态电流无差,可按典型Ⅰ型系统设计电流调节器。 电流环控制对象 是双惯性型的,因此可用 PI 型电流调节器,其传递函数为 1iiACR
似地看作是一个惯性环节,其时间常数为 oisi TTT 。 电流环应以跟随性能为主,应选用典型 I 型系统,应采用 PI 型的电流调节器,其传递函数可以写成ssKsW iiiA CR )1()( , iK — 电流调节器的比例系数; i— 电流调节器的超前时间常数。 5 调节器零点与控制对象的大时间常数极点对消,选择 li T ,其中RKKK i si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