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
1、耕除草。 提高玉米生长整齐度是实现高产的重要手段。 大田生产中由于种子、地力、肥水、病虫危害及营养条件的不均衡,不可避免地产生小株、弱株。 套种玉米由于生长环境较差,产生小株和弱株的可能性就更大一些。 小株、弱株既占据一定空间,影响通风透光,消耗肥水,又不能形成相应的产量,因此应及早拔除,以提高群体质量。 穗期中耕一般 1。 拔节至小喇叭口期应深中耕,小喇叭口期以后,中耕宜浅,以保根蓄墒。
1、观目测法。 用肉眼观察玉米种胚形状和色泽。 凡种胚凸出或皱缩、显黑暗无光泽的,则种子新鲜,生活力强,可作生产用种。 浸种催芽法。 先将 100 粒种子用水浸约两小时吸胀,放于湿润草纸上,盖以湿润草纸,置于氧气充足,室温 1020环境中,让种子充分发芽;再以发芽的种子粒数除以 100,乘以 100%,求得发芽率。 这种测定方法虽然准确,但需要8 天时间。 红墨水染色法。 以一份市售红墨水加
1、观目测法。 用肉眼观察玉米种胚形状和色泽。 凡种胚凸出或皱缩、显黑暗无光泽的,则种子新鲜,生活力强,可作生产用种。 浸种催芽法。 先将 100 粒种子用水浸约两小时吸胀,放于湿润草纸上,盖以湿润草纸,置于氧气充足,室温 1020环境中,让种子充分发芽;再以发芽的种子粒数除以 100,乘以 100%,求得发芽率。 这种测定方法虽然准确,但需要 8 天时间。 红墨水染色法。 以一份市售红墨水加
收有讲究近日,记者在豫南地区采访时发现,当地农民在种植玉米时多选择良种,他们希望通过选择良种来提高产量,增加效益。 他们购买的种子大都是经过国审或省审的玉米良种。 一般都是当地有人试种过后,别人才跟着买,这样也相应减少了选择品种时的盲目性。 但是,由于受多年传统种植习惯的影响,尽管使用了玉米良种,农民却往往不能相应增加收入。 河南省粮食作物研究所专门从事玉米研究的姚万山研究员认为
技术。 因为研究人员能够在这种染色体上附加额外的基因,以研制具有抗病毒、昆虫、真菌和除草剂多重抗性的农作物,为研制治疗人类疾病的蛋白和代谢物带来新的希望。 本篇研究刊载于。 研究作者 证明基因可以堆栈在迷你染色体中。 迷你染色体是一种极其微小的染色体。 天然染色体由着丝粒、端粒和许多插入成,迷你染色体只含有着丝粒和端粒,却能接受附加新基因。 虽然在植物中制作人工染色体没有成功
1、年来,每年都有一大批杂交种因质量不达标而报废处理,严重影响了制种户的积极性和种子经营单位的经济效益,杂交玉米种子质量滑坡现象严重。 在大田玉米生产上,常常因种子质量低劣使得杂种优势减弱或丧失,用种户与种子生产单位因质量问题引起的纠纷时有发生,既影响农民的经济收入,又影响种子生产单位的效益与信誉度。 玉米制种只有严格遵循制种技术规程才能生产出高产优质的种子。 1
1、米黑粉病又名瘤黑粉病,由瘤黑粉菌引起发病。 在玉米的整个生育过程中可陆续发生,一般苗期发病较少,抽雄后迅速增多,是玉米的重要病害之一,其中制种田比大田更为严重,母本比父本严重。 一、发病部位此病是局部侵染病害,凡具有分生能力的任何地上部幼嫩组织都可能被侵染发病。 不在节间,大多数是由于腋芽受侵染后组织增生,突出叶鞘而成。 病瘤大小不等,初期呈银白色,有光泽,内部白色,肉质多汁。
1、何把好玉米制种花期相遇这一关,首先要做好花期预测,现介绍几种预测的办法:了解法了解法是对所制玉米种子双亲具体情况的了解,只要充分掌握双亲的生理特性、生物特性,也就不难预测玉米制种的花期。 标叶调查法在制种田里,根据双亲的花叶片数,选择有代表性的父、母本各35 个观察点,每个点各选取 10 株做典型株,定期标叶调查父、母本的叶片数。 具体方法是每隔 5
1、米授粉后,即开始进入灌浆成熟的生育后期阶段,这期间切实加强田间“六项”管理,对加速灌浆,促使早熟,提高粒重,增加产量极为重要。 一、割除“空秆”。 人们常把没有长出雌穗和虽有雌穗但到秋只是个青棒或瞎棒的玉米植株,统称为空秆,在一般的年份里,这种空秆对产量影响很大。 这些空秆株,严重地影响通风透光,与正常植株争水争肥,要及早彻底割除。 二、去除病株和玉米无效果穗。 作物病株既不能构成产量
是抓好穗期追肥。 大喇叭口期是玉米追肥的重点时期。 一般每亩可施尿素2030 公斤,以追施尿素等速效氮肥为宜,尽量不要追施含有磷、钾的复混肥料。 施用时最好采用开沟或穴施的方法,可结合浇水或趁降雨前追施,以提高肥效。 二是及时防治玉米钻心虫。 防治玉米螟的最佳时期在喇叭口期。 每亩用 硫磷颗粒剂 1斤,装入瓶中,在瓶盖上扎七八个小孔,灌心进行防治。 三是及早防倒。 在容易发生倒伏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