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
2、栽。 油菜收获后耕翻整地,每亩基施腐熟粪肥 1000 公斤、复合肥 50 公斤。 宽窄行种植,大行距 93 厘米,小行距 40 厘米,株距 20 厘米,每亩栽 5000 株左右。 初花期每亩施碳酸氢铵 50 公斤。 及时搭架绑枝和摘心整枝。 用番茄灵或 2,4花,提高坐果率。 番茄主要病害是脐腐病、病毒病、早疫病等。 防治脐腐病,以农业防治措施为主,配合施用氮磷钾肥,防止植株徒长。
2、公斤,再配合施 1015 公斤磷肥、58 公斤钾肥,可显著提高油菜抗寒能力。 灌水防冻 及时给油菜田灌水,能避免地温大幅度下降,缓解冻害程度,尤其是对防止干冻的效果更好。 同时,灌水后,根系与土壤紧密结合,有利油菜对水分和养料的吸收。 冰冻过后,应及时清沟排水,以免因涝伤根。 覆盖防寒 用稻草、谷壳等作物秸秆铺盖在油菜行间保暖,减轻寒风直接侵袭,也可在寒潮来临前,在油菜叶面上撒一层谷壳灰
2、。 油菜收获后耕翻整地,每亩基施腐熟粪肥 1000 公斤、复合肥 50 公斤。 宽窄行种植,大行距 93 厘米,小行距 40 厘米,株距 20 厘米,每亩栽 5000 株左右。 初花期每亩施碳酸氢铵 50 公斤。 及时搭架绑枝和摘心整枝。 用番茄灵或 2,4花,提高坐果率。 番茄主要病害是脐腐病、病毒病、早疫病等。 防治脐腐病,以农业防治措施为主,配合施用氮磷钾肥,防止植株徒长。 防治病毒病
2、产 在江苏、安徽等地大面积生产示范中,一般亩产量 200 公斤以上,具有亩产量 300 公斤的产量潜力。 品质优:扬油 6 号品质优。 据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 2003、2004 两年测定平均,扬油 6 号芥酸含量 硫苷含量 摩尔/克,芥酸、硫苷含量都显著低于国家规定的双低标准,尤其是硫苷含量低于 20 微摩尔/克,是参试品种中所少有的。 抗性强:扬油 6 号茎秆较粗,韧性强
2、 平方米苗床播种 160 克油菜种,做到匀播。 施稀薄的人畜粪水做面肥,将苗床浇透。 然后用湿润而又腐熟的灰肥盖种。 其上覆盖干净的稻草保湿降温。 种芽破土后,立即揭去覆盖物。 苗床管理出苗后每天早晚浇水抗旱,每 50 公斤水加 12 勺人粪尿。 苗床追肥要少量多餐,3 叶以前以促为主,34 叶促控结合,5 片真叶后控施氮肥,移栽前 57 天追施 1 次送嫁肥。 结合浇水,每亩苗床施尿素 斤
1、厢定量超稀播种、培育中壮苗,采取五统两分的配套措施:(1)精细整地:苗床地应选择背风向阳、土地肥沃、管理方便、前茬未种过十字花科作物的沙壤土,田平土细,无大粒土块;(2)拉线划厢:要求厢宽 134米、沟宽 30 厘米、沟深 25米、做到底肥足,沟直水畅;(3)框格定位、分厢定量、超稀播种:编制宽 134米的方格篱笆,格的大小以 12米为宜,将篱笆盖在厢面上,用清牲畜粪尿泼透表土,立即按格播种
2、浅盖。 四、加强苗床管理 1、早间苗定苗。 间苗时要做到去弱苗留壮苗,去杂草留纯苗,去病苗留健苗,去密苗留匀苗,一般苗床间苗 3 次。 第 1 次在苗出齐时进行,间除丛苗,第 2 次在出现第 1 片真叶时进行,间苗做到叶不搭叶、苗不靠苗,间成约 3米,第 3 次在出现第 3 片真叶时进行间苗,苗与苗之间的空隙以 6米为宜。 2、抗旱保苗。 天气干旱时,每天傍晚时分浇稀薄粪水。
量构成重要因子 油菜产量是由单位面积上的角果数、每果粒数和粒重三个因素所构成 , 在 这 三因素中,一般的趋势是 单位面积 角果数变化最大,多在 50%左右,高者可相差 15 倍;千粒重变化最小,多在 5%左右,每角粒数多在 10%左右,因此,单 位角果数的变化是左右产量的主要因素。 一、 单位面积 角果数 单位面积角果数的增加,依赖于单位面积株 数 和单株角果数的提高。 一般来说
发芽出苗最为迅速。 如果土壤水分不足 ( 田间持水量低于 40%) ,或者土壤水分过多 ( 田间持水量大于 90%) , 都会影响发芽出苗的正常进行。 2) 温度: 在室内恒温条件下,油菜种子发芽的最适温度为 20~30℃ ,最高温度为39~41℃。 在田间变温情况下日平均温度在 5℃ 以下时,发芽极为缓慢,需要 20多天才能出苗;在 12℃ 左右,需要 7~8天才出苗;在 16~20℃ 时,
病,要及时防治。 移栽 注意大小分级,分批拔分批栽,以保证同一块田内苗株整齐一致。 种时要求 分苗不伤叶,栽种不伤茎。 高产单位移栽时施用塞根肥。 四、合理密植 1.密植的增产作用及适宜范围 目前育成的单、双低油菜品种,生长势一般较弱,故应适当增加密度。 移栽以 8000~ 12020株较为适宜,最好不少于 8000株,也不宜多于 15000株。 直播的油菜则可适当增加密度。