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种子
1、芽率降低的主要原因,2002 年冬季,这个问题显得尤为突出。 为此,因地制宜采取适宜的种子晾晒技术,对于确保种子质量,促进种子生产企业增效,制种农户增收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经过多年的实践,现将玉米种子晾晒技术总结如下:1、田间站秆扒皮晾晒站秆扒皮时期在辽宁省为 9 月中旬。 当母本果穗进入蜡熟后期,从果穗顶部自上而下将苞叶剥开,要一剥到底,不能留在籽粒上面。 为防止苞叶复原
1、米种子贮藏环境的优与劣,直接影响种子的生命力。 为确保其安全贮藏,必须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 子入仓前,对仓库及仓具要进行清理、消毒。 对麻袋、编织袋、筛子等器具,可采用刮、敲、打、洗、暴晒和开水烫等方法进行清理。 要清除仓内其它品种的玉米种子、杂质和垃圾:刮净虫窝,修补墙面。 同时做好仓外的清理工作。 仓库消毒可用 80%敌敌畏乳油 100200方米进行喷雾或挂条施药,然后密封 72 小时。
1、年贮备的玉米种子必须把含水量降在 12%以下。 通常采取:通风散湿。 即在冬春低温干燥时,采取自然或机械通风的办法降低种子含水量。 晾晒。 当种子含水量超 13%时就要晾晒。 水泥场晒种应在温度升高前进行,并注意厚度,及时翻倒,以防烫伤种子。 不能热入库。 最好在春季低温阶段晒种,然后使种子处于低温密闭条件下,以抑制呼吸,延长寿命。 子吸湿的途径主要是从空气中吸湿、地面返潮、漏雨
1、 严格控制水分玉米种子收获初期,含水量较高,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风干或机械烘干,使种子含水量逐渐地降下来。 但在 10 月中下旬寒冷的天气到来之前,含水量必须降到种子所要求的安全水分,也就是含水量必须降到 14%以下,种子才能够安全过冬。 如含水量过高,种子内部各种酶类就要进行新陈代谢,呼吸能力就要加强,遇到过低的低温时,种子就要受到冻害,部分或全部丧失发芽能力
1、稻、玉米是毕节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 病虫害的防治是粮食增产增收的有力保障,种子处理可有效防治种传和土传病虫害,是防止病虫入侵的第一道防线。 为了控制水稻稻瘟病、恶苗病、干尖线虫病与玉米丝黑穗病、地下害虫的危害,各地应抓好有利时机,切实做好水稻、玉米种子精选和处理工作,确保作物苗全、苗壮、安全生产。 种子处理方法简便易行,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处理方法如下:一、水稻种子精选和处理1、晒种
米是北方地区主要的粮食作物。 种子处理是有效防止病虫入侵的第一道防线。 确保作物苗全、苗壮、安全生产。 处理方法如下:玉米精选穗选种子精选包括穗选和粒选。 穗选即在场上晾晒果穗时,剔除混杂、成熟不好、病虫、霉烂果穗后晒干脱粒做种用。 粒选粒选即播前筛去小、秕粒,清除霉、破、虫粒及杂物,使之大小均匀饱满,利于苗全、苗齐。 种子处理晒种选晴天晒 23 天,利于提高发芽率,提早出苗,减轻丝黑穗病。
1、、吸湿。 玉米种子的胚约占籽粒体积的 30%,重量只占籽粒的10%20%,胚结构疏松,含许多可溶性有机物,极易吸湿。 所以入库的玉米种子含水量容易提高,超过规定的标准。 易霉变。 玉米的胚部含有较多的糖分、蛋白质和脂肪,适宜霉菌的生长和繁殖。 随着夏季温度升高,霉菌大量繁殖,易使种子霉变。 易酸败而丧失生活力。 玉米胚部集中了整个籽粒 80%90%的脂肪,夏季在种子含水量大的情况下
1、、吸湿。 玉米种子的胚约占籽粒体积的 30%,重量只占籽粒的10%20%,胚结构疏松,含许多可溶性有机物,极易吸湿。 所以入库的玉米种子含水量容易提高,超过规定的标准。 易霉变。 玉米的胚部含有较多的糖分、蛋白质和脂肪,适宜霉菌的生长和繁殖。 随着夏季温度升高,霉菌大量繁殖,易使种子霉变。 易酸败而丧失生活力。 玉米胚部集中了整个籽粒 80%90%的脂肪,夏季在种子含水量大的情况下
1、时降水。 东北地区秋季天气晴朗,降水少,相对湿度小,911 月之间玉米种子平衡水分在 1415之间。 因此,在东北要抓紧 910 月所温尚高的时机,采用自然干燥方法,在严冬来临之前反玉米种子含水量降到临界水分以下。 实践证明在东北地区玉米种子含水量降到 1416即可安全越冬。 首先,在玉米种子收获前实行站杆扒皮降低含水量。 站杆扒皮的最适时机是蜡熟中期。 一般在 9 月上中旬收获前 1020
招搞定 农作物病害源主要是种子带菌和土壤带菌,因此作好春播作物种子消毒和土壤消毒处理,是减轻各种病害大田危害简单而又十分有效的方法。 现将种子消毒处理方法介绍如下:一、玉米种子消毒处理方法1、晒种 1,人工择出碎粒、病粒、虫粒、保证种子纯度和净度。 2、用 25%多菌灵 1000 倍液浸种 12 小时,用清水冲洗净播种。 3、75%的甲基托布津或 50%多菌灵按用种量的 种(现抖现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