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
米大蓑蛾成虫及蓑囊大蓑蛾(黄河流域及以南地区均有发生,食性杂,能为害多种作物及树木。 可将叶片咬成空洞或缺刻甚至将叶片吃光,仅留下主脉。 形态雌成虫无翅,蛆状,体肥胖,体长约 25 毫米,体淡黄色,头部黄褐色,胸部及腹末多茸毛,尾部尖细,雄成虫体长 1520 毫米,翅黑褐色,体背有灰褐色长毛,前翅近外缘有 45 个半透明斑块,前后缘附近黄褐色,后翅褐色。 卵淡黄色,椭圆形,幼虫体长 2540
1、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阶段,根、茎、叶的生长非常旺盛,体积迅速扩大、干重急剧增加,同时,雄穗已发育成熟,各器官间开始争夺养分,群体和个体以及个体之间矛盾日益突出。 实践证明,此期落实各项增产措施,能获得显著的增产效果。 因此,喇叭口期是玉米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也是落实各项管理措施的关键时期,为确保玉米高产稳产,田间管理上必须精细: 一、追肥大喇叭口期是玉米一生中需肥量最多、需肥强度最大的时期
、玉米种植方式玉米种植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等行距,宽行密植,宽窄行,等行距留双苗等方式。 现介绍一种宽行撮苗种植法。 二、玉米宽行撮苗种植法种植要点此种种植方法,要求行距 100 厘米,穴距 5 厘米,每亩约有 1334 穴、每穴定苗3 株,每亩有 4000 株左右。 用此法种植时,每穴播种 5,种子自由下落,不必太分散或分散在 5 平方厘米范围内,种植深度 4 厘米。 出苗后要早定苗,以 3
、玉米种植方式玉米种植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等行距,宽行密植,宽窄行,等行距留双苗等方式。 现介绍一种宽行撮苗种植法。 二、玉米宽行撮苗种植法种植要点此种种植方法,要求行距 100 厘米,穴距 5 厘米,每亩约有 1334 穴、每穴定苗3 株,每亩有 4000 株左右。 用此法种植时,每穴播种 5,种子自由下落,不必太分散或分散在 5 平方厘米范围内,种植深度 4 厘米。 出苗后要早定苗,以 3
艺流程:玉米糖糟醋坯陈酿淋醋杀菌。 2、制作要点:醋坯:将制玉米饴糖后剩下的糖糟倒入大缸内,加入占糖槽重量 1/3 的清水和10%的稻壳或预先煮熟的米糠,充分搅拌均匀,放置 24 小时后加入酒母,酒母的用量与酿米酒差不多。 在 3032条件下发酵 48 小时。 然后在发酵料中加入熟醋坯,用量占发酵料的 5%10%,充分搅拌均匀,在 3035条件下进行醋酸发酵,约 7 天左右即成醋坯。 陈酿
般玉米种子贮存得当,陈种子在芽率、芽势达到国家种子标准时,完全可以继续利用。 特提出以下几点:(1)形态区别主要是种子光泽。 与新种子(同一品种)相比陈种子经过长时间的贮存干燥,种子自身呼吸养分消耗,往往颜色较暗,胚部较硬,用手掐其胚部角质较少,粉质较多。 陈种易被米象等虫蛀,往往胚部有细圆孔等。 将手伸进种子袋里面抽出时,手上有粉末。 (2)生理区别陈的种子生活力弱,发芽率和发芽势都比新种子低
1、间地表和玉米秸垛内残留的病叶组织中的菌丝体及附着的分生孢子均可越冬,成为第二年的初侵染来源。 玉米生长季节,越冬菌源产生孢子,随雨水或气流传播到玉米叶片上,适宜温、湿度条件下萌发入侵。 病菌侵入后迅速扩展,约经 14 天左右,即可引起局部萎蔫,组织坏死,进而形成枯死病斑,潮湿的气候条件下,病斑上可产生大量分生孢子,随气流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造成病害流行。 田间始见病斑时间:在华北地区
是“打丫子”、割草空杆。 二是双穗率高的玉米,对确已不能成穗和不能正常成熟的小穗,应因地因苗而进行疏穗,去掉无效果穗、小穗或瞎果穗,减少水分和养分消耗,这部分养分和水分可集中供应大果穗和发育健壮的果穗,促进果穗早熟、棒大、不秃尖、上的成,提高百粒重。 还可增强通风透光能力,有利于早熟。 三是扒皮晾晒,好处是加快脱水,提早成熟,躲过霜期,改善品质。 扒皮晾晒的时间性很强,一是要抓住时机,即不能过早
米粗缩病的发生,给生产带来严重损失,目前还没有高抗或免疫品种。 为了降低损失,提高玉米产量,需要进行综合防治。 发病症状植株感病后,表现为严重矮化,茎秆变粗,叶片紧凑,节间缩短,叶片变成深绿色,变宽、短脆。 发病早的不抽穗,发病晚的雄、雌穗抽出,但扭曲畸形,雌穗小,甚至不结穗。 有些玉米品种感病后,心叶卷在一起,特别是叶角都黏结在一起,由于茎部继续生长,使心叶弯成弓状,造成减产。
1、米由于未能适时播种,或在生育前期管理不到位及遭受旱、涝自然灾害等原因,都会影响植株生长发育,使成熟期推迟,并影响下一茬作物种植。 为了适时收获,腾出茬口,可采取一些促熟方法缩短其生长期,达到提早或适时收获的目的。 这里介绍多种促熟妙法,大家可根据具体情况参考选用。 玉米吐丝期,每 667 平方米(1 亩)用硝酸铵 10 公斤开沟追施,或者用 酸二氢钾溶液(或 3%过磷酸钙浸出液)叶面喷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