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
豫玉 26 号 豫玉 26 号原名为济单 93高产大穗型玉米新品种。 1998 年 4 月 9 日经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并由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开发。 特征特性该品种株型半紧凑,叶片窄,叶色浓绿,株高 230245 厘米,穗位高 90 厘米左右,果穗筒型,穗长 1920 厘米,穗行 16 行,黄粒红轴,半马齿形,百粒重3235 克左右,出粒率为 品质较好。 抗大小斑病
0(浚 97该品种由北京德农种业有限公司开发。 该品种 2003 年先后通过河北、河南两省和国家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幼苗生长势旺,根系发达,生长健壮,株型紧凑,清秀。 株高 241 厘米,穗位高 106 厘米,黄淮海区域夏播生育期 9697 天,活秆成熟。 果穗筒型,籽粒黄色,千粒重 350 克左右,出籽率 容重 758 克/升。 栽培要点该品种生长健壮,增产潜力大。 应加强苗期管理,适当控苗
1、最新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技术玉米千层糖的制作方法玉米千层糖的制作方法玉米千层糖是以玉米为原料制作的一种冬令风味食品,具有香、甜、酥、脆的特点,深受人们喜爱。 由于加工制作此糖只能在气温较低的季节里进行,所以,掌握其加工制作方法也就显得特别重要。 现将加制作方法介绍如下:一、 配制原料熬制玉米芽糖。 选用优质玉米(最好是黄玉米)磨碎,然后将麦芽剁碎后加水磨成 细浆
分布与为害】玉米丝黑穗病,分布广泛,是我国春播玉米区的重大病害。 由丝轴黑粉菌起。 【症状】玉米丝黑穗病在雌、雄穗抽出后表现症状。 发病早的植株,果穗和雄穗均受害,发病较晚的常果穗受害。 病果穗较健穗短,顶端尖,不抽花丝,整个果穗变成病瘿,后期苞叶张开,内部黑粉散落后,残留丝状的寄主维管束组织,似乱发状。 雄穗早期受害,整个花序变为厚垣孢子团。 【发病规律】玉米丝黑穗病一年侵染 1 次,无再侵染
1 号 特征特性春播生育期 123 天(需10有效积温 2700),株高 266 厘米左右,幼苗叶鞘紫红色,叶色深绿。 穗位高 100 厘米左右,果穗长锥形,穗长约 23 厘米,穗粗 米左右,穗行数 14,籽粒黄色马齿型,穗轴白色,百粒重达 40 克,出籽率达 87%,高抗玉米大小斑病、丝黑穗病、纹枯病、青枯病灰斑病,耐寒、耐热、抗倒性强,活秆成熟。 栽培要点适合中等以上肥力地块种植
1、米果穗顶部未结籽或籽粒秕,称之为秃尖,是玉米栽培中常见的现象,也是造成减产的主要原因之一。 造成秃尖的原因:品种的遗传特性;不当的栽培措施。 有的品种对种植密度非常敏感,种植密度过大时,由于个体营养发育不良,灌浆期田间郁闭,通透性差,使得果穗顶部籽粒得不到足够的营养,形成秃尖;营养元素缺乏,例如缺磷钾,也会加重玉米秃尖,或玉米生长后期缺肥,籽粒发育到中途停止生长
1、尾巴”最近,有些农民反映一些地方的夏玉米心叶扭曲不能展开,严重的呈牛尾巴或大鞭子状,问是咋回事儿,怎么解决。 就这个问题,隆尧县农业局高级农艺师邵立侠做过专门调查,并进行过这方面的防治试验。 现请他给读者答疑解惑。 眼下,我省中南部玉米产区的夏玉米进入大喇叭口期,有些地块出现了玉米心叶扭曲不能展开的情况,严重的呈牛尾巴或大鞭子状。 一、主要原因 典蝇为害。 剥开外叶发现心叶基部已经皱缩
1、星 4 号是山东省德州市良星种子研究所用自选系良 12 作母本、自选系良 11作父本杂交育成的玉米单交种。 2005 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号为国审玉2005003 号。 已申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保护。 该品种具有早熟、高产、稳产、优质、耐旱、耐盐碱及高抗倒伏等优点。 特征特性该品种从出苗到成熟 92 天左右。 株高 260 厘米左右,穗位高 90 厘米左右,株型半紧凑,叶色浓绿。
要侵害叶鞘,也可危害叶片、果穗及苞叶。 发病严重时,能侵入坚实的茎秆,但一般不引起倒伏。 该病在全国各地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 除危害玉米外,还可以侵害水稻、小麦、大麦、高粱等多种禾本科作物以及棉花、大豆等双子叶植物。 近年来,有逐渐加重的趋势。 一般发病率在 70减产 10重发区减产 35%以上。 一、清除菌源:一是清除病株并进行翻耕。 铲除田边杂草,消灭越冬菌源,减少次年初次侵染源。
1、玉米抢时早播、适时晚收和小麦适时晚播技术。 推迟玉米收获期,采用晚收技术,在不增加任何生产成本的情况下,只是通过延长玉米生长期,就可提高玉米产量,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增产增效技术措施,便于群众接受和应用。 当前,玉米正处于生育后期,即将进入成熟收获期,但是今年玉米生长中后期阴雨寡照低温等天气,对提高玉米千粒重和产量的形成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在今年特殊的气候条件下,推广应用玉米晚收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